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職學生獲取可持續發展能力、適應未來就業職業崗位的必由之路。會計實踐教學的目的不是將學生培養成技能嫻熟的記賬工具,而是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做中學、學中悟,增強專業技能,提高方法能力與社會能力,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形成較好的溝通、經營與管理能力,從而提升綜合職業能力。系統設計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系統,緊跟社會、行業發展和職業崗位要求,成為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會計崗位特殊,會計信息高度保密,會計單位員工隊伍相對穩定,單個用人單位需求少,單位會計人員數量不會持續增加,單位通常不吸納沒有工作需求意向的學生實習。而高職會計專業人數眾多,實踐教學以模擬為主,頂崗實習“安置難”、分散實習管理弱,綜合職業能力培養難度較大,這些成為該專業辦學的通病。記賬公司可以同時負責若干家各類中小微企業的業務,引入記賬公司構建高職會計全真實踐教學模式,是解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經。目前,關于將代理記賬公司應用于高職會計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已經陸續展開,深入分析代理記賬公司教學應用的深層問題,利于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促進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1 代理記賬公司的運作模式的類型
根據代理記賬公司的舉辦主體,可將代理記賬公司的模式分為學校主導式與校企合作式兩種。學校主導式指由學校獨資或學校老師適當參股開設獨立生產經營的代理記賬公司;校企合作式指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校外企業或個人與學校共同成立代理記賬公司或分支結構。
1.1 學校主導式
學校主導式是不少學校、教師及研究人員所推崇的一種模式。如鐘洪燕提出學校成立財稅服務公司從事相關業務,教師既是股東又是員工;許宗保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教師出錢、學校出力(地方)成立代理記賬公司。部分學校實踐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如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成立了代理記賬公司,獨立開展教學與企業服務相關業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校主導式代理記賬公司最大的優點是可將產、學、研緊密結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據教學需要組織公司的運作,同時有效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學校主導式代理記賬公司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代理記賬公司的經營目標定位、公司的產權與風險規避、學校教師的能力與精力分配、公司業務與教學業務的平衡、學校與其他代記賬公司類實習單位的利益沖突等方面。
1.2 校企合作式
相對于學校主導式,校企合作式引入校外力量,進入門檻較低,學校不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不需要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可適當降低學校風險,同時為學生實習提供生產性實踐教學資料,是較為可行的方式。根據學校承擔的責任與風險,又可將校企合作式分為生產教學雙重型與教學性生產型兩種類型。生產教學雙重型指學校作為企業投資人以部分資源入股,學校與校外企業共同設立代理記賬公司,根據公司章程參與代理記賬公司的經營管理與利潤分配,代理記賬公司同時作為學校教學實踐場所,滿足學生各類實訓需要;教學性生產型指引入校外成功的代理記賬公司入駐學校或成立分公司,學校免費或優惠價格提供一定的場所、設備等辦公條件供對方使用,企業負責其經營管理,教師可作為顧問或兼職員工參與其運作,企業盈虧與學校無關,企業負責代理記賬公司的日常經營與管理,同時為教學實踐提供必要的支持。
生產教學雙重型模式下,學校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學校參與部分管理與分層,適度承擔相應的風險,對代理記賬公司業務資源的應用與管理具有足夠的權限,便于實踐教學的管理與安排。與學校主導式相比,一方面風險大幅度降低,對學校的組織經營能力要求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與學校主導式類似,但企業經營目標與學校教學目標仍然存在沖突,加之校企利益分配,進一步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教學性生產型模式下,企業負責其經營管理,學校負責學生教學,雙方職責清晰、分工明確,便于組織與實施。沒有共同利益的合作難以長久,該模式最大的難點是學校教學如何與企業緊密結合,如何共同創造共同利益點、興趣點,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合作推進學生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