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歐美政治家、銀行家們紛紛將矛頭對準了按市價計算的公允價值會計準則,認為正是這種會計方法導致了危機的惡化。10月15日,歐盟正式決定第三季度金融機構將停止公允價值會計準則,而改用成本估值計算。10月17日,日本財務大臣中川昭一表示,如果發現公允價值會計準則導致了系統性風險,日本就應加以改革。而美國政府也在7000億美元救市法案中授權美國證交會(SEC)暫停公允價值會計準則,目前SEC正在展開公允價值會計對財務信息質量和其他方面影響的調查。
其實,早在去年美國就有人提出不能再使用公允價值計價。按照這種會計方法,企業沒有實現的損益也要計入當期損益中,這對深陷危機的歐美金融機構影響極大。據惠譽的統計,截至2007年底,歐美數家大型銀行、投行需要按照公允價值計算的資產平均達到總資產的一半。在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的情況下,很多金融機構為了讓資產負債表好看,被迫拋售損失比較大的資產,如抵押支持證券等,這又進一步壓低了這些資產的價格,造成惡性循環。數據顯示,市場暴跌和信貸緊縮已導致銀行和保險公司大量減記資產價值,使得其利潤大降、資本儲備減少。批評家因此認為,公允價值會計是加劇金融市場危機的一個因素。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全球調研海外主管耿群認為,市場跌到現在,所謂的公允價值已經不再真實反映抵押支持證券等金融產品的價值了,大部分都偏低?!罢G闆r下價值偏低也沒有關系,你只要持有到期其公允價值自然會回來。但是,在人們不管價格有多低都拼命拋售的危機時期,很多金融機構的資產價值被低估,面臨著很大的融資壓力,同時,這些機構持有的很多金融產品的評級一再被下調,要求銀行的資本金也相應比較高,因此,危機時還使用公允價值會計是有問題的,因為低估了的公允價值并不會很快恢復,銀行面臨的壓力將持續很長時間?!彼缡钦f。
然而,以國際會計標準委員會及其主席戴維·泰迪為首的公允價值會計的支持者們卻認為,該規則為投資者提供了有關企業真實資產的準確信息。不少會計界人士表示,失去了公允價值會計將會大幅降低會計賬目的可比性,并令投資者更加不知所措。同時,一個更大的風險是,公允價值會計一旦取消將不可恢復,目前呼吁停止使用公允價值會計的政治家們并未找到另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法。
“暫停使用公允價值會計體系會創造出一個‘黑匣子’并對投資者隱瞞可能的損失,這可能會使他們更加緊張,”瑞銀證券日本公司一位分析家如是表示。
德勤亞太區金融服務業董事總經理菲力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金融危機原則上是經濟問題而非會計問題,是許多因素相加的結果。他認為,公允價值會計方法提供了及時的價值衡量,捕捉到了目前的市場波動,但并非導致市場波動的原因。
盡管是否棄用公允價值的爭論正在升溫,但現實似乎正朝著有利于反對者的方向發展。10月13日,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宣布對國際會計準則做出緊急修改,允許金融機構對一些以前必須以“公允”或當前市場價值入賬的金融資產“重新分類”,他們實際上可以將這些資產從自己的交易賬簿中移除。這一修改很快得到了歐洲議會的批準和歐盟成員國的支持。而美國的動作則更先一步。10月3日,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發表征求意見稿,對美國會計準則157號準則進行修訂,肯定了原有準則中按相同資產報價、參考相似資產的價格及使用一些評估技術來確定非活躍市場中資產的公允價值的部分,并增加用現金流折現的方法確認公允價值并用于財務報告的內容。日本似乎也不甘落后。10月16日,日本會計準則理事會已開始考察市值計價會計準則,并計劃在今年年底前編寫新的指導方針。
耿群表示,由于現在非活躍市場中根據模型計算出的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市場可交易價格相比差別很大,根本不管用,人們不承認。而會計師事務所經常會要求企業使用市場可交易價格,現在金融企業計價的時候也不知道應該使用哪個價格,這加劇了市場混亂。她還表示,歐洲、日本、美國等停止使用公允價值會計也許是最后的救市措施之一。
“如果美歐日都暫停使用公允價值會計,去年剛剛采用這種會計方法的中國也應隨機應變,順應國際潮流,否則,中國的金融機構就太吃虧了?!彼缡钦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