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綠色會計需要標準

綠色會計需要標準

 李百興 文
  環境會計又稱綠色會計,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同時對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從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它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價值管理,達到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的。在環境會計研究諸方面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首要內容。

  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

  西方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在財務報告中披露企業環境信息。日本朝日啤酒株式會社旗下的朝日啤酒集團自1997年開始每年發行《環境報告書》。報告書中列示了導言、環保管理體制、環境影響、治理措施、治理成果、環保活動等長達幾十頁內容,同時隨著日本環境省和經濟產業省的指南陸續公布,環境報告書的內容也逐年隨著變化。

  寶潔公司從1994年起編報其全球環境報告,所涉及的內容面向廣泛的對象(包括科學家、環境保護組織、立法人以及消費者)。其目的是將公司對社會在環境方面的承諾執行情況作出報告。報告發布以后,公司對500位社會各界的讀者作追蹤調查,并將得到的反饋意見體現在下一年的全球環境報告中。在全球環境報告中,表明了:(1)寶潔公司面對的環境挑戰;(2)公司制定的戰略以應對挑戰,確保公司產品的持續改進;(3)公司的環境策略、環境組織、以及環境哲學;(4)公司環境責任的實施措施 ;(5)公司所作出的努力在數量和質量兩方面的成效。

  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進行環境會計的研究,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與實踐都已有了較大的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國家環保總局于2007年4月11日宣布,《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將從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辦法》將強制環保部門和污染企業向全社會公開重要環境信息,為公眾參與污染減排工作提供平臺。

  《辦法》明確了信息公開的主體和范圍。《辦法》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公開環保法律法規、政策、標準、行政許可與行政審批等十七類政府環境信息;強制超標、超總量排污的企業公開四大類環境信息,并不得以保守商業秘密為由拒絕公開,鼓勵一般污染企業自愿公開環境信息。

  但是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目前國內像中石化、中石油、寶鋼等大企業向社會公布環境信息,但只是針對集團公司的一些情況,并沒涉及其屬下更多企業,且其所提供的信息也非常籠統。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2006年公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文章主要在安全清潔的生產運營這一章著重介紹了公司在環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但是關于公司在生產運營中其他的環境問題卻沒有陳述。

  我國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為以下兩點:

  1.環境會計信息計量及披露缺乏規范

  環境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的不完善,尤其是缺乏科學的定量方法及切實可行的指標體系,使得需用貨幣計量、披露的環境資產與負債,環境成本與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如何突破計量障礙,避免會計計量單位的多元性與披露信息的多元性所造成的信息不可比,是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急需解決的問題。

  同時由于缺乏環境會計行為規范標準,無法統一規范環境會計核算的對象及披露形式,致使環境會計核算與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同時,由于缺乏強制性的準則規范,大多數企業不會主動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或者即使披露了一些,也無相關標準去衡量其信息質量,不能取信于社會公眾,影響披露效果。

  2.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企業比例偏低,政府機構監管松散

  我國政府對于環境信息的披露管理松散,像環保局、證監會等都沒有提出對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必須披露環境信息,像中石油、中石化這些大公司都是環境敏感行業,也沒有主動做這些事。他們在北美上市,英文報告中還會加一段關于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的話題,但是中文報告里卻涉及很少。《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的出臺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

  提高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措施

  1.加強環境會計理論研究,積極借鑒國外研究成果,指導我國環境會計實踐

  目前,我國經財政部批準,會計學會成立了“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該委員會的目的是促進我國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研究。這是繼中國會計學會“中國特色會計理論方法體系”等6個專業委員會之后成立的又一個專業委員會,對提高我國環境會計理論水平、消除實務操作上的盲點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完善環境會計法規,建立健全環境會計準則和制度

  盡管我國已制定并頒布了不少環境法律法規,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制體系,涉及環境因素的會計法規幾乎是一片空白。若想成功地推行環境會計,必須完善環境會計法律法規,完善《會計法》,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環境會計的地位和作用,使環境會計信息的揭示有統一的標準,在內容上與國際接軌。例如,丹麥的環境保護法中明確規定:全國所有的企業在上交年度財務報告的基礎上,必須附報一份綠色環境會計報告,用以監督企業環保義務的履行狀況。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我們應該采取的做法是:(1)將環境會計核算和監督列入《會計法》,以法律形式確定環境會計的地位和作用,這是將它付諸實施的最強有力的手段。(2)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列入會計要素,擴充報表體系。(3)設立環境會計制度,即依據會計準則所規定的有關環境原則設計會計制度,使環境會計具有實際可操作性。

  3.提高企業領導者、會計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的環境會計素質

  環境會計是環境科學與會計交叉滲透而形成的應用學科,這對企業領導者、會計人員及相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加強企業領導、管理人員、會計人員的環保意識,引起他們對環境會計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并能夠充分認識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密切聯系,建立健全適應本企業的環境管理系統,實施環境會計,進而逐步主動、自愿地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其次,要加強會計人員的環境及環境會計相關知識的培訓,更新其傳統的知識結構,以便適應環境會計的要求,更好地參與會計管理工作。

  4.建立環境會計審計制度,加強環境會計的社會和政府監督

  環境會計主要是以企業為會計主體,核算企業對社會資源環境的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往往不會全面、如實地披露對資源環境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因此,應加強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中介機構的監督,包括行政管理、監督和專項環境審計。由于目前我國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機構都沒有設立環境審計組織,在《審計法》和其他審計法規以及審計規范中也未作環境審計的相應規定。當前首要的工作就是制訂環境會計審計法規,建立環境會計審計制度。由會計師事務所或國家審計機關進行的專項環境審計,可強化對環境會計的再監督,有助于環境會計的創建和不斷完善。

  (作者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 博士)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