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學生的入門課程,學好了《基礎會計》就如同掌握了打開會計知識寶庫的鑰匙,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然而技工學校學生基礎相對薄弱,缺少學習的主動性。那么作為技工學校會計專業課教師在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就此問題淺談如下:
上好第一堂課,變被動為主動
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首先向學生介紹會計專業發展前景、就業前景,并列舉身邊的實例說明,讓學生感到會計專業的前途,產生學習會計的積極性。其次讓學生為自己將來從事的會計職業定好位,是想做專業會計還是想做執業會計,寫好在校三年要實現的目標,并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檢查督促。再次,向學生介紹《基礎會計》的主要內容和框架結構。《基礎會計》主要介紹會計核算的七個基本方法,前面三章介紹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第四章是以工業企業的基本業務為背景介紹了資金的籌集、供、產、銷、資金退出企業整個資金循環過程的賬務處理,是會計基本理論的具體應用。第五章至第九章介紹了成本計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財產清查、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核算的五個基本方法。讓學生了解《基礎會計》的主要內容和框架結構,了解該課程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
教學中講練結合,化枯燥為生動
在《基礎會計》的課堂教學中,除了對知識點詳細講解外,還要舉一些耳聞目見的例子加以說明,使學生易于理解接受,無枯燥無味之感。如講到會計的特點之一即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時,就以課室的財產為例:電視機的金額+電風扇的金額+書桌的金額+凳子的金額+講臺的金額+黑板的金額=課室財產的總金額。強調只有貨幣量度才能把各種經濟性質相同或不同的生產經營業務加以綜合,以求得經營管理所必需的資產、負債、成本、利潤等這樣一些綜合性的經濟指標,總括反映各個單位錯綜復雜的經濟活動過程及其結果。其他兩種量度無法用來綜合反映各種不同的經濟活動。
在理論講解之后還要再輔之于課堂練習,進一步鞏固加深理論知識。如在講會計分錄時,除了講會計分錄的概念、會計分錄的三要素、會計分錄的編制步驟、格式、種類外,還要通過課堂練習要學生理解和掌握會計分錄的三要素、會計分錄的編制步驟、格式、種類。可讓學生自由討論,請學生在黑板上演示出來,并進行講解,指出會計分錄的三要素、會計分錄的編制步驟、格式、種類是什么,然后老師再進行點評。講練結合,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理順知識點,將不同的概念歸納成一條橫線
如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亦即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按其經濟特征歸類的項目,是對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它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是設置賬戶的基本依據,是構成會計報表的基本因素。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將會計對象、會計要素、會計科目三者可用一條橫線歸納為:會計對象會計要素會計科目。通過一條橫線使三者的關系、概念一目了然,同時也便于學生記憶。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組織教學
如采用案例式教學,讓學生分析案例,解決案例中存在的問題,使他們進一步地提高了對課程內容的認知能力。同時,對學習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部分知識點,均通過實際會計案例加以分析與運用,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參與學習的能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互動式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學生通過參與教學,使教學由被動的“教”變為主動的“學”。還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編寫成各種順口溜、口訣便于學生記憶。如“生產成本”賬戶的借方核算內容可以歸納為:料、工、費。資產類賬戶的結構歸納為:借增貸減,余額在借。負債類賬戶的結構歸納為:貸增借減,余額在貸。錯賬更正的三種方法歸納為:證對賬錯劃線法;劃線改正并蓋章;文字個改數全部。科目方向全部對;少記金額藍字補;多記金額紅字沖。科目方向出錯誤;先沖后填要記牢。
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抽象、無味的課堂教學變得直觀、有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易于理解掌握教學內容。如在錯賬更正的教學中,先用多媒體把真實的記賬憑證、賬簿記錄展示給學生看,由學生來判斷錯誤的類型,把三種錯誤類型直觀的展現給學生看,由學生做出判斷并進行歸納,學生既易接受又易掌握,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在結賬的教學中,先通過多媒體把真實的賬簿記錄展示給學生看,然后告訴學生如何在賬頁上進行月結、季結、年結,如何劃通欄紅線,由于直觀地展示,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邵陽市會計學會 李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