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我們必須加強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采取多方面的積極措施,樹立“全心為公,全意為民”的觀念,提高機關單位辦事效率,增強公信度。
一、理順部門預算,提高預算的準確性
部門預算是在總體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對不同部門可支配資源的安排、配置和調整。部門預算的實施,嚴格了預算管理,合理安排了財政資金,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是當前財政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要建立科學的支出標準和預算定額,建立專項資金項目評估機制,實行“量入為出、統籌兼顧、盡力而為”的項目支出預算編制辦法,促進預算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增強預算透明度。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嚴格貫徹實施預算管理和控制機能,強化預算約束力。對項目支出要控制總額并細化到每一個費用明細,克服經費使用中的盲目性,控制各項費用相互擠占和超支現象,提高經費管理的透明度。目前部門預算執行中最突出最嚴重的問題是損失浪費和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問題,所以,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方針,積極采取措施,精打細算,少花錢多辦事,將勤儉節約措施落實到資金籌集、分配和使用的每一個環節。
二、編制采購計劃,完善政府采購制度
必須按照《政府采購法》規定的方式和采購程序進行,確保政府采購“陽光工程”的貫徹執行。根據財政部門審批的采購預算,編制采購計劃,以減少政府采購的隨意性,從源頭上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增強采購的前瞻性和計劃性。嚴格按計劃執行,并對采購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嚴格控制無預算、無資金來源的采購,硬化政府采購預算約束管理,從而有效地形成管理和制約機制。提高采購效益,降低采購成本。
三、健全財務制度,建立有效約束機制
財務制度的健全是規范和加強機關財務管理的基礎。要嚴格按照國家財務制度的規定,制定一套適應機關自身特點和管理需要的,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的內部財務制度。加強教育,通過教育使主要領導及財務人員都能充分認識到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現實意義。還要建立有效的支出約束機制,加強辦公費、電話費、郵資費、接待費、車輛使用費、空調費等經費管理,制定各項財產物資的購入、收發、毀損、報廢的有關手續與管理制度,杜絕揮霍浪費現象。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全面規范各項財務活動,作出明確規定,使機關財務開支既做到保障機關公務活動需要,又能節儉有方,用財有效,使財務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一個相互補充、相互制約的財務制度體系,實現財務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四、有效管理國有資產,防止流失
各單位要成立由分管領導和相關人員組成的國有資產管理小組,加強對本單位國有資產運營、增減的監管,定期組織專項清查活動。真實、完整地反映單位的資產和財務狀況,為國有資產管理信息數據庫提供初始信息。要根據單位業務工作的特點和管理需要,加強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管理的制度建設。做到合理分工,歸口管理,明確職責,健全制度。對固定資產的購置、調撥和核銷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固定資產賬戶,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賬卡相符,心中有數,管理有方,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損失。實現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科學配置、有效管理和高效使用。
五、會計監督作后盾,財經紀律有保障
會計監督是單位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行政機關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會計法規,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責任制。對資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規定,去向是否執行計劃,提取各項基金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費用開支是否符合開支標準等財務活動進行監督。支持會計人員依法履行會計監督職責,堅決制止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同一切貪污、盜竊和浪費國家財產及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作斗爭。
六、領導重視和支持,財務管理易規范
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關心和支持加強機關財務管理的工作。要帶頭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鼓勵和支持財會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單位主要領導要定期聽取財務工作情況匯報,協調解決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難點和問題。單位重大經濟事項要充分聽取財務部門的意見,集體研究決定,并形成文字紀要。領導班子成員要以身作則,發揮表率作用。自覺“愛家”、“管家”,花錢堅持量入為出,辦事做到量力而行。事事講節約,處處講節儉,不斷提高經費使用效率。
總之,機關單位要想提高辦事效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協調管理體系的各個方面,建立科學、合理、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機關單位的財務工作才會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才能促進機關財務工作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胡立恒.試論行政機關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交通財會,2008(2)
[2]郭俊平.如何有效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J].中國外資,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