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會計信息是資本市場信息的主要來源,本文通過隨機選取滬深A股40家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對滬深股市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與資本市場有效性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利用SPSS11.5進行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會計信息披露中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凈資產指標的披露對股票價格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資本市場有效性 信息披露 實證研究
一、引言
信息是現代資本市場最核心的要素,信息的有效性構成了資本市場效率評價的基礎,而資本市場信息的產生、發布和傳遞依賴于其高效的信息披露機制。信息披露主要是指上市公司以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及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等形式,把公司及與公司有關的信息,向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公開披露的行為。在這里,會計報告就是會計信息披露的載體。資本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及其引發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是資本市場進行會計信息披露的根本動因。為了保護處于信息劣勢的投資者的利益,許多國家都實行強制信息披露制度,使得公開報告和披露會計信息成為資本市場籌資的基本條件。因而會計信息在資本市場中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學術界有關會計信息和股票價格行為的文獻很多。借鑒前人的研究,本文通過運用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建立股票價格與會計信息指標群(本文主要是會計報表上的信息)的回歸模型,分析各會計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產生的影響程度,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供理論依據。
二、實證分析
(一)樣本的選取
鑒于篇幅的限制,本文隨機選取了滬深股市40只非虧損且上市時間至少3年以上的股票作為研究樣本,這些樣本包括白云機場、武鋼股份、東風汽車、中國國貿、首創股份、上海機場、上海電力、山東鋼鐵、中海發展、華電國際、中國石化、南方航空、鳳凰光學、上海梅林、宋都股份、澄星股份、同方股份、明星電力、青山紙業、上汽集團、永鼎股份、重慶路橋、美爾雅、創興資源、中牧股份、復星醫藥、伊力特、大唐電信、金種子酒、江蘇吳中、金宇集團、現代投資、華北高速、七匹狼、南京港、國際實業、美的電器、廣宇發展、新大洲A。由于ST公司的會計信息不能有效影響公司股價,因此在選取樣本時回避選擇ST公司。
(二)變量的選擇和樣本數據的準備
1.解釋變量。為使評價指標具有好的統計特征,進行實證研究所選取的會計指標應盡可能全面地反映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所以本文在以前學者研究的基礎上選擇了資產負債比率X1、凈利潤現金含量X2、流動比率X3、速動比率X4、銷售毛利率X5、主營業務利潤率X6、凈資產收益率X7、每股收益X8、每股凈資產X9、存貨周轉率X10、應收賬款周轉率X11、總資產增長率X12、稅后利潤增長率X13等。
2.被解釋變量。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股票價格(Y)作為被解釋變量。
3.樣本數據的準備。選擇上述40家上市公司2010年年報數據各項會計指標作為變量,而股票價格選取年報的下一年度,即2011年2月1日至2011年7月30日之間每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的平均值。理由是各上市公司的年報一般于次年4月底前向社會公布,半年報一般在7-8月公布,報表所反映的財務信息對年初到8月底的股價都有影響。數據來源:通達信數據庫。
(三)模型的建立與檢驗結果
本文采用經典單方程線性回歸模型,以股票價格(Y)為被解釋變量,以資產負債比率X1、凈利潤現金含量X2、流動比率X3、速動比率X4、銷售毛利率X5、主營業務利潤率X6、凈資產收益率X7、每股收益X8、每股凈資產X9、存貨周轉率X10、應收賬款周轉率X11、總資產增長率X12、稅后利潤增長率X13為解釋變量,建立多元回歸模型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β11X11+β12X12+β13X13+u
檢驗步驟:
1.相關分析法檢驗。把隨機選取的40只股票的樣本數據利用spss11.5軟件進行相關性檢驗,結果整理后如表1。
從以上相關分析表中我們看出,股票價格Y與X2、X7、X9這三個指標有著密切的關系,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大于0.3,與X1、X3、X4、X5、X6、X8、X10、X11、X12、X13、相關性很小,相關系數絕對值小于0.3。說明會計信息中的凈利潤現金含量X2、凈資產收益率X7、每股凈資產X9這三個指標的披露對股票價格有一定的影響。
2.回歸分析法檢驗。在相關分析法基礎上將指標選出最具有相關性的指標后,利用SPSS11.5進行回歸分析,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附輸出結果。根據輸出結果得出一個次優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一:
Y=6.334-0.001X2+0.231X7+0.699X9
(3.290)(-.602)(2.358)(1.990)
R2=0.307;F=5.156
經過逐步回歸剔除多重共線性,再采用加權法修正異方差,最后得出多元回歸模型。從軟件輸出結果得出:R-squared =0.299,模型的擬合優度不是特別理想,但是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模型所有變量均通過T檢驗。根據上述表格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最優的線性回歸方程二(括號內為t值):
Y=5.729 + 0.256X7 + 0.721X9
(3.521) (2.913) (2.085)
R2=0.299;F=7.690
三、實證分析結論與主要局限
(一)根據分析,得出的基本結論
1.在使用相關性分析法進行分析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股票價格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現金含量和每股凈資產3個財務指標最為相關,而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凈資產收益率和反映投資收益指標的每股凈資產對股價是正相關的顯著影響,凈利潤現金含量對股價卻是負相關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市場是有效的。
2.在之后進行的回歸分析中,將以上3個指標作為自變量,考察自變量指標和股票價格這個因變量指標的關系,得出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凈資產是影響股價的最直接因素,每股凈資產的影響作用強于凈資產收益率。
3.R2=0.299,說明凈資產收益率及每股凈資產對股價的影響的解釋程度是29.9%,即股價影響因素中約有29.9%是會計信息的作用,從而說明上市公司的股票的價格受到很多因素共同影響,股票價格的決定不能單靠某個指標決定,會計信息只是其中影響因素之一。因此,僅分析某個會計指標對投資者而言意義不大;而多個會計指標所組成的綜合性的會計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非常顯著。因此,總體而言,上市公司的股價與其披露的會計信息密切相關。高水平的會計信息披露政策能夠增加我國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向外部投資者有效傳遞公司層面信息,從而有利于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有效性。
(二)本文實證分析存在的局限
1.指標選取的合理性未經證明。本文在參考眾多文獻資料后,綜合選取了13 個常用的財務指標作為自變量,但這13個指標能否全面真實有效地反映公司的會計信息,是否被股票投資者認可,未經證明。
2.樣本容量有限。樣本量的大小對回歸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有一定影響。本文利用軟件隨機抽取了上市公司滬深兩市40家非虧損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進行分析。
3.靜態評價方法。本文就會計信息披露對股價影響的探究,僅從某年的截面數據進行了分析,沒有從不同時間、時間長短等分季度、年度、行業等進行分析比較。因此,在同一時點對會計信息與股價作回歸分析,能夠剔除其他非會計信息對股價的影響,但縱向分析的缺失使得無法認識到會計信息與股價關系的長期趨勢。J
(注:本文系廣東白云學院2011年度院級教科研項目;項目編號:BYKY201101)
參考文獻:
1.錢紅光,陶雨萍.會計信息披露與資本市場運行效率相關性研究[J].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11,(26):84-87.
2.周瑞,馬廣奇.會計信息披露與資本市場的有效性[J].經濟研究導刊,2009,(07):83-85.
3.戴彥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與股價的相關性探討[J].現代商業,2009,(14):245-246.
4.王福勝,周文娟.會計信息影響股票價格的簡化模型的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2007,(4):74-78.
5.戴麗萍.財務指標與股票價格定位:一種實證研究[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8):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