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僅僅依靠財務指標已無法更好更有效地預測企業危機的發生,因此,許多人開始考慮在原有的預警模型中加入非財務指標。
一、非財務信息概述
對于非財務信息的概念,筆者認為,非財務信息是指財務信息相對應,不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與信息使用者決策相關,并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企業經營活動,且不遵從公認會計準則的信息。
與財務信息相比,非財務信息披露具有以下優勢:(1)可反映公司的非貨幣性信息。(2)可以反映公司風險。讓企業管理者對風險做出更加明確的判斷。(3)可以反映未來信息。通過披露核心競爭力及持續發展、公司治理、前瞻性戰略等非財務信息,能描述企業未來經營圖景的信息。
二、上市公司非財務信息披露情況
(一)非財務信息披露內容
非財務信息披露的主要內容有(選取部分對企業有較大影響的非財務信息):重要事項、公司治理、股權結構、運營能力、其他(審計意見,保薦機構,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核心競爭力分析,投資狀況分析,社會責任)。
(二)評估非財務信息披露現狀
從整體來看,各大上市公司的年報具有統一的內容,披露結構都高度的標準化。對于一些并未完全披露的信息,不同行業差異的存在使得披露內容不完全一致。雖然從整體披露百分比和披露的內容大體一致,但在同行業中部分非財務信息是否披露也存在著差別。就披露方式而言,相同的信息類別有的卻是以不同的方式體現。
三、構建引入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
筆者將從財務和非財務兩個方面選取變量指標,同時對各指標的選取作簡要的解釋說明。
(一)財務指標的選取
財務指標選取如下:償債能力方面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盈利能力方面有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凈利率、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經營能力方面有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現金流能力方面有現金債務總額比、總資產現金回收率;發展能力方面有營業利潤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
(二)非財務指標的選取
1.重要事項:關聯方交易情況、重大訴訟仲裁事項、破產重整事項、資產交易及企業合并事項、擔保率。
2.公司治理:獨立董事履行職責情況、董事會下設專門委員會履行職責情況、監事會工作情況。
3.股權結構:股東股本變動情況、最大股東持股比例、前十大股東法人持股比例、高級經理團隊持股比例、總經理及員工素質。
4.運營能力:主營業務變化及影響因素、主要銷售客戶情況、主要供應商情況、現金流變動及原因。
5.其他指標:審計意見及說明、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核心競爭力、投資狀況、社會責任。
四、評估引入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
(一)引入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的優點
1.引入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指標選取更加全面。不僅保留具有代表性的財務指標,而且將非貨幣性的財務指標考慮在內,涉及的范圍更顯多樣性和綜合性,能更全面地涵蓋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
2.引入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預測準確性更強。引入重要事項、人力資本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等非財務信息指標,充分體現了其前瞻性的特點,提高了財務預警系統的準確性。
3.引入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能更好地發現企業所存在的問題,以便提出針對性較強的具體解決方案。非財務指標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一些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
(二)引入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存在的不足
1.目前的相關研究雖日益成熟,但對預警指標的選擇還未達成一致的觀點。目前,在預警指標的相關性檢驗上并沒有得到完全相同的結果,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差異。
2.就實踐應用而言,引入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對于使用者的實際操作性不強。但是由于非財務指標難以量化或者缺乏量化的標準,這就使得操作起來具有難度。
3.就預警效果而言,引入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的準確性雖然有了改善,但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變量指標的選擇具有很大主觀職業判斷性,沒有規定統一的選擇標準,參差不齊的職業能力使得預測效果大打折扣。
五、結語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整體的披露結構標準化程度較高,但行業的不同使得非財務信息披露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而且缺乏相關的規范性文件的缺乏使得信息披露形式沒有統一的規定,造成了可比性不強的問題,在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上也難以形成監管。
引入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后,財務預警模型的準確性有了很大提高,對于企業所存在的問題也能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但模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最后針對財務危機預警的構建提出幾條建議:首先在信息的規范性問題上,應當建立一套共同的規范體系,對于不同行業的非財務信息披露,在內容、形式以及量化方式上標準化。其次考慮到信息的質量問題,在信息的真實性上,不僅要加強企業內部的監督管理,積極發揮獨立董事與監事會的作用,而且證監會以及政府相關審計監督部門也要加大監管力度,推動上市公司對重要的非財務信息真實、公允地披露。對于財務預警機制的實際操作性,應在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增強其實用性。
參考文獻:
[1]劉建華.對上市公司非財務信息披露問題的思考[J].財會研究,2010(10):6971
[2]吳朋波.上市公司資產營運和償債能力財務指標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21):2425
[3]楊紅衛.企業擔保風險防范與控制研究[J].時代金融,2013(32):213215
[4]魯愛民,吳茜.淺談非財務指標在財務危機預警中的應用[J].財會通訊,2010(2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