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是指對科研經費 的撥付、支出、日常核算和結算等進行審 核與管理的過程,但科研經費管理正面 臨著很大風險,具體可分為環境風險、制 度風險、信息風險、過程風險和道德風險 五大類別。
五大風險
環境風險,即外部環境對科研經費 管理目標實現產生影響的不確定性,包 括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變化、社會風 氣的影響等。
制度風險,即各級各類科研經費管 理制度對科研經費管理目標實現產生影 響的不確定性,包括制度的時效性、科學 性、可操作性與完整度。
信息風險,即與科研經費相關的信 息系統對科研經費管理目標實現產生影 響的不確定性,包括科研經費管理信息 溝通機制的通暢與否、信息系統有無故 障或中斷等。
過程風險,即科研經費管理過程特 點對科研經費管理目標實現產生影響的 不確定性。
道德風險,即高校科研人員或科研 管理人員的道德對科研經費管理目標實 現產生影響的不確定性。
六種對策予以防范
筆者認為,對此,應采取以下6 種對 策予以防范:
一是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高校 要切實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積極倡 導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職業文化,不斷 凝聚優良的師風學風,充分發揮文化育 人功能,著力提升科研人員的道德修養。
二是健全科研經費管理機制。高校 應制定完善項目預算調劑、間接費用統籌 使用、勞務費分配管理、結余資金使用、教 學科研差旅會議管理、橫向項目經費管 理、內部信息公開公示等管理辦法。
要建立健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責任到人”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推行 “學校、院系、項目課題組”3級科研經費 內部控制,合理確定科研、財務、人事、資 產、審計、監察等部門的責任和權限,完 善內部控制和監督約束機制,確保經費 使用權、管理權和監督權的有效行使。
要堅持“放管服”結合,進一步加強 內控、規范流程、改進服務,促進形成充 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為科研 人員潛心研究營造良好環境,充分調動 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激發廣大科研人員 的創新創造活力。
三是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高校 要加強對科研人員的教育培訓、政策解 讀,通過制定行為手冊或服務指南將科 研道德價值和科研管理制度或規范性文 件讓全校科研人員知悉,及時通報有關 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違紀違法案例;堅 持正面教育與案例教育相結合,引導科 研人員增強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
項目負責人應主動學習掌握相關政 策法規,提升自我規范科研活動經濟行 為的主動性。加強對科研管理人員、財 務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履職能力,完善管 理機制、優化管理流程、改進管理方式, 加強預算審核把關,規范財務支出行為, 強化資金使用績效評價,保障資金使用 安全、規范、有效。
四是加強科研試劑耗材管理。高校 要及時對定點采購執行情況、教學科研材 料采購管理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 分析,并參考借鑒其他高校的先進經驗和 做法,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既能滿足教學 科研實際需求、又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科 研用試劑與耗材的采購、驗收和定期盤點 制度。積極探索建立統一的教學科研耗 材采購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科研用 試劑、耗材的管理。加強對所有試劑、耗 材的驗收,設置入庫單和出庫單登記。
五是推進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高 校要適應科研管理的需求,積極探索對 現有科研管理系統、財務核算系統進行 功能拓展和完善,建立科研、財務部門和 項目負責人共享的信息平臺,充分利用 信息化手段,優化科研經費申請、撥付、 支出、日常核算、結算和審核等環節的銜 接與流轉,提高科研經費信息透明度,提 升科研經費管理與使用效率。
六是加大監督檢查問責力度。高校 科研管理部門、財務處、監察審計處等職 能部門要認真履行對本單位科研行為的 監管責任,進一步加強對項目執行、經費 使用等情況的指導和監管,特別要加強對 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監督檢查,強化風 險意識,加強預警和防范,提高監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