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 凈資產收益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財務報表使用者可以借助凈資產收益率評價公司利用股東投入資本的效率和未來獲取股利的可能性。本文對現行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利用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操控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思考和分析,希望為報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凈資產收益率提供幫助。
【關鍵詞】 上市公司 凈資產收益率 編報規則
作為財務分析體系中核心指標的凈資產收益率,既反映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投資報酬率,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又可以被廣大財務報表使用者用于評價公司利用股東投入資本的效率和未來獲取股利的可能性。但實際工作中這一重要指標卻給上市公司留下了操縱的空間,出現了計算結果無法真正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的現象。
一、凈資產收益率計算的相關規定
證監會于2010年1月11日頒布了修訂后的《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計算及披露》(以下簡稱“編報規則”),其規范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行為,能提高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標計算的合理性和可比性。按照編報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司招股說明書、年度財務報告、中期財務報告等公開披露的信息應以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作為分子,按加權平均法計算凈資產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