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齊悅/文
近年來,取消藥品、耗材加成等 醫療改革措施得以成功實施,公立 醫院隨之也面臨新的挑戰。在政府 會計改革背景下,公立醫院如何進 一步優化成本管理模式,通過有效 實施成本控制措施達到減費降耗, 進而提升綜合效益,值得關注。
健全成本核算體系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根據政府會計制度等相關要 求,醫院政府會計報告體系中的財 務報告體系,不僅包括資產負債 表、收入費用表、凈資產變動表、現 金流量表,還包括附表、附注以及 財務報告。附表就是成本報表,包 括醫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醫療臨 床服務類科室全成本表、醫院臨床 服務類科室全成本構成分析表。 這些附表對于醫院的管理決策者 全面掌握成本情況,作出科學決策 具有重要意義。
醫院成本管理應當具備一套 科學規范的方法體系,包括成本預 測、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控 制、成本考核、成本分析等。其中, 成 本 核 算 是 成 本 管 理 的 基 礎 環 節 。 因此,優化醫院成本管理模 式,必須健全成本核算體系,提高 會計信息質量,確保相關工作的有 序開展。
一是統一成本核算單元。 醫 院成本核算應以成本單元為前提 歸集和分配醫療業務活動中發生 的各種耗費,保證高質量高標準完 成醫療服務工作,同時實現增收節 支的目標。
醫院全成本核算主要有科室 成本、醫療項目、病種、診次和床日 成本 4 種核算方式。構建精細化 的成本核算體系,科室成本核算是 關鍵。根據政府會計制度對附表 的規定,醫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反 映的是各醫療科室、醫技科室、醫 療輔助科室以及行政后勤類科室 發生的直接成本。 因此,醫院可以 先對全部科室重新歸類,將科室按 大類分為臨床服務科室、醫療技術 科室、醫療輔助科室、行政后勤科 室,并將醫院財務系統、HIS 系統、 人力系統、物資系統的科室類別和 科室編碼、科室名稱統一化。
二是調整完善會計科目。新 政府會計制度調整了適用范圍, 規范了醫療收入確認、壞賬準備 等會計處理流程,強化了會計成 本核算與管理。 同時,新制度調整 了部分會計科目,如將原來的“醫 療收入”與“藥品收入”科目合并為 “醫療收入”科目等。對此,醫院必 須嚴格遵循政府會計制度對醫院 會計核算工作的要求,重新整理會 計科目,提高成本數據準確性,做 好成本核算基礎工作,積極開展成 本分析。
三是選擇科學合理的費用分 攤標準。 醫院成本核算應以成本 對象為前提,對醫療業務活動中發 生的各種耗費進行歸集和分配,保 證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醫療服務 工作,同時實現增收節支的目標。 根據《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 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補充規定 和銜接規定,醫院臨床服務類科室 的全成本核算表應將單位管理費 用、醫療輔助類科室直接成醫療技術類科室直接成本逐步分 攤到臨床科室,促進臨床科室達到 全成本核算的要求。
四是建立全面成本核算方式, 提高成本管理效益。 醫院成本核 算與管理工作涉及多個方面。對 此,醫院應有效劃分不同成本核算 對象,如單病種、復雜病種等。對 于單病種、單項服務而言,其成本核 算較為簡單,適宜采用標準成本法 分別衡量單病種和單項醫療服務項 目的標準成本。醫院標準成本通常 包含人工、材料、折舊等費用,針對 不同項目采用不同標準,各成本項 目又分為數量標準和價格標準。 標準成本有利于確定成本控制目 標,為醫院在經常項目制定目標成 本,進而按成本控制目標對實際成 本進行分析、控制和考核。
對于復雜病種、多項服務而 言,其成本核算較為復雜,醫院應建立全方位的成本核算體系,采用 作業成本法,從整體上促進成本核 算工作的規范化,提高醫院經營管 理水平。作業成本法將醫療服務 看作是一系列作業組成的集合,其 通過分解細化作業流程,在規范的 病種臨床路徑模式下,通過醫療活 動流程再造,減少甚至杜絕不良作 業或流程,控制作業活動,進而控 制衛生資源的消耗或投入,如通過 提高資產使用效率、設備利用率、 床位周轉率等控制病種成本,進而 控制醫療業務成本,改善醫院管 理,優化醫療服務流程。
提高成本管理意識 創新成本管理方法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執行為醫 院強化成本管理提供有利契機。 醫院應在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上, 大力提高成本管理意識,不斷完善 成本管理體系,大膽創新成本管理 方法,為醫療產品定價、輔助決策 及績效管理提供指導。
一是提高成本管理意識。 隨 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醫院 要樹立起成本管理意識以及成本 效益理念,將科學的成本管理思想 融入成本核算與日常管理工作中, 認真貫徹成本管理相關規定,促進 單位成本控制與內部控制水平的 不斷提高。
醫院領導層應高度重視成本 管理,充分調動各科室積極參與成 本管理各項工作,將成本管理思想 融入本單位文化建設,增強全體醫 護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實現行政 管理人員與臨床業務人員聯動管 控成本,將國家政策和單位財務規 章制度落到實處,在保證醫療服務 水準的基礎上,努力降低運營成 本,提高資源配置率和運行效率, 促進醫院綜合效益的提升。
二 是 建 立 完 善 成 本 管 理 機 制。預算管理是成本管理中的重 要環節,完善的成本預算管理體系 能夠有效規避公立醫院的財務風 險,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醫院應 建立全面、系統的成本預算管理制 度,綜合考慮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 醫療市場的變化,結合自身發展實 際,建立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在 規劃中全面考慮醫療服務流程各 個環節的各項成本,將醫院年度盈 利目標、支出標準等明確列出。
各科室應根據醫院的發展規 劃,細化本科室預算。科室編制預 算應以量化的形式明確臨床、醫技 科室年度收入目標及支出標準,保 證各科室部門預算與醫院整體預 算保持一致。預算目標明確后,各 科室、部門負責執行預算,財務部 定期監督反饋預算執行情況,實時 掌握醫院的收支數據,有效進行預 算控制,并利用信息反饋制度提供 及時、有效、真實的數據,對醫院預 算制定進行調整,使得成本預算真 正實現節約成本、合理規劃資金用 途的作用。
三是推進成本管理信息化建 設。無論是進一步細化成本核算、 提高成本分析的精準度,還是開展 預算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和績效評 價體系,都離不開信息化系統的支 持。為更好地推動醫院高質量發 展,提高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必 須著力將現代化管理理念和信息 技術融入醫院成本管理工作中,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發展,為醫院 經營運行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促 進醫院內部人力、財力、物力等多 方資源整合,從而達到控制成本支 出、提高經營效益的目標。
公立醫院成本管理是一項復 雜且艱難的工作。面對當前成本 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各單位要努 力將新政府會計制度帶來的挑戰 轉化為進行財務體制改革的契機, 不斷增強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完善 的管理體系,充分調動全員參與的 積極性,設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 標,完善醫療服務項目的成本構 成,創新成本管理與控制工具,不 斷優化成本管理模式,利用新技 術、新方法促進醫院經營管理能力 和綜合實力提升,從而進一步推動 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黃河水利委員會 黃河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