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資產評估行業的市場拓展業務路線圖,讓資產評估行業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了清晰可見的階梯。
日前,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發布《資產評估行業市場開拓路線指引》。該指引系統列示了資產評估服務各經濟主體的各類市場領域,為資產評估機構拓展業務提供了具體、詳盡的路線圖,為行業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效路徑。
中評協此次發布的指引包括業務類型表和業務類型簡述。業務類型表按照估值類業務和非估值類業務,列示了18種業務類型,對應78項經濟行為。業務類型簡述對業務類型表進行了細化說明,列舉了每種業務類型的業務范圍、法律法規政策依據和專業勝任能力要求。
估值類業務包括單項資產、公司制改建整體資產、企業并購、產權變動、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司法鑒證、服務于會計核算、海外并購/投資、PE/VC(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生態環境和稅基等評估業務,評估對象涉及企業價值、動產、不動產、無形資產、其他權益等評估領域。
非估值類業務中,評審評價類業務包括財政資金評價、企業績效評價和企業內控控制評價等業務;管理咨詢類服務對象涉及政府部門、企業日常經營、企業特定行為和其他領域等。
下一步,中評協將定期對指引進行動態更新,不斷豐富完善指引體系,同時要求地方協會積極貫徹落實指引,加強專業指導,為行業拓展市場提供必要支持。
各資產評估機構應參照指引,積極推動業務創新,挖掘發展潛力,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持續提升專業勝任能力,不斷鞏固和挖掘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培育潛在市場。
在這樣的歷史機遇期出臺該指引,能系統指導評估機構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業務拓展和創新,促進資產評估行業逐步由價值發現、價值鑒證向價值管理、價值運營擴展。該指引還向社會展示了評估行業發展與創新的實踐成果,幫助社會公眾了解和認識資產評估,提升整個行業的公信力。
高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