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零售企業具有商品品種多、數量大、流動性強、經營方式靈活(經銷、代銷)等特點,因此內部考核約束機制是否建立健全,管理控制是否完全到位,會計人員的素質是否適應,直接關系到會計核算結果的真實、準確、合規。如何有效實施對商業零售企業的審計監督,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賬戶入手法。這是目前實施審計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商業零售企業審計中的應用尤為重要。不僅要檢查審計截止日銀行賬戶的開設與注銷是否正常,其發生額與季節性、臨時性等因素是否相吻合等等;不僅要檢查各明細賬戶的余額是否與會計報表所反映的結果相符情況,而且要檢查其明細賬戶的增設與注銷、發生額的可信度與穩定性等,以便全面準確判斷會計核算的真實準確。我們通過賬戶入手法,在某大型商場財務審計中,發現該單位通過銀行單據不及時入賬的方法,將銷售收入隱藏在銀行未達賬項中,審計查明共隱瞞商品銷售收入310.40萬元,少提繳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等合計84.11萬元的違紀問題。
二、實地觀察法。即對企業實物資產進行實地觀察,看是否為企業本身經營所用,有無出租、出借等經營行為,從而進一步查明租金等收入是否完整及時計入財務大賬。我們對某商業零售企業審計時,通過該法發現其經營場地內有金融機構置于其中。我們向公司財務人員了解是否為出租行為。得到的回答是為經營需要而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來收取租金。我們進一步向金融機構調查了解,要求其提供有關合作協議,終于得知該企業應收取的租金收入12.67萬元未計入財務大賬的違紀事實。通過實地觀察法,我們還發現該企業近一半營業面積已重新裝飾裝修并投入使用,估計花費不少,但攤銷類會計核算賬戶中并無裝飾裝修費用的攤銷核算,我們即對經營費用、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類核算賬戶進行審查,發現共發生裝修裝飾、柜臺購置等費用295.18萬元一次性進入期間費用,未按照《商品流通企業財務制度》的相關規定分期攤銷,遂作出對該行為涉及的有關賬目進行調整并補繳企業所得稅的處理決定。
三、下審一級法。即將審計延伸至零售企業內部各部門及至柜組的核算賬簿、進銷存臺賬記錄中,以查明下級部門向企業財務部門報送的核算資料的真實準確性。這種方法的應用能有效查明企業的家底情況,從而降低審計風險,使審計結果更為可靠。我們對某商業零售企業審計時,通過下審一級的方法,查出其所屬7個二級經營部門少計銷售收入188.03萬元。查明審計截止期末,有關二級部門以各種名目向廠家收取的質保金、廣告費、陳列費、促銷費、勞務費及代付郵費等費用合計89.86萬元掛往來賬戶上,經進一步對有關合同、協議核實,實際應退廠家的部分僅為34.29萬元,應沖未沖相關成本費用的金額高達55.57萬元。
四、分析性復核法。即通過對相關費用攤銷、提取類賬戶綜合比率、平均比率的分析、查找和發現其異常變化情況,以進一步對異常項目進行復算,確認其攤銷或提取數額的準確性。一般而言,商品進銷差價等分攤性項目,年末保留比率較期初或全年平均比率高,則可懷疑為少轉差價、少體現利潤行為;反之,則為虛報利潤行為。
五、實物盤點法。就是適時對商業零售企業庫存商品進行實物盤點,查時其存在的真實性,進而確認經營成果核算結果的可靠性。我們對某商業零售企業實施實物盤點時,發現該單位某部門為每年都能圓滿完成公司下達的銷售指標,就采取以豐補歉的手法,將兩年前就應體現的商品銷售收入200萬元一直隱藏,直到我們實物盤點發現實物數量短少時才被查出。
(劉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