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以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以該行業63家公司2012年的財務指標為基礎,采用因子分析法構建了財務績效評價模型,然后基于2010 ~ 2012年的財務指標對這些公司的財務績效排名及其變動情況進行了研究,實際上是評價其相對績效。此外,本文對排名結果及變動類型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紡織服裝行業 績效評價 因子分析 相對績效
一、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經營現狀
紡織服裝行業是我國傳統的優勢行業,也是我國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優勢的行業。但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整體績效水平欠佳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紡織服裝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設計水平不高,缺乏高附加值產品和國際知名品牌,使得我國紡織服裝企業總體上處在整個國際貿易價值鏈的低端,盈利能力十分有限;同時我國紡織服裝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容易受到國際貿易波動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經營風險較大。特別是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后,無論是從經濟效益還是從行業投資情況來看,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都處在逐漸回落的階段。
除了國際經濟形勢外,導致目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效益不佳的原因還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經過較長時間的高速發展之后,我國經濟增長率出現了回落,抑制了紡織服裝產品的國內需求;②人民幣匯率持續上升,紡織服裝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所下降;③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加大了紡織服裝企業的成本和風險;④紡織服裝企業數量眾多,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盡管如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中心主任孫淮濱認為,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通過多年來在價格、品質、服務、信譽、產品結構等方面所積累起來的優勢并沒有下降,“在國際經濟危機的環境下,國際市場對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應該說還是保持了相對穩定的需求。”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應該正確認識當前的形勢,樹立信心,并借此機會,抓緊機遇轉型升級,在技術創新和品牌打造方面下功夫,同時對影響紡織服裝行業績效水平的主要原因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尋找提高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績效水平的有效途徑。
二、紡織服裝行業企業財務績效評價體系構建思路
績效評價一直被看作是企業計劃與控制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企業角色及外部需求的變化,企業績效評價的視角也在不斷變化,從單一指標發展到綜合指標、從財務指標發展到非財務指標、從業務層面發展到戰略層面。此外,一些特定的績效評價方法也不斷涌現,如BSC方法、EVA方法、托賓Q方法等。無論哪一種方法都有其優缺點,因此對于不同的評價主體和評價目的,應該選擇不同的評價方法。
王海燕等(2011)從政府、公交企業、乘客等不同主體的角度構建了城市公交行業績效評價體系,將公交行業績效評價體系分為行業環境和資源評價、公交企業運營服務評價、相關主體滿意度評價三個基本模塊分別加以評價。
朱國榮與李斌(2011)從利益相關者角度構建了林業企業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借鑒EVA、BSC 的思想,運用專家評分法,從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個層面分別篩選出有代表性的指標構建了一套林業企業效績評價體系。
吉生保等(2011)采用超效率 DEA—Tobit 模型對中國機械設備行業 30 家上市公司 2002 ~ 2009 年間的經營績效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與評價。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構建了特定行業的經營績效評價體系,并對相關行業的經營績效進行了評價。
本文主要是從企業經營者的角度出發,對紡織服裝行業企業的財務績效排名及其變動進行研究,目的是對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的相對績效進行評價,并尋找這些公司績效差異及其變動的原因。本文根據紡織服裝行業的經營特點,首先選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毛利率、每股收益等這14個財務指標從不同的角度衡量企業的財務績效。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構建紡織服裝行業財務績效評價模型。
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模型
1. 樣本及財務指標的選取。根據海通證券交易軟件紡織服裝系統板塊中的數據,我們找到了63家財務數據齊全的公司,并選取了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毛利率、每股收益、主營業務利潤率、每股現金流量、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凈利潤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這14個財務指標,并使用SPSS17.0軟件對其進行了相關性分析。
2. 因子分析法適用性檢驗。因子分析法適用性檢驗可以通過KMO 統計量和Bartletts球形檢驗加以判定(見表1)。KMO 值為0.578, 說明數據比較適合做因子分析, Bartletts 球形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為0.000, 小于顯著性水平的0.05,說明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
3. 主因子的確定及命名。根據累計貢獻率大于80%及因子特征值大于1 的原則, 從14項指標變量中提取出主要因子, 通過它們來代替原有指標變量所含的信息。表2 的數據說明, 我們提取的5個主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1.109%, 即這5個因子反映出了總體信息的81.109%, 丟失信息較少, 因子分析結果的可信度較高。
為了便于對因子的解釋, 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轉法(Var-imax) 使得因子間方差差異達到最大,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主因子特征值和貢獻率如表3 所示。從表3可看出第一主因子F1在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每股收益等指標上有較高載荷,因此可定義F1為盈利能力因子。第二主因子F2在凈利潤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這兩個指標上有較高載荷,因此可定義F2為成長能力因子。第三主因子F3在總資產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這兩個指標上有較高載荷,因此可定義F3為營運能力因子。第四主因子在凈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指標上有較高載荷,因此因子F4反映了企業資本規模擴張能力和償債能力。第五主因子在每股現金流量的指標上有較高載荷,因此可定義F5為現金流能力因子。
4. 財務績效評價模型。為了對我國紡織服裝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進行評價, 對五個主因子采用默認的回歸法計算因子得分, 并以五個主因子各自貢獻率在累積貢獻率中的比重為權數加權計算企業經營績效的綜合得分,從而得到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模型:
Z=0.418 6F1+0.200 3F2+0.142 9F3+0.128 1F4+0.110 1F5
在五個因子中,盈利能力因子F1的系數最大,說明盈利能力對企業財務績效得分的影響最大;其次,成長能力因子F2的影響也較大。
四、紡織服裝行業財務績效評價模型的應用
1. 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2012年度的財務績效排名及其分析。根據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模型, 對紡織服裝行業63家上市公司2012年度的績效進行排名,結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除了排名第一的藍鼎控股外,排名靠前的公司F1因子的得分都很高。藍鼎控股的前身是ST邁亞,2012年6月藍鼎集團對其并購后,向藍鼎集團定向募集了20億元資金,使得公司的F4因子得分異常高,從而使其得分最高,但顯然不具備可持續性。綜合排名第二的美勝文化的盈利能力有絕對優勢,但F2和F3因子得分不佳。浙江富潤憑借其技術優勢、創新優勢、成本優勢和品牌優勢在盈利、成長、營運和償債能力方面都很不錯,只是現金流能力一般,企業應加強現金流的管理能力。
另外,像欣龍控股、七匹狼、中銀絨業和報喜鳥等公司的綜合績效較好,但F3因子的得分不理想,因而這些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要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不要為了短期的盈利而忽視企業的長遠發展能力。
而像華潤錦華、深紡織A、三毛神派、維科精華、上海三毛、中國服裝和江蘇陽光這些企業排名都很靠后,它們在2012年度的盈利能力不佳甚至虧損。例如排名最后的江蘇陽光,該公司201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82 892.40萬元,同比減少26.96%;營業利潤-138 212.12萬元,同比減少8 414.4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6 148.28萬元,同比減少15 737.4%。主要是在報告期內,受國內外經濟持續萎靡的影響,服裝行業持續低迷,再加上近年來人工成本呈上升趨勢,導致公司服裝業務出現虧損,使得公司整體財務水平不理想。
面對國際市場需求減弱、國內市場需求增長放緩的不利形勢,作為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應該積極面對外部壓力,調整發展戰略,勇于創新,提高產品的競爭優勢,加大品牌的影響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同時開發擴大銷售渠道并加強內部管理。
2. 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2010 ~ 2012年度的財務績效排名變動情況分析。為了進一步分析上述公司的財務經營狀況,本文收集了這63家公司2010年和2011年的財務數據(其中美勝文化于2012年IPO首發,但在海通證券交易軟件上仍有2010年和2011年完整的財務數據,故也收集進來看其變化情況),采取與表4相同的處理方法得到各年公司的綜合排名,并將三年的排名情況匯總,結果如表5所示。
表中列示了這些公司2010 ~ 2012年度的財務績效排名變化情況,可分為成長型公司、穩定型公司、倒退型公司和V型公司四種類型。
(1)成長型是指公司三年的排名是逐漸上升的,這說明其發展的潛力非常好。藍鼎控股、美勝文化、浙江富潤、七匹狼、中銀絨業、富安娜、報喜鳥、航民股份、雅戈爾、星期六、金飛達等公司屬于這一類型。
其中藍鼎控股是由于在2012年被藍鼎集團收購才逆轉其財務局面。美勝文化是2012年IPO后,資本市場的推動作用提高了其綜合財務績效。七匹狼公司的綜合績效排名變化,該公司在服裝行業外部環境惡化,消費終端景氣度下滑,流通環節成本進一步提高的情況下,一方面堅持“零售”企業戰略轉型,加強對經銷商終端指導,提升終端運營效率,另一方面針對外部環境,靈活采用各種措施協助經銷商消化庫存,回籠資金,提升終端利潤,該公司三年來持續穩定發展。
(2)穩定型是指公司三年的排名波動不大,或在小范圍內波動。這類企業有搜于特、亞泰股份、宏達科技、羅萊家紡、際華集團、江蘇曠達、聯發股份、嘉欣絲綢、偉星股份、眾和股份等20多家,這些公司經營穩健,發展較穩定。
(3)倒退型是指公司三年排名出現明顯下滑的變化。這類企業有希努爾、新野紡織、紅豆股份、夢潔紡織、華紡股份、華孚色紡、浪莎股份、華潤錦華等十幾家。
以華潤錦華為例,在2010年排名很靠前,而2011年實現凈利潤5 583.36 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1.95%。凈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棉紡織業務受國內外環境及市場行情影響,營業利潤大幅降低。在2012年因原料價格同比大幅度下降,同時受棉紡織行業市場形勢持續疲軟影響,公司棉紡織業務產品售價同比大幅度降低,毛利率大幅度下降,致使公司棉紡織業務出現較大虧損。公司應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上檔升級,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建立快速、靈活、準確的內部反應機制和管理體系,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做大市場份額,提高盈利水平。
(4)V型是指公司三年排名出現V型波動的變化,可分為上V型和下V型。上V指2011年綜合排名相對2010和2012年有較大幅度的下滑,下V指2011年的綜合排名相對2010和2012有較大幅度的上升。上V類型的有鳳竹紡織、德棉股份、開開實業、華芳紡織、華茂股份和凱撒股份等企業。以鳳竹紡織為例,2012和2010年的經營、盈利較好,而2011 年紡織業面臨著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歐債危機的深度蔓延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使得公司經營業績受到較大程度的沖擊,2011 年公司凈利潤虧損1 677.78 萬元。
下V型的有江蘇三友、申達股份、美邦服飾、宜科科技、美興達、福建南紡和上海三毛等企業。其中美欣達在2010和2012年排名分別為62和51,而2011年排名第一,波動最為明顯。美欣達在2011年營業外收入本期數較上年同期數增加1 997.54%(絕對額增加1.52 億元),利潤總額本期數較上年同期數增加662.43%(絕對額增加1.59 億元),而這都是由于本期該企業的奧達紡織土地使用權被收儲產生的損益所致,從而使得本期財務數據很樂觀,各因子得分也較高。
總之,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績效變化較大,這說明公司特征和經營者的經營決策水平對公司績效的影響較大。如何采取正確的經營策略、不斷提高公司的相對績效是每個公司經營者應認真考慮的問題。
【注】 本文為國家大學生創新項目“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體系”的階段性成果。
主要參考文獻
1. 李垣,馮進路,謝恩. 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演進.預測,2003;3
2. 程建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金融教學與研究,2006;5
3. 郭海芳.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研究的理論探討.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5
【作 者】
祝建軍(教授) 沈 露 袁宗志
【作者單位】
(武漢紡織大學會計學院 武漢 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