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通過時間和邏輯發展兩條主線,總結了國內外財務治理理論的現有研究成果。作者首先介紹了西方公司財務治理理論的研究現狀,指出西方新舊財務思想的發展的重要性,即為公司財務治理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接著闡述了西方財務治理理論的主要特點:是建立在新古典經濟學上的財務治理相關理論,突出了公司價值與資本結構之間內在關系的研究,拋開了對資本結構的具體求證,從對財權的安排和對治理機制的影響著手,提出了與財務治理理論相關的資本結構的激勵理論、信息傳遞理論和控制權理論。
本文總結了國內學者對財務治理理論研究的三個階段、其成果及主要觀點。(1)奠基階段。相關成果包括:《財務原理綱論》,提出財務主體分配論、《所有者財務論》,這種闡述了財權中財務監督權的重要功能、《出資者財務論》,從產權制度改革的角度出發認為必須建立出資者對經營者的財務約束機制,以及湯谷良教授的財務三層次論。(2)發展階段。相關成果包括:《財務范式新論》,提出財務治理結構是一種契約安排、伍中信教授提出的以“財權”為基礎構建現代財務理論體系,以及楊淑娥的公司財務治理結構是一系列動態的制度安排。(3)初步形成階段。相關成果包括:楊淑娥的靜態和動態的雙角度理解、李心合教授從利益相關者角度進行的研究、李連華教授認為公司財權是由不同層次不同權能所構成的一個權利結構系統、衣龍新博士的財權配置一般框架,初步構建的財務治理體系。
最后,本文對國內外財務治理理論的研究成果及主要觀點進行了簡要評述。指出了國內理論界已取得了顯著成果,初步形成了財務治理理論,但仍沒有完整的提出一個關于財務治理的理論體系,缺乏對我國財務治理問題的具體分析,這些問題還有待深入研究。
(陳璐整理自《經濟學動態》2007年第8期,作者:李福祥 何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