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夫勒認為,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人類社會正在向信息時代過渡。在這個時代中,我們可以實時知曉萬里之外的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成婚典禮,也可以隨時了解千年之前的陳年舊事。可是,與之鮮明對比的是,我們常常不知道十米之外的業務部門在忙什么,也不知道一墻之隔的生產車間發生了什么故事,這說明了信息壁壘的存在。信息化給企業經營帶來了不少便利,比如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上網在線報稅、填制政府有關部門和銀行需要的報表,很是方便。不過,企業不得不給每個政府部門填制一套,而且不同的部門對某些概念有著不同的解釋,這給企業帶來了不少麻煩,企業盼望“一次錄入,多次引用”,這進一步說明了信息壁壘的存在。信息壁壘產生信息孤島,信息孤島是社會運轉和企業經營的普遍現象,也是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信息化的發展過程,本質上是不斷突破各層壁壘,一步步實現信息集成,并在不同領域進行信息聯通的過程。
當孤立的電腦通過局域網互聯互通時,信息化突破了硬件壁壘,實現硬件集成;當管理軟件在部門層面打通業務上下環節時,信息化突破了流程壁壘,實現業務信息集成;當SAP、ORACLE等大型軟件在企業層大規模應用時,信息化突破了部門壁壘,實現企業信息集成;當沃爾瑪、ZARA、利豐等優秀企業將信息化的端口延伸至供應商和客戶時,信息化已突破了企業壁壘,實現著社會信息集成。社會信息集成,是目前信息化應用的最高境界,有著無比的社會價值,比如可以綜合提升社會供應鏈的效率和效果、落實社會化知識的積累與復用、降低信息交換成本等。但是由于社會單元的獨特性,以及本位利益的顧慮,社會信息集成可謂步履艱難,目前僅有少數的優秀企業進行著實踐。不過可喜的是,會計信息化又一次走在了時代的前面,XBRL應時而生,實踐著財務信息社會化集成的偉大開創。
XBRL,即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XBRL)是一種基于XML的標記語言,用于商業和財務信息的定義和交換。由于XBRL的標準化、透明化特征,為商業報告的收集、制作、分析和交流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財務報表也就可以實現跨企業、跨行業的社會化使用。在中國,XBRL也得到了有效實踐,中國證監會制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于2003年通過,進行數據描述規范,為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提供一個統一、規范的描述方式。這使得任何一個草根股民都可以隨時調閱、分析數千個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成就著一件惠澤民生的大好事!XBRL同樣也適用于微觀層面的信息壁壘的突破,能夠滿足財務信息低成本、高效率、透明化的企業級應用。企業基于XBRL的標準架構,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從企業目前的數據現狀和業務發展需求出發,以及外部社會化財務信息的需求,搭建企業未來數據管理框架,制定合理的數據編碼體系,從而消除信息孤島,實現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因此,XBRL能夠很好地實現財務系統與業務管理系統的數據交換,落實財務業務一體化,從而及時準確地分析判斷運營狀況以及內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并不斷加以改進。
XBRL本質上是一個基于XML的跨平臺的數據傳輸標準。XBRL之所以能成為國際化標準,并在全球廣泛應用,也是得益于會計信息的標準化水平和國際會計趨同的大勢。正如在企業級信息化集成過程中,需要通過數據標準化消除不同軟件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障礙,XBRL的靈魂也是“數據標準化”,而且是整個社會層面的財務信息標準化,這需要政府進行標準化的制定與推廣。財政部指出:“信息化就是現代化,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水平”。2010年10月,第21屆國際XBRL大會在中國召開,在本次盛會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技術規范系列國家標準,成為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歷程中一個里程碑事件。同時,財政部緊密布署,采取多項措施進行落實。相信XBRL在我國能得到深入應用和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