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內部控制論文 > 經濟新形勢下的企業內部控制

經濟新形勢下的企業內部控制

摘要:內控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要應付外部的檢查和報告,更在于想讓它為企業的經營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我們應當為內控做些什么,本文提幾點建議。

當時間走入2014年,當世界經濟經歷主要國家多年的量化寬松政策后依然在地位徘徊,當中國經濟經歷了過去幾年中持續放大的綜合信貸投放卻依然未見明顯起色的時候,已經開始有經濟學家在反思,自2008年起的經濟危機對世界和對中國經濟到底意味著什么?經濟復蘇的出路到底在何方?當然,宏觀經濟規律作為外因必然在經濟的重大波動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引發危機和在危機中倒下的企業,其自身存在的問題同樣應引發了我們的思考。本文將從微觀的內部控制,即企業自身管理的角度談點看法。
一、經濟危機下的內控失敗
案例之一:中信泰富
在全球金融海嘯沖擊下,中信泰富是首只發出盈利警告的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受外匯杠桿合同等影響,中信泰富釀成巨額虧損,2011年度,截止10月17日,按公允價值計算的虧損為147億港元。10月21日一開市,中信泰富股價就暴跌,午后拋售活動持續,收市報6.52港元,暴跌55%,以現價計,中信泰富市值蒸發了一半,僅存150億港元。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亞有一個名為SINO IRON的鐵礦項目,該項目是西澳最大的磁鐵礦項目,總投資約42億美元,很多設備和投入都須以澳元支付,對澳元的需求量很大。整個項目的資本開支,除目前的16億澳元外,在項目進行的25年期內,還將在全面營運的每年度投入至少10億澳元,為了減低項目面對的貨幣風險,因此簽訂若干外匯杠桿合同。
但外匯杠桿合同(Accumulator)被普遍認為投機性很強,屬于高風險產品,被香港投行界以諧音戲稱為“I kil you later(我遲些殺你)”。中信泰富現在坦誠:對這樣一種風險極高的金融產品投資,有關合同的簽訂并沒有經過恰當的審批,其潛在的風險也沒有得到評估。有會計師表示,實在難以相信這么大型的藍籌公司,會讓其財務董事有這么大的權利,動用數以百億計的資金炒賣外匯杠桿合同,而主席并不知情。財務董事沒有遵守公司對沖風險的政策,進行交易前又沒有得到主席批準,財務總監也沒有盡其監督職責,沒有將不尋常的對沖交易提請主席關注。雙重審批的失效和缺失必要的風險評估流程,內部控制失效在中信泰富的危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案例之二:中盛糧油
被稱為中國糧油第一案的中盛糧油工業(天津)有限公司涉嫌盜賣代客存儲的棕櫚油一事,正在整個外貿界引起不安。該案涉案總額可能高達20億元,涉及眾多資質良好、資金雄厚的外貿公司。
因為一起代理合同糾紛,法院查封了天津中盛33號罐內的2500噸大豆原油,天津中盛糧油盜賣客戶棕櫚油一案正式曝光,為了博取市場利差,該公司代客戶存儲的棕櫚油已大量不翼而飛。
為何中盛可以如此輕易地將客戶的油盜賣呢?客戶自身的物流和存貨管理制度不嚴格無疑是主要原因,每一個委托中盛代為倉儲的客戶一定都有自己的物流管理制度,但對制度執行不嚴格、核對不及時不深入、監管疏忽,沒有足夠的風險意識,就以所謂的名氣為僅有的“擔保”釀成了損失。
二、內部控制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內部控制真正被廣泛重視是由于美國安然和世通事件,該事件后出臺的薩班斯法案形成了席卷全球的對內部控制的高度重視。毫無疑問,本輪的金融危機,除了反思經濟增長的模式和金融創新體系外,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一定也不會被人忽視,這正巧迎合了近年來國內外內部控制的理論和實踐的飛速發展。
動態之一:國資委:國資委2006年7月發布《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近幾年大規模向央企推廣。2008年12月召開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經驗交流會,通報2008年中央企業開展編報《企業風險管理報告》試點工作的有關情況。
國資委的全面風險管理和財政部新推出的內部控制指引,已經無法隱藏部門間利益的沖突和由此帶來的管控理念的交叉,國資委的風險指引涵蓋內控,堅持稱其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而財政部的內控指引也充分涵蓋了風險管理的流程,堅持稱其為最新的內部控制系統。央企也在試圖能夠在今后提交給財政部的內控報告和提交給國資委的風險報告“一式兩份”,畢竟,內控是風險管理的一個手段在理論界幾乎不存在爭議,內控的目的就是把各種影響因素控制和抑制在可接受的風險水平之下。
動態之二:證監會:信息披露與合規要求。2008年7月中國證監會公告2008第30號文《證券公司合規管理試行規定》,自2008年8月1日起試行。其中規定證券公司未能有效實施合規管理,內部控制不完善或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對該公司及負有責任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人員采取監管措施或者追究法律責任。
動態之三:美國SEC:薩班斯法案正式實施。2007年7月15日,美國薩班斯法案(《2002年上市公司會計改革和投資者保護法案》)開始對在美國上市的海外公司生效,包括中國石化在內的多家中國公司被納入該法案的實施范圍。薩班斯法案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提出極為嚴格的要求,被布什總統稱為“自羅斯福總統以來美國商業界影響最為深遠的改革法案”,該法案的核心條款規定,在美國上市的國外企業必須建立公司所需的內部控制系統。
動態之四:財政部:中國版“薩班斯法案”出爐。2008年6月28日,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被稱為中國版的“薩班斯法案”,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非上市的大型企業執行。小企業和其他單位可以參照本規范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執行本規范的上市公司,應對本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披露年度自我評價報告,并可聘請具有證券、期貨業務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
2010年4月12日,財政部財會[2010]11號文印發了《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鑒5指引》三個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礎上,擇機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施行。鼓勵非上市大中型企業提前執行。國家的意圖很明確,旨在迅速完善整個企業的內部控制的體系。
雖然國內外各種權威機構關于內部控制的定義無數,但無可質疑的是,財政部的《規范》給出的“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的定義,在社會上得到了很高的評價;《規范》確定的涵蓋戰略、經營、報告、資產、合規5個方面的內部控制目標也是綜合了近年來眾多機構的解釋;《規范》將內部控制的要素界定為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5大要素,更是在國外COSO組織1992年內控框架和2004年風險管理框架基礎之上的系統整合。同時,《規范》確定的各類內控方法也對內控的實際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企業自己的內部控制應向何處去
內控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要應付外部的檢查和報告,更在于想讓它為企業的經營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因此即使你認清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也還是有很多人困惑,因為具體應該怎樣做還是不夠清晰,更想知道除了理論,我們應當為內控做些什么,本文提幾點建議。
(1)抓主要風險,抓關鍵控制點
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應當有內部控制,但更要知道企業的重大風險點,在重大風險點要讓控制體系完備和健康運行。各企業的重大風險點不同,舉例來說,現金對所有盈利性企業都是重大風險點,要在現金運行的全過程加入控制程序,要通過計算最壞市場并考慮進最后一根稻草來確定企業的生存線,誰在監管現金流、誰在履行報告程序、誰擁有現金的一票否決權等控制措施要到位。經濟危機中倒下的很多“健康”的百年老店正是因為資金鏈。除了現金,要在類似的關鍵控制點首先建立內控體系。
(2)堅持主要的內控原則決不動搖
在各企業、各行業甚至各種不同文化環境的機構中執行內部控制很可能有所不同,但無論我們采取什么措施執行內部控制,在任何可能出現風險的業務和管理活動中,一定要堅持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不動搖。這些是被管理學和無數企業的實踐所證實的,請相信科學大于相信感覺: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限制財產接觸控制、預算控制、績效考評控制、企業內部的獨立監督控制等。
例如對上市公司而言,交叉任職的后果是董事會與總經理班子之間權責不清、制衡力度銳減。關鍵人大權獨攬,一人具有幾乎無所不管的控制權,且常常集控制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于一身,并有較大的隨意性。交叉任職違背了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必然帶來權責含糊,易于造成辦事程序由一個人操縱的現象。
(3)“專家方法”和“群眾路線”相結合
近年來全球掀起的內部控制浪潮有效推動了全球各類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及各類提供內部控制服務的中介機構逐步形成了對內部控制檢查和評估的有效方法,不同類型的企業有不同形式的檢查和評估內容,但其方法體系已基本健全,并在近年來為推動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和以西方內控檢查方法為絕對權威的中介機構合作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了極盡詳盡的內控條文和內控檢查規范,這些內容對中國的企業有很大啟發,但我們同時更需要將西方的“專家方法”和中國企業的“群眾路線”即具體國情相結合。
我們在中國企業構建內控的過程中,更應當注意到人事控制也是內控中的重要控制,中國企業特有的文化體系、監督體系等也是有效的控制方法。我們不僅不能小看那些約定俗成的道德、習俗、慣例、黨團文化和群體約束,更應該像研究法制和制度控制一樣去研究、發展和使用文化控制,尤其在中國,文化控制發揮著首要的和巨大的作用。勞倫斯萊斯格在《網絡空間中的法律》一書中提到,有四種約束規制著被控制者,即法律、準則、市場和架構,他所提到的“架構”即是包括群體文化、越界行為、涵蓋心理、思想和精神的文化框架,西方內控理論近年來在理論界占了上風并不代表我們有理由忽視在中國特色的經濟和企業中對中國特色控制文化的重要地位。
著名的風險管理專家詹姆斯·林說,“真正的風險管理是風險與回報的平衡,是科學與藝術的平衡,是管理過程和優秀人才的平衡”,這樣的說法同樣能夠指導內部控制的具體構建過程。在經濟不景氣的大形勢下,在內部控制理論和實踐大發展的背景下,企業應充分認識內控的重要性,汲取各權威機構和已有內控實踐的成熟經驗,在企業自身管理的基礎上建立發揮實效的內部控制體系,為有效管理風險、企業長遠健康發展發揮基礎性的保障作用。

作者:吳曉鵬 單位:湖南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