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錫華 徐偉利
一、鎮街需要內部審計的緊迫形勢與深遠意義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事業快速發展,鎮街以及村級經濟發展總量也迅速增長,各類投資項目、基建項目日趨漸多,資金支出使用數額也逐年增長,鎮街投資項目逐年增多,鎮街以及村級投入逐年增加,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日益突顯,鎮街需要內部審計的形勢日益緊迫。
根據內部審計職能,鎮街開展內審計工作能夠完善財政管理監督制度,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并當好黨委政府參謀助手。
二、圍繞“三大重點領域”開展鎮街內審工作的途徑
所謂“三大重點領域”是指重點項目、重點資金和重點人員。主要圍繞對重點投資項目領域、百姓較為關注的村級重點資金、村級經濟合作社干部離任開展審計,積極促進經濟規范管理,以“做深做實項目,實現服務增值”為目標,有效開展內審工作,實現內部審計服務增值。
(一)著力開展重點工程投資項目審計。鎮街財政投入的重點建設項目,主要由審計委員及其辦公室牽頭協調、組織實施竣工決算審計,工程結算主要委托中介審計機構進行,鎮街內審人員全程參與現場勘測勘查,組織對賬;對重大變更事項,進行實地調查并和業主方、施工方核對;對項目前期費用與財務費用,主要由內審辦審核。這樣既彌補了內審人員工程預決算業務不夠熟練的缺陷,也彌補了中介情況不熟悉之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2013年義蓬街道對54個重點投資項目進行了審計,審計核減節約資金達441萬元,既規范了程序,又為街道節省了大量財政資金,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二)著力開展村級(社區)財務管理審計。近年來,鎮街與村級經濟發展較快,各類民生工程項目支出較多,資金量也較大,做好村(社區)財務規范管理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方面。
1. 加大力度開展村級財務收支審計。義蓬街道內審人員與農經站的同志,對每個行政村每年開展一次村級財務收支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2013年街道共開展村級財務收支審計20個,提出審計建議170多條。讓老百姓及時清楚的了解村級財務管理情況,了解村級發展情況,了解村級資金的使用情況。
2. 結合換屆選舉,著重開展離任村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通過以老百姓反映的事實情況為著手點,重點深入開展審計,把老百姓重點關注的情況核實清楚,并通過審計,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和督促整改。2013年義蓬街道共開展村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3個,追回賬外資金240多萬元,提出審計建議意見10多條。既減少了集體資金的流失,也給了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
3. 開展村級財務月末會審工作。在街道內審委員會領導的牽頭下,由經管站、財政審計科、紀檢、信訪、會計結算中心等部門人員組成一支村級財務會審組,對本月發生的每一筆村級支出進行初步審核,這樣可以有效減小財務風險,堵住管理漏洞,真正實現風險提前控制的目的。
(三)著力開展對村級應收款等的專項審計。在平時的月末財務會審中,內審人員發現村級普遍存在應收款掛賬數額較大的現象,及時向街道領導反映這一問題,引起街道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做出專項審計決定。2012年9月,街道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行政村村級應收款的集中專項清理審計工作,本次清理審計工作涉及到每個行政村,力度非常大。通過專項清理審計,充分揭露了部分村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如在專項審計過程中,發現某村農戶自來水費、農戶建房承諾金、農民購買社保調節基金等收入不入賬這一嚴重的違規違紀問題。內審人員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及時向街道領導匯報,同時找到主要責任人進行談話,及時收回未入賬的資金達240多萬元,挽回了村級集體財產的損失。同時向紀委提供并移交審計線索,后經公安局經偵大隊、區紀委共同辦案后,該村5名村干部全部被刑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法律制裁,起到了懲辦一個,教育一片的目的。
三、探索“做深做實內審項目、實現內審服務增值”的方法
雖然近幾年村級財務會計工作由鎮街農經站人員代理完成,但村級財務管理還是存在一些混亂情況,有關制度執行上還不到位,缺乏一定的嚴密性,影響了農村環境的穩定與干群關系的建立。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要加強財務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與修養的教育培訓,還要制定科學的監督管理制度。更重要地是不斷開展鎮街內部審計,經常開展檢查監督財務工作,及時發現村級財務管理問題,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財務風險的發生。要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做細、做深、做實每個內部審計項目,認真分析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挖掘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堵塞村級管理漏洞,才能為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助手。這需要落實組織保障與創新內審方法:
(一)落實組織保障
1. 成立機構,實現有人干事。要成立內部審計委員會,建立完整的內審機構,組建一支內審專業人員隊伍,實現有人干事的局面,充分搭建一個有事可干的平臺。
2. 完善制度,做到有章理事。開展內審工作的依據基礎是法律、法規和各類規章制度,但國家法律制度難以對基層具體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不同的工作任務,勢必會要求產生不同的規章制度。只有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地完善審計制度才能不斷的適應新的工作任務。
3. 保障經費,確保有錢做事。經費保障是一項工作開展的必要前提,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費用支出,為確保內審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真正實現有錢辦事。可以在每年年初的預算中,列支一部分內審工作經費,專門用于各類內審工作開展。
(二)創新內審方法
在實現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錢辦事的前提下,我們認為還要注重創新與把握審計方法。
1. 多方征求意見,正確審計立項。審計立項方向正確,方法得當,可以少走彎路,大大提高內審工作效率。正確立項,應在立項前要征求主要領導的意見,了解老百姓重點關注的事項,多方意見綜合后確定當年要開展的審計項目,這樣內審工作開展時才能得到領導的重視與社會的支持,才能有效提高審計效率。
2. 精通業務水平,熟練把握政策。首先,審計人員必須做到政策精通。要具有較強的政策把握能力,對各類政策、法規、制度等要非常熟悉和了解。其次,審計人員必須做到業務精通。主要是指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業務知識,審計人員必須對被審計業務了解非常全面,業務流程非常熟悉,才能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再次,審計人員必須做到財務精通。如每年可以安排內審人員參加省市區內審協會舉辦的各類內審培訓班,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培訓班次參加學習。通過參加培訓班學習,可以與兄弟單位的內審人員進行經驗交流,相互學習審計新方法、新理念。
3. 有效整合力量,提高審計效率。鎮街內審辦可以充分利用經管站、經發科、財政科、紀檢、信訪等部門中有審計資格的老會計、有較強計算機處理能力的年輕人員、專職審計人員、紀檢工作人員等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員,以實踐經驗較為豐富的同志擔任審計組長或主審,組成審計組,發揮各審計人員的優勢和特長,取長補短,有效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鎮街政府是最基層的機關,直接面對廣大群眾,是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最終落實者。鄉鎮和村干部能否正確履行職責,直接關系到鎮街經濟建設的發展,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只有做好鎮街內部審計工作,還干部一個清白,給百姓一個交代,才能維護群眾利益,協調干群關系,構建和諧社會。
(作者單位:杭州市蕭山區義蓬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