
高 潔①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3-0743(2003)08-0047-01
醫院作為一個經濟實體,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著債權與債務問題。為了生存與發展的需要,醫院的業務消耗需要獲得相應的補償。當正常的業務收入及其他渠道(如上級撥款)滿足不了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時,醫院便產生了負債。醫院把負債籌資用于事業發展,不失為一種積極的籌資策略,但是,如何用好、管好這筆資金,使其達到預期的效果,應該為醫院管理者和醫院財務人員所關注。筆者擬在這里對國有非營利性醫院負債經營的現象做一些探討。
1 負債警戒線
醫院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遵循經濟規律,負債不能是無限度的,應該有一個負債警戒線。
企業負債是有限度的,根據不同企業的性質,對其資產負債率有不同的控制線。由于醫院是衛生事業單位,從理論上講,是非營利性的,不以追求利潤為經營目的,雖然收支有結余,但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上,收支結余是有限的。所以,醫院資產負債率更應嚴格控制,應該比企業要低得多。一般講資產負債率控制在30%以下。作為醫院的領導者,應該從自身的經營情況,依據財務報表,分析本單位的償債能力,制定出本單位的負債警戒線。衛生事業單位在考慮負債警戒線的時候,必須要做償債能力分析,尤其是對資產的核算應該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在計算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流動比率、現金比率等幾個指標時予以調整。
1.1 醫院資產中的不實部分 (1)房屋建筑。在《醫院財務制度》中,明確規定:醫院的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建筑,但是,有些地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規定,國有醫院的產權歸國家資產管理部門,醫院只有使用權,不交房租,但自行維護,屬“保管自修”,如有出租給第三者的行為,要向房管部門交納房租。其出租所得還要向稅務部門繳納稅款。實際上房產并不屬于醫院的固定資產,更不能用于抵債,一般醫院在核算時,都是把這樣的房產算做醫院的固定資產,在統計上這樣可以,但是在財務上就屬于“賬實不符”了。(2)按照《醫院財務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應根據其賬面價值和使用年限提取修購基金,基金可用于更新設備,也可用于房屋修繕和大型儀器設備修理。但是固定資產在計提修購基金以后,仍按原值計入固定資產總值,直到實際報廢后,才從固定資產總值中減除,因此,造成資產存量與實際價值不符。(3)應收與應付款中也存在不實的部分,影響了資產與負債的實際存量。如在“預收醫療款”中,病人的預交金在治療過程中,醫院已經支付了很大一部分,有些甚至還要墊付。在應收款項中,已付款尚未結算的部分實際上已經支出等等。
1.2 正確測算本單位的償債能力 在論證負債的時候,應對本單位的償債能力進行正確的測算,在考慮以上因素之后,去除資產及負債中的不實部分,才能正確地提供財務分析。除了考慮財務報表上的數據之外,償債能力的分析,還應預測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及醫院的綜合發展前景,以確定醫院在還債期間的實際經濟能力和現金流量情況。由于醫院業務收入受國家政策的限制,而支出受市場的支配這一特點,所以,原則上資產負債率應低于企業。比較穩妥可行的做法是資產負債率控制在20%~30%之間。
2 醫院負債經營應該考慮的幾個問題
2.1 負債的目的要明確 醫院資金的使用方向(用于發展或分配)是醫院運營戰略的重要課題,不但決定醫院的前途,同時也顯示領導者的管理水平。一般講,絕大多數醫院的負債原因是發展的需要,良性負債居多,但同時也有不顧本單位經濟效益情況與效益好的單位攀比發放獎金造成虧損而負債的,也有個別單位入不敷出,為了生存而不得已欠債的,這種單位的欠債則是不良性負債了。
2.2 欠債或貸款的資金 醫院的負債如果用于發展項目,則應對項目進行詳盡的論證,不能搞拍腦門項目或政績項目。對資金的成本、項目的投入與產出、其發展前景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等,一定要進行客觀的分析,而不是憑主觀想象。對其兩個效益的分析,尤其要注重對經濟效益的分析,例如,投資的回收期等。
2.3 償債計劃要有可靠的保證 在項目實施以前,必須進行償債計劃,計劃需要具體措施來做保證。項目的收益應用于還債,以避免長期貸款,尤其是銀行貸款。舊債不還又欠新債,又要增加財務費用。這方面要有健全的監督機制,財務部門要定期將醫院的財務情況向有關領導匯報。
總之,負債經營對國有醫院來講是非常嚴肅、又應認真對待的事情,既存在機遇,也存在風險,關鍵在于如何正確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