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近五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猛。以寧鄉縣為例,在國稅辦證的專業合作社由2008年底的5戶增長到2013年9月底的195戶,增長了38倍。但是,由于其組織結構、生產經營特點、產品生命周期和財稅政策環境,農業專業合作社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
一、主要財務風險及其分析:
專業合作社的主要財務風險包括:
1.籌資過程中,實物出資存在一定風險。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主要是農民,一般采用“實物出資為主,現金出資為輔”的出資方式。實物出資存在公允價值計量問題。以生物資產為主要實物資產。生物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一直是財務會計界的一個難點。由于信息不對稱,實物出資者對出資的生物資產信息最充分,合作社其他成員獲取的生物資產信息相對不充分。合作社資金有限,一般不會聘請中家機構對生物資產進行評估確認;合作社盈余分配又以出資為基礎。由此可見,合作社籌資的成員出資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
2.經營過程中,生物資產存在較大風險。據調查,生物資產是專業合作社的主要經營資產,在資產中所占比率最高,一般在80%以上水平。按財務會計角度,生物資產劃分為生產性生物資產和消耗性生物資產;按生物狀態,生物資產可以劃分為植物性生物資產和動物性生物資產;按生活環境,生物資產可以分為陸地生物資產和海洋生物資產。生物資產特征各異,但其共同的特性是它具有生命特征。管理、環境氣候、病蟲害等條件會對生物資產的生命形態產生較大影響。例如,干旱和病蟲害會對植物性生物資產的生命形態產生較大的影響;水質污染會對海洋生物資產的生命形態產生家較大的影響;人為管理也會對生物資產的生命形態產生較大影響,如對動物性生物資產的喂食和植物性生物資產的施肥、灌溉等。因此,生物資產具有生命形態特性決定了生產經營中生物資產具有較大的風險。另外,和工業品的定價截然不同,農產品特別是鮮活農產品的定價時效性強,一般實行“隨行就市、按質論價”。一般的價格舞弊內部控制措施難以有效控制。
3.財務管理中,專業合作社存在一定的財務管理風險。這主要包括:(1)稅收風險。按照現行稅收政策,符合一定條件,專業合作社可以享受流轉稅和企業所得稅減免稅優惠政策。這些具體條件包括賬務健全和為合作社成員購置和提供的農資與服務;另外,從事種植、養殖等初級農業產品業務的,也可以享受流轉稅和企業所得稅減免稅優惠政策。這些減免稅優惠政策的條件,要求明確,標準具體,不符合條件的,要按規定繳納稅款。目前,專業合作社由于股東人員素質、治理結構和管理團隊等多種因素,財務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財務機構不健全,財務人員配備不合理,不少專業合作社對征免稅項目不能分開核算,不能取得發票和其他合法票據,存在較大的稅收風險。(2)財政補貼風險。根據國家財政政策,符合一定條件,專業合作社可以獲得一定的財政補助。這些條件除了賬務健全外,還具有規模、經營行業和產品品種等要求。特別是規模要求,不是專業合作社憑主觀熱情能做到的,受到入股社員人數、投資和生產經營人員素質與技術等多種因素制約。部分專業合作社為獲取財政補助,采取舞弊手段,“人為”做大規模,擴大業績。因此,其風險比稅收風險更大。(3)資金流動性風險。由于專業合作社社員大部分采用實物投資,生物資產銷售又受到其生命周期影響,只有處在一定生命周期狀態的生物資產才可以銷售,這在果木種植專業合作社表現尤其明顯。而專業合作社在正常生產運營過程中,人員工資、設備和低值易耗品購置以及日常費用報銷需要一定的流動資金。據了解,不少專業合作社一旦發生這些情況,需要專業合作社成員重新增資入社。專業合作社資金流動性不足,對專業合作社的運營、品牌價值產生了不利影響,存在一定風險。(4)產品和農資價格變動風險。農產品價格變動較為頻繁,難以預期,而農產品價格變動對專業合作社的損益影響很大。盡管國家建有農產品期貨交易所,但品種有限;另外,農產品產量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難以預期。因此,即使采取期貨交易等套期工具,專業合作社也很難真正規避產品價格風險。農資價格變動也較大,其對專業合作社的損益影響也較大。盡管農資使用量相對可以預期,但目前沒有價格避險工具。
4.盈余分配過程中,專業合作社存在一定的舞弊風險。一般專業合作社成員并不實際或者全程參與管理,理事會的治理結構難以落實到位,按出資分配和按交易量分配盈余并存,容易引起舞弊風險,從而帶來法律風險。另外,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定價的舞弊風險對盈余分配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二、財務風險控制措施:
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應對措施主要有接受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和轉移風險四種。專業合作社控制風險的總原則是:結合自身的特點,認真分析風險產生的原因,充分考慮風險應對的成本和收益,權衡利弊,采取合適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
1.委托專業人士進行財務管理和相關專業管理。委托專業人士進行財務管理和專業管理實質是一種業務外包。專業合作社業務外包可以發揮社員的農業技術優勢,避免財務管理和相關專業管理上的劣勢。委托外包可以有效規避稅收風險和財政補助風險,降低生物資產在籌資出資、生產運營的部分風險,控制各個過程的舞弊風險。
2.建立嚴格的舞弊賠償處罰制度。在專業合作社設立章程中,設立較為嚴格和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舞弊賠償制度。例如,建立舉報有獎制度,提高舞弊風險的(及時)發現概率,同時,對舞弊者處以較高的賠償處罰制度,除了全部承擔損失或收益歸專業合作社所有外,還可以設立處以若干倍的處罰,處罰收入歸專業合作社其他成員所有。舞弊的高發現概率和高額賠償處罰,可以有效控制舞弊風險。
3.購買農業保險和補充商業保險。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對生物資產造成的減產等損失,可以通過購買農業保險來控制,還可以購買部分商業保險彌補農業保險保額的不足。這樣,對于專業合作社來說,可以有效降低生物資產的不可控風險。這實質是風險轉嫁策略,把部分生物資產風險轉移給政府和商業保險機構。
4.積極穩妥參與農產品期貨交易。對于未來產量預期確定的農產品,其農產品價格變動風險,專業合作社可以采取積極的態度,穩健地參與農產品期貨交易,以鎖定收益,降低農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在參與過程中,專業合作社要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確定合適的期貨交易策略。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資產規模和管理水平限制,合作社參與期貨交易的目的僅是鎖定自產產品的價格,保障合作社穩定的收益,因此不能參與農產品期貨的套利行為,尤其不能采取“做空”方式套利,即先行賣出超過本社產量的農產品。
積極穩妥參與農產品期貨交易。對于農資價格變動風險,合作社可以根據未來生產經營情況預測農資需求量,結合市場農資價格走向,建立農資合理儲備量。這實質是通過建立農資實物期貨來控制價格變動風險。
5.盈余提取風險準備金。專業合作社從盈余中提出一定比例的金額,建立風險準備金,從而提高專業合作社綜合應對的抗風險能力。這實質是通過建立自身儲備來“以豐補歉”,用“時間交錯配合”來抵抗風險,防止專業合作社面臨破產清算風險。從總體上說,這屬于風險接受的控制策略。
三、政府政策建議:
專業合作社屬于農業產業化的社會經濟組織,存在較大財務風險。除專業合作社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防范風險,政府也應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改善外部環境和條件,幫助專業合作社降低財務風險。
1.培養和發展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和專業管理受托代理機構。建議政府采取財政補助、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培育和發展服務對象為專業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和相關專業管理的代理服務機構;也可以采取財政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上述機構主動為專業合作社服務。總而言之,政府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保證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和專業管理代理市場的“有效供給”。
2.加大農業保險的財政扶持力度。建議政府采取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助等方式,加大對農業保險的財政扶持;也可以通過對專業合作社購買農業保險的財政差額(全額)補助方式鼓勵專業合作社購買農業保險,從而降低專業合作社的自然和病蟲害風險。
3.設立農資保障基金,穩定農資價格。建議政府按照糧食儲備的模式,設立農資專項保障基金,通過調劑農資儲備來穩定農資生產和供給,從而穩定農資價格,從外部降低專業合作社的農資價格波動風險。
4.設立專業合作社綜合補助基金。建議政府根據自身財力,撥專款設立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綜合補助基金,提高專業合作社的盈余,提高專業合作社的綜合抗風險能力。
5.擴大農產品期貨交易品種,降低期貨交易費用。把主要農產品品種都作為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交易品種,充分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客觀上指導專業合作社合理安排生產經營;降低交易費用,客觀上起到鼓勵專業合作社通過期貨市場鎖定農產品價格和專業合作社的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