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師事務所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為了防止和減少風險損失,控制與處置風險,使會計師事務所經營活動健康有序地開展,同時培養會計師事務所整體的風險意識,建立健全完善的會計師事務所風險管理機制,增強其抵抗風險的綜合能力。一般而言,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風險主要從宏觀執業環境、內部環境管理不善、事務所自身三個方面概括總結。
一、會計師事務所整體執業環境不良產生的風險
(一)客戶風險
它是指盡管審計人員和會計師事務所遵循了公認審計準則并發布了正確的審計意見,然而由于與客戶之間的特定關系,當客戶由于經營不善而破產倒閉時,失意的投資者和債權人為了挽回損失,會千方百計地尋求有賠償能力的連帶者進行賠償,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常常成了訴訟的主要目標。客戶風險還體現在客戶單位故意的財務造假對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的沖擊,一旦造假事件被揭發,會計師事務所無疑將有資金和聲譽的雙重損失。
(二)獨立性風險
它是會計師事務所沒有堅持獨立性原則,與客戶存在有某種利益關系,難免會受到客戶意見的影響從而沒有客觀公正地發表審計意見而引起的風險。會計師事務所的整體執業環境和歷史遺留問題,會帶來獨立性方面的風險。如政府委托的項目,可以說在現階段中國的會計師執業環境下,還不能真正的理直氣壯的維持獨立性。再者,會計師事務所的處境比較尷尬,一方面由于激烈的競爭環境,既要監督客戶,同時又以客戶的審計費收入作為主營業務收入,要做到真正的獨立、客觀、公正,也是需要付出代價。
(三)法律責任風險
它是指已審會計報表中仍然存在審計人員未能察覺的重要錯報或漏報,從而導致審計人員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主動或被動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性。比如在2008年某會計師事務所的一名合伙人執意要承接遼寧“蟻力神”集團的審計項目,該客戶開出比市場價高出兩倍的合約價格誘使該合伙人簽了合約,后經董事們商議,及時懸崖勒馬,與客戶商定只出具了管理咨詢報告,報告出具的一個月后就爆出了該客戶單位非法集資的丑聞。因為及時予以糾正,避免了法律責任風險,如果當時為了高額的審計費存在僥幸心理,會在很短時間內接受法律的懲處。
二、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環境不善產生的風險
(一)審計執業風險
審計職業風險主要體現在審計項目的實質性測試程序中。然而在實務中,注冊會計師們為了規避自身的法律責任,有時候是為了省時省力,簡化審計程序,往往根據具體項目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性確定期望審計風險,這可能導致來自審計項目的風險超過事務所整體上能夠承受的范圍。
(二)市場風險
會計師事務所在規模單一、落后的情況下,在對自身實力不能正確認識的情況下,非理性的用夸大和掩飾的手段對市場模糊定位,夸大自身品牌的作用。極大限度的追求利潤而僥幸的對存在高風險的客戶游說,以此不顧市場規則來貿然承接業務,產生了一系列的市場風險。
三、會計師事務所自身能力欠缺產生的風險
(一)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人員管理風險
會計師事務所是以人的智力勞動為核心的,其主要資產和優勢體現在人的品德和專業水準上。一是合伙人的素質,在決定事務所發展方向和前途的過程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二是非合伙人,作為會計師事務所每一項業務的執行者,其能力和素質將直接影響其執業質量,從而會給事務所帶來風險。人員結構方面存在的諸如老齡化及系列問題導致了人力資本作為事務所的核心資本方面產生的執業風險,一旦人員管理方面出現危機,事務所賴以生存的智力核心遭到重創,也就談不上良好的執業水平和環境。
(二)會計師事務所財務管理風險
財務風險與事務所資金的籌措、管理及安全息息相關,主要來源于財務管理的不確定性。如財務控制的優劣與否,在于財務管理機構組織是否得當、方案設計是否合理、費用與收入分配方法是否恰當等等。事務所在擴張的過程中,由于要求有固定的辦公場所、還有對分所的注資,就會產生現金不足的狀況。財務管理風險還包括了職業風險基金的計提是否合理。一般大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是通過合并來組建統一的集團來對分所進行管理,分所和總部之間的業務分成也產生一系列的財務管理風險。
(三)會計師事務所本身企業文化管理風險
會計師事務所的企業文化是事務所在長期的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為全體成員自覺遵循的價值觀念、道德準則、行為習慣和生活信念,以及由這些因素融會而成的整體風格。當文化沉淀到與事務所的利益和價值發生沖突時,就會形成文化風險。目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在擴張的過程中由于不斷的兼并和吸收合并,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迅速地在全國各地“占山頭”,由于地域性的企業文化和經濟發展快慢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文化的建設分崩離析,支離破碎,人心不合,整體意識淡薄,對企業的整體發展不利而產生企業文化管理方面的風險。
針對以上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存在的風險,本文提出以下的應對策略:
第一,提高執業質量,加強機構管理控制。事務所要嚴格按照《會計師事務所職業風險基金管理辦法》的要求提出職業風險基金,切實提高執業質量,加強事務所質量控制。只有執業質量提高才能從根本上降低執業風險,事務所應該設置質量控制的專門機構、對重要的業務和風險較大的業務實施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對執業不當的員工采取適當的處罰、貫徹業務底稿三級復核制度。
第二,制定處罰標準與制度。除執行嚴格的管理機制以外,財政部門還應制定系統、規范的處罰標準,對違反規章制度的會計師事務所適當處罰。財政部門在運用行政處罰的時候應考慮行政處罰手段的有效性,與民事處罰和刑事處罰相比較,使事務所更加自覺地按照規定提取職業風險基金。
第三,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加強對本單位的人員結構進行優化,對本身的財務管理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并加強不斷“做大做強”的整合過程中的企業文化建設,從制度、人員、財務、戰略等各方面進行有效整合,力爭做到內部控制有效合理,達到經營協同。
第四,建立專業法律咨詢制度。會計師事務所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考慮及深入分析,從而決定是否單獨聘請律師對本事務所的法律事務相關專門處理。
參考文獻
[1]徐德.論現代內部審計的風險管理控制方法[J].審計研究,2005,(2):77-83.
[2]高寒松,韓復齡.全面風險管理規范解析及案例分析[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陳蘭艷(1984-)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經濟系助教,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公司理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