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在最近幾年,我國企業相繼走出國門,且逐步成為了國際市場中極為重要的成員,此給我國企業的發展以及國民經濟的騰飛帶來了更多的機遇。然而,面對新的國際形勢,多種形式的外匯風險對我國貿易經濟的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的健康、穩步發展。鑒于此,只有強化外匯風險的防范、提高我國企業綜合實力,才能確保我國企業穩定的進行發展。
一、外匯風險及其影響作用
1. 外匯風險的分析
一般外匯風險與國際貿易活動有關,外匯的匯率產生屬于不確定的趨勢變動,由此使參與企業會受到較多的不良影響。通過對外匯貿易活動的分析發現,外匯風險形成的負作用影響力最大,其不但會使經濟發展形式變得混亂,同時還會干擾經濟活動的發展機遇與建設,從當前形式來看,我國的經濟建設活動和經濟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主要是人們幣的兌換還未實現自由化,所以影響了人民幣的匯率。
2. 匯率的變動對我國企業造成的影響
國內企業在進行進出口貿易的業務處理中在所難免的會產生一定數量的外匯工作,當外幣產生波動時就會對企業造成非常嚴重的經營方面影響。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解:
(1)因為國內開展進出口貿易的過程中程序都較為繁瑣,加之長時間的大范圍的工作開展,使得經營過程中形成了多種匯率。當實際匯率與合同內容存在較大差異時,就會對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2)當匯率波動時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業務數量,在企業實際業務數量不斷降低的同時將會使得企業的日常經營受到較大影響,進而使得企業效益出現下降。
(3)由于國內企業在賬面資產內容方面通常會采用兩類記錄形式:即本幣和外幣。當企業制作財務報表時,會對其它幣種進行處理,從而實現本幣形式的清晰化,此將不可避免的使企業賬面資金減少,而資金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嚴重時會出現負債問題。
二、從國際經濟貿易環境下尋求外貿風險形成的原因
1.匯率的多變性特點
外匯匯率是企業參與對外貿易過程中較為重要的參考性指標之一,其能夠客觀的反應國際市場的發展行情,由于外匯匯率具有多變性特點,所以當企業參與國際貿易時,匯率的變化必然對貨幣兌換造成巨大的影響,在此過程中企業所能夠獲得的實際收益將會產生極大變化,最終使得企業的正常經營具有極強的匯率風險。
2.貨幣兌換帶來的風險
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國家和地區間的交易不斷增多,但受到貨幣種類和會計制度等方面差異的影響,要完成交易就必須使用外匯方式進行結算,而記賬卻要用本幣形式,若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不需要貨幣兌換,那么也就不存在貨幣風險,但實際上,貨幣兌換是企業交易成功的主要環節。所以貨幣兌換能夠提高外匯風險。
3.多元化結算方式中隱藏的風險
現階段,國際貿易經濟已出現了空前繁榮,從經營方式來看具有較為明顯的多元化態勢,從而使得結算方式也變得多樣化,如賒銷和匯兌等交易形式中,因交易的最終結算時間過長,而外匯匯率在這段時間中的變化是不確定的,加之我國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時間較短,缺乏必要的國際貿易經驗,在結算方面的管理水平相對較低,所以極易發生匯率風險。
4.缺乏完善的市場機制
現階段的中國外匯市場從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其并未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外匯市場條件,嚴格的說只能算是外匯與本幣的轉換市場,其中缺乏非常完善的市場機制,因此在企業的發展中較難提供可靠性支持。
三、具體的外匯風險防范措施
1.選擇較為穩定的貨幣進行結算
若在進行國際進出口貿易的過程中使用本國貨幣進行結算和計價,那么就不會出現外匯風險。然而,從現階段來看能夠使用人民幣的國家并不多,所以大多數都不會將人民幣作為結算和計價貨幣。鑒于此,匯率較為穩定的貨幣就成了結算貨幣的首選方向,所選擇的結算貨幣最好屬于通用性和國際性的貨幣,這種貨幣不但要匯率變化幅度較小,而且兌換時的自由性和便利性較強,如歐元和美元等。在實際的貿易過程中,主要針對中小型企業來說,人民幣雖現階段還未成為自由兌換貨幣,但是可以作為結算貨幣,因此這些企業若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和計價,那么就會極大的避免外匯風險,若使用美元等通用貨性幣進行結算和計價,則風險也會有效降低。
2.選擇科學的融資方式
在國際貿易中外貿企業進行融資的方式較多,進出口企業通過融資的方式雖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方面的困難,然而這里也是產生外匯風險的重要環節。作為出口企業,可利用融資款項提前定義收回實際款項。采用這種方式,不但能夠及時收回貨款,同時還可以巧妙規避各項外匯風險。而對于中小型企業的融資來說,通常采用信用低壓的方式進行融資,若外貿企業需要延長融資方式時,可申請保理業務等進行資金的緩解。另外,若需要延長付款業務時,出口企業還可以用匯票向銀行兌現。利用這一方式,不但能夠提高企業的資金周轉速度,同時有效降低了企業自身的資金風險和外匯風險。
3.在進出口貿易中巧妙的選用硬幣和軟幣
外貿企業在簽訂國際貿易訂單的過程中,訂單費用的支付方式應遵循出軟和進硬的原則。其原因在于:硬幣的價值和匯率都很穩定,而軟幣的價值波動性較大。因此在簽訂國際出口貿易合同時,應盡可能的選擇硬幣進行計價和結算,而進行國際出口貿易時,則盡量選用軟幣進行計價和結算,采用這種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可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的匯率風險。此外,在國際中向外借款的時候這一原則同樣適用,在向外支付利息或費用時,盡可能使用軟幣進行支付,但是在向外收取利息時,則盡可能爭取使用硬幣,從而避免承擔不必要的外匯風險。
4.確保結算方式的合理性
國際外貿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往往會通過改變結算時間降低外匯所產生的風險。對于進出口企業來說,在自身所簽訂的合同生效之后,其必須對預計收取或者支付的貨幣匯率變化情況進行及時跟蹤,并按照匯率變化的發展趨勢,在最恰當的時間節點完成費用收支,從而降低外匯所帶來的風險。
譬如,在出口業務中,倘若計價貨幣在近期呈現上漲,那么應當在合同規定時間之內,盡可能拖延貨幣交付的時間。反之,倘若交付貨幣的實際匯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下降的趨勢,則應當適當提前貨幣交付時間。對于國際進口貿易企業來說,則應當按照上述方式的反向進行操作。此外,外貿企業在進出口收匯過程中,通常應當采取更加安全及時的收回款方式。在此過程中通常會采用L/C收匯原則,否則的話則應當按照D/P或者D/A原則完成收匯工作。
四、結束語
通觀全局,受到全球經濟活動的不斷發展影響,國內經濟活動也在不斷提升,經濟一體化進程發展則展現出加速提升的趨勢。通過對當前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在頻繁交易過程中,應當針對外匯風險產生可能性形成相應措施,從而提升企業處理外匯問題的基本能力,該種處理方式能夠極大地推動市場經濟活動的有效開展,最終實現企業抵抗風險能力和外匯使用水準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 黃勤.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主要風險及應對措施[J].企業經濟,2016,(08):77-81.
[2] 王亞菊.后危機時代跨國銀行風險防范法制改革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6,(24):81-82.
[3] 王學忠.淺議境外施工企業外匯風險防范[J].交通財會,2016,(09):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