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企業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多,如何控制企業財務風險,建立健全風險控制體系越來越重要。
在商品經濟下,企業是一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實體,它時刻都面臨著市場競爭的考驗,商品經濟越發達,競爭就越激烈。財務風險是現代企業面對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它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企業的財務決策幾乎是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做出的,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經濟發育不健全的條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如何防范企業財務風險,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因此我們于2008年開始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成因及防范措施進行研究,根據目前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擬定了“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研究”課題方案,并被批準成為2010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立項課題。
風險無處不在,沒有風險就沒有相應的報酬,企業經營的目標就是股東財富最大化。收益大了,風險自然會增加,企業所要做的就是要在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將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要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切實實行,不僅在管理制度上要有保障,而且在組織機構、激勵約束、監督檢查和預警機制方面也要配套,形成貫穿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的管理體系,這樣才能切實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提高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財務風險是貫穿于整個企業的,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內部的因素。外部因素指由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環境的變化或由行業政策、行業發展狀況和行業競爭等因素引起的風險、由于通貨膨脹導致的購買力風險、以及由金融市場上的各因素如利率變動、匯率變動、證券價格波動等帶來的風險;內部因素是指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企業管理者盲目追求規模擴張,財務決策失誤,缺乏風險管理意識等。
具體來講,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包括: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財務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缺乏風險控制意識,授權不當,越權審批;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項目缺乏可行性分析、主觀臆測;重大事項未經集體審批、個人單獨決策、擅自改變集體意見;缺乏內部控制制度或企業內部控制失效;內部控制檢查、監督失敗;不相容職務沒有分離,相互間失去監督;放松對員工的素質要求等等。
企業財務風險首先具有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風險處處存在,時時存在,人們無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應對風險,從而避免費用、損失的發生。企業財務活動存在著兩種可能結果,即實現預期目標和無法實現預期目標,這就意味著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其次,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過程,并體現在多種財務關系上,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均會產生財務風險。再次,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即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這就意味著企業的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時時都具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不同的財務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不盡相同。防范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整個經營管理系統的重要核心內容,企業在制定和實施財務風險控制策略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和利用企業管理的基本原則,以及風險控制本身所要求的其他原則,這些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符合企業總目標的原則;風險防范與風險處理相結合的原則;長短期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動態適應性原則;成本效益比較的原則。
防范企業財務風險,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防范企業財務風險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通過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及其變化,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2.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3.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降低融資成本。
4.完善投資決策時的風險評估體系,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5.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濱行全員風險管理。
6.建立以現金流量預算為主的短期財務預警系統,在此基礎上,同時建立以價值觀念為基礎的盈利能力、長期償還能力、營運能力、發展潛力等為主要指標的長期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加強財務風險控制。
7.建立一個包括風險分析、風險評估、風險反應態度、選擇最優風險管理方法、風險管理方案的執行、風險管理的反饋與控制等內容的風險管理體系。
防范財務風險的技術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分散法。即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對于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企業可以與其他企業共同融資,以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從而分散投資風險,避免企業獨家承擔投資風險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2.避免法。即企業在選擇理財方案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回避財務風險的目的。
3.嫁接法。即企業通過某些手段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它包括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
4.降低法。即企業面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財務風險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