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一、M國有集團公司及實物資 產管理背景
M國有集團公司(以下簡稱"M 公司“)成立于2013年,經直轄市 市委、市政府批準,由兩家大型國 有企業重組而成的國有法人獨立公 司,M公司作為能源項目投資建設 與運行管理主體,以熱源、氣源、 電源為主營業務,承擔著保障能源 安全穩定供應和推動能源結構調整 優化的重任。經過近十年的發展, M公司擁有控股企業50余家,形 成了能源板塊、金融板塊協同發展 的國有集團公司。作為能源行業的 代表,M公司實物資產主要包括: 房屋、建筑物及構筑物、運輸設備、 生產設備及設施、電子設備、辦公 家具等,實物資產呈現行業分布廣、 金額高、數量多等特點。鑒于實物 資產是M公司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 部分,加強實物資產管理,建立實 物資產管理體系,有利于夯實實物 資產管理基礎,保障實物的真實性、 準備性、完整性,從而提高實物資 產效益與使用效率。
M公司搭建了適應市場競爭環 境的三級管理構架和管控體系,實 物資產主要采用"集中管控、分級 管理”的模式,總部垂直管控所屬 二級企業,所屬二級企業則落實三 級企業資產管理。M公司作為集團 公司本部,作為集團實物資產管理 理念及管理制度的制定者,設置資 產管理部門,各級所屬企業根據集 團資產管控要求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設置資產管理部門或資產管理崗位, 具體負責資產的購置、日常管理、 處置等實物資產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二、M集團公司實物資產管理 存在的問題
(-)缺乏明確的實物資產分 類験
M公司實物資產中的重中之重 是固定資產,因此加強固定資產管 理是首要工作。M公司全集團范圍 內存在固定資產定義不合理、不統 —的問題。部分所屬企業固定資產 定義中保留單位價值2000元的認定 標準,該標準會計準則早已廢棄不 用,但是在M公司部分所屬企業仍 然沿用,一方面可能導致同樣的實 物資產,由于單位價值不同,導致 管理方式不同,造成資產管理及財 務核算費用歸屬混亂,例如同樣的 復印機,一部分納入固定資產管理, 按使用部門計提折舊,一部分未按 固定資產管理,未按使用部門計提 折舊,導致部門費用歸屬標注不一 致;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高 速發展,企業生產要素的價格也逐 年上漲,單價2000元的認定標準, 不一定符合所屬企業實際情況,可 能影響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與效果, 例如大型發電機器的零配件,單價 遠遠高于2000元,但是作為單獨的 固定資產管理明顯不合時宜。
(二) 缺乏實物資產管理的基 礎數據
M公司在過去快速發展的十年 中,未開展全集團范圍的實物資產 清查盤點專項工作,無法準確掌握 集團各級所屬企業實物資產的準確 數據,實物資產的相關數據僅來自 于財務核算系統的固定資產卡片, 未建立全集團范圍內的實物資產管 理臺賬,據此可見,M公司資產實 物清查基礎薄弱,可能導致實物資 產財務賬與資產實物不符,甚至國 有資產流失的風險。M公司無法準 確掌握實物資產的數量,就無法更 具體、更全面的開展實物資產管理 工作。
(三) 缺乏實物資產管理規范
M公司實物資產實施"分類管 理,歸口負責”的原則,M公司集 團本部的資產管理部負責本部房屋 建筑物管理,辦公室負責集團本部 辦公資產、車輛的管理,信息中心 負責集團本部電子設備的管理,財 務部門負責集團本部資產價值的管 理。集團本部各部門各司其職,按 照集團的總體要求實施實物資產的 預算管理、采購管理及處置管理, 除此之外,未開展實物資產管理的 其他活動,亦未形成統一的實物資 產管理規范,存在國有資產管理低 效的風險。
另外,M公司集團本部的資產 管理部、辦公室、信息中心未對各 級所屬企業實物資產實施監管,各 級所屬企業與集團本部的實物資產 管理活動一致,存在國有資產集團 管控失控的風險。
三、M集團公司實物資產管理 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開展實物資產清產專項 工作,核清實物資產管理底數
資產清查是對各項資產進行實 地盤點和核對,查看資產的實有數 量和狀態,從而確定資產賬面數和 實有數之間的關系。M企業開展實 物資產清查的目的是摸清家底,為 實物資產管理奠定數據基礎。
1.明確資產清查范圍。區別于 財務部門管理的貨幣資金、有價票 據等資產,這里提及的實物資產主 要包括有實物形態的固定資產和低 值耐用品。從會計準則角度來說,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征的 有形資產:(1 )為生產商品、提供 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2 )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從固定資產國家標準而言,固定資 產的定義是:使用期限一年以上, 單價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并且在 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 的資產。與此同時,低值耐用品是 相對固定資產而言的,通常指企業 為生產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未達到 固定資產單位價值標準,但使用壽 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 企業開展實物資產清查前必須明確 清查范圍,保障資產清查的“應查 盡查”,鑒于M公司集團本部、各 級所屬企業皆有自己的固定資產和 低值耐用品的定義,資產清查前無 需嚴格區分,全部固定資產和低值 耐用品都納入清查范圍,與此同時, 隨著資產清查的開展,不斷深入了 解各級所屬公司實物資產的特征和 狀態,再進一步明確固定資產和低 值耐用的定義,為實物資產管理奠 定分類基礎。
2,明確實物資產清查方式和責 任。為了保障實物資產清查結果的 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在M公 司人員高度參與下,可以聘請專業 的咨詢機構,共同開展實物資產的 清產專項工作,充分利用咨詢機構 專業人員,可以提高資產清查專項 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雙方相互監督、 相互制衡,共同對資產清查結果負 責,有利于保障資產清查結果的有 效性。
3,明確清產問題處理機制。在 資產清查盤點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 種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問題處理 機制尤為重要,此時遵循“集團監 管、所屬企業履行主體負責”的原 則非常關鍵,集團本部是專項工作 的發起者和監管者,所屬企業是專 項工作的參與者和責任主體,充分 發揮雙方的職能定位,有利于促進 項目的順利實施;另外,資產清查 結果需要認真嚴肅對待,遇到實物 資產盤虧、盤盈的情況,需對相關 資產及時登記造冊,厘清具體原因, 合理追究相關人責任,提出切實可 行的解決建議,聯動財務管理部門 共同確認問題,遵循問“準確核實、 及時整改”的處理原則,資產清查 專項工作結束后,確保實現實物資 產"賬實相符”的管理目標,堵塞 實物資產流失的管理漏洞。
(二)健全實物資產管理規范 制度管控是管理實踐中有效的 管控方式,可以使工作開展有據可 依,達到管理目的。M公司未開展 實物資產的配置管理、日常管理等 必要的實物資產管理活動,因此未 形成一套適用M公司自己的、行之 有效的管理規范,搭建實物資產管 控體系,首要是健全資產管控規范。
識別實物資產管理問題。M 公司實物資產管理目標是國有資產 的保值增值,為了實現該目標,M 公司的實物資產管理還有哪些距離, 需要充分了解和評估,進而才能"因 地制宜”提出解決方案,確保歷史 遺留問題徹底解決,同時,也建立 了問題解決的長效機制,夯實實物 資產管理基礎。實務工作中,識別 實物資產管理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方 法:調查問卷法、關鍵工作人員和 管理人員訪談法、現有管理規范研 讀法、實地檢查法等,尤其可以充 (下轉第10頁)分利用實物資產清查的契機,全面 深入了解M企業各級所屬企業實物 資產管理現狀、各行業實物資產特 點、存在的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 擬采取的解決措施等。
2.確定實物管理需求和管控方 式。M企業的實物資產管理需求對 管理規范影響巨大,以此確定管理 需求意義重大。針對M公司實物資 產管理基礎薄弱的情況,管理需求 很可能是夯實資產基礎,核實實物 資產底數,建立管理組織架構,明 確管理部門職責及崗位職責和權限, 完整的資產管理架構和明確的職責 分工有利于實現實物資產安全、完 整的管理目標。管理規范需緊密圍 繞上述需求而展開。另外,實物資 產管控方式也影響管理規范的建立, 即采取集權實物資產管控方式還是 分權實物資產管控方式,兩種方式 對管理資源、管理條件都有不同的 要求,需要M公司根據管理習慣確 定,進而完善實物資產管理規范。
3.構建實物資產全生命周期管 理流程。M公司缺少實物資產的配 置管理、資產調撥管理、日常運維 管理、清查盤點管理,因此需要從 實物資產的全生命周期角度,重新 梳理實物資產的管理流程,從資產 購入、使用、處置三大階段,識別 每個階段每個管理流程存在的風險, 進而確定M公司目前能實施的切實 可行的風險控制措施,編制實物資 產管理流程圖,再配置相應控制表 單,形成實物資產管理手冊,作為 實物資產管理規范的重要補充部分。
(三)完善實物資產管控信息 系統
引進及建立實物資產管理信息 系統,將M企業實物資產全部錄入 信息系統,設置科學合理的管控流 程,將實物資產的購置、調撥、維修、 大修、更新改造、清查盤點、處置 等全部管理環節納入資產管理信息 系統,同時與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 互通互聯,實現資產實物數據與資 產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數據一 致,確保資產管理的“賬卡相符、 賬賬相符、賬證相符、賬實相符" 的管理目標的實現,進而進一步保 障固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的實現。
以上為M公司的實物資產管理 體系建設的思路,明確了集團公司 三級管理職能架構和資產具體職能, 詳細介紹了 M公司實物資產管理存 在的問題,與此同時,系統闡述了 實物資產清查盤點、管理規范建立、 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建立等職能的管 理建議,建立適合M公司的實物資 產管理體系,期望對國有集團公司 的實物資產管理提供積極有益的幫 助。
作者單位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 所(特殊普通合伙)天津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