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淺議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構建——基于層次分析法

淺議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構建——基于層次分析法

淺議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構建——基于層次分析法

  趙全山

  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應該對社會承擔一定的道德責任,本文通過查閱文獻確定可以標識企業社會責任的各類指標,在專家訪談收集數據的基礎上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并最終得出各類指標所占權重,期望得出一套可行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萬科的“捐款門”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社會責任問題已日益成為理論界和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問題。近期又有假牛肉、豬肉瘦肉精等事件的曝光,這些食品安全問題無一不督促著企業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2011年2月27日,溫家寶總理在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訪談時曾說過,“在這里我想說一點對房地產商的話,我沒有調查你們每一個房地產商的利潤,但是我認為房地產商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你們應該對社會盡到應有的責任,你們的身上也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而所謂“道德的血液”就是要其承擔社會責任。社會責任不僅僅是對房地產企業提出的要求,也是對所有企業提出的要求。

  高的社會責任對企業自身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企業資產的多樣化,企業無形資產對自身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企業的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無形資產包括:(1)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2)不可辨認無形資產,主要指商譽。良好的社會形象即是企業的商譽,是企業不可或缺的無形資產,因此,企業要更加重視自身社會責任的提升。

  本文在運用層次分析法的基礎上,構建一套完善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旨在為企業發現在社會責任方面存在的缺陷,并為企業進一步的提升提供依據。

  二、相關理論基礎

  1.社會責任概念

  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學者歐利文·謝爾頓(1923)年在美國進行企業考察時提出的。在此之后,企業社會責任的含義不斷發展,經過深入的拓展,對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1)新古典經濟學代表人物、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彌爾頓·佛利德曼認為:“公司組織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只有一個,即使用自己的資源從事旨在實現公司股東利益的行為,只要這些行為符合游戲規則的要求即從事公開、自由和無欺詐的競爭。”佛利德曼將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責任等同,認為經濟責任是企業發展的唯一目標。

  (2)H·R·鮑恩在《商人的社會責任》一文中指出,“商人有義務按照社會所期望的目標和價值,來制定政策、進行決策和采取某些行動。”這種提法將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道德責任等同,認為企業應該從企業內部走出,更多的關注社會期望。

  (3)美國經濟發展委員會于1971年提出,“企業社會責任分為經濟責任、法律和道德責任、社會責任三種。”認為經濟責任是企業的根本責任;法律和道德責任是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社會價值觀;社會責任則指企業應該關注的社會環境責任。

  (4)美國喬治亞大學教授阿奇·B·卡羅爾提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指某一特定時期社會對組織所寄托的經濟、法律、倫理和慈善的期望。”并且卡羅爾還確定了這四種責任的比重順序: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慈善責任。

  以上四種觀念層層遞進,逐步補充,本文綜合以上理論選取評價指標。

  2.已有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方法

  國外對企業社會責任評價主要使用兩個指數:(1)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該指數主要是從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估。經濟、社會和環境責任所占的比重分別為:45%、35%、20%。將每個問題的得分乘以問題的權重和問題所屬指標的權重,然后加和后即得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總分值。(2)多米尼400社會指數。該評價體系的評估基礎主要是:環境績效、勞務關系、多樣性、公民義務和產品相關議題。

  國內對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研究開始的相對較晚,我國的評價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基于數據包絡分析方法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方法,該方法主要采用數學規劃的方法,以相對概率概念為基礎,利用觀察到的樣本數據資料,把每個被評價單位作為一個決策單元,將決策單元各個投入和產出指標的權重作為變量進行評價,確定各單元是否有效。(2)杭州市的社會責任評價體系主要從市場責任、環境責任、用工責任和公益責任四個板塊進行評價,采用專家給分的方式進行評分,市場責任占240分,環境占300分等。(3)在確定指標權重時,當前普遍使用的是層次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專家打分法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層次分析法雖然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主觀性,但由于是一個專家進行的判斷,因此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性。

  三、評價指標選取

  評價指標的選取原則:

  (1)完整性原則。在設計評價指標時,我們不僅僅要考慮企業行動已經產生的影響,同時還應該考慮其當前的規章制度以后可能產生的影響。另外,標識企業社會責任的指標從社會到經濟層面都有,因此,要選擇更加全面的評價指標。(2)合理性原則。本文選取指標時,從一級指標向二級指標進行,層次感強,可以有效避免因二級指標與一級指標中間連接不合適而造成的判斷不準確。(3)重要性原則。標識一個企業社會責任的指標有很多,甚至上百種,因此,在選取本文指標時,遵循重要性原則,即每一類指標中只選擇一個進行分析。(4)可操作性原則。對于不易獲取或者無法準確衡量、比較的指標予以排除,利用其他相關性強的指標進行代替。

  本文綜合以上四種理論說法,認為社會責任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經濟責任、公益責任、對員工的責任、環境責任,在一個企業中要評價其社會責任的好壞,還有一方面比較重要,即企業中是否建立有社會責任制度。因此,本文將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設定為上述四個方面以及社會責任制度層面共五個。

  根據一級指標的標識目標,設定二級指標。經濟層面的責任主要反映企業對消費者、股東、政府、債權人、商業合作伙伴以及自身發展等方面的責任。公益責任和對員工的責任反映的是企業對社會公益和公共關系所盡的責任。環境責任反映了企業對環境保護所做出的貢獻。其中,盈利能力用凈利潤和總資產的比值確定;發展能力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運營能力指主營業務收入和存貨平均數的比值;納稅貢獻指納稅總額占凈利潤的百分比;信用狀況用應付賬款周轉率表示;創新能力指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百分比;健康娛樂指企業能夠安排員工進行免費健康體檢,開展文體娛樂活動;人員傷亡指人員傷亡事故和傷亡人數比上年減少;就業機會指新增員工人數與原有員工總數;社會組織合作指加入或支持非政府組織和非盈利組織。

  四、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數據分析

  根據上述指標體系,制定專家咨詢表,構造判斷矩陣共6個。為了避免單個專家的片面判斷以及其研究領域的狹隘,本研究一共對6位專家針對其研究領域進行了咨詢。比如一級指標請戰略研究方面的教授進行標識,而二級指標A2中各指標請財務管理教授進行評分等等。力求經過數據分析得出的結果更加真實客觀。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指標的權數,分析評價系統中要素之間的關系,建立系統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即目標層、中間層和備選方案,對同一層次的各元素關于上一層次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咨詢各評價指標相關權威專家來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由判斷矩陣計算被比較要素對于該準則的相對權數,得出各層要素對系統目標A的總權重W,并對備選方案進行排序。其中各個指標Ci的權重為:W=(1、 2、…… n),且=1,0< 1<1。

  判斷矩陣一致性比例分別為:0.0022、0.0036、0.0664、0.0068、0.0058、0.0018,均小于0.1,符合一致性檢驗,故,判斷矩陣數據有效。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分析結果權重前兩位為A21和A26,即盈利能力和長、短期償債能力,分別為0.1468和0.0948,此值遠遠高于其他指標。說明企業首先要在經濟層面負責,這與實際情況相符。企業要想發展,首先要對其股東、消費者、債權人、合作伙伴等負責。

  2.權重比較高的還有A44,傷亡人數。說明企業除了注重經濟效益以外還應該更多的關注員工的安全問題,這個問題在諸如建筑施工類企業更加明顯。

  3.結果權重最低的是A51,環境管理制度、機構。很多企業的規章制度都是虛設的,好的制度也需要實際的配合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因此,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值,應該把精力轉向實際行動,而不是規章制度。

  五、結論

  本文通過對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的設置,綜合多學科專家意見,對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分別進行判斷矩陣構建,運用數據分析常用方法,層次分析法,構建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通過對最終結果的分析,提出企業社會責任的提高關鍵在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要兼顧企業員工生存要求,另外,要注重提高已有制度的執行型。通過本評價體系,可以實現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評價。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