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發布后,我國保險行業會計信息質量得以進一步規范,會計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有所提升,但保險企業會計數據不真實、會計人員違規的處罰事件仍存在,保險行業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依然任重道遠。保險企業的日常經營是先收保費、后發生賠款支出,會計信息相比于其他行業更具預計性,會計人為操縱存在更大空間,加上我國保險行業過去長期依賴“以保費論英雄”的粗放式發展模式,會計信息披露存在虛列費用、濫用會計估計等失真亂象。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開的行政處罰信息來看,僅2022年針對財務信息不真實的處罰就有100多例,約占全年保險行業行政處罰案例總數的20%。從財務信息不真實的具體內容來看,主要集中在編制虛假會計憑證和報表報告、虛列財務費用、業務及管理費、手續費、傭金等?;诖?,本文對保險企業如何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一、
營造風清氣正的外部環境
1.貫徹職業道德建設精神,營造學習道德規范風氣。首先應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強道德建設、弘揚誠信文化的相關要求,大力推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山柚俜狡脚_、企業門戶、社會媒體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開展道德規范宣傳,及時披露腐敗造假亂象,表彰守法守規模范典型,幫助會計從業人員塑造以“堅守誠信、守法奉公”為本的價值觀念,引導社會輿論有效發揮對會計人員的監督作用。營造全體會計人員學習貫徹《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的集體氛圍,由宣傳、教育、文化、工會組織等社會各界配合將《規范》要求融入業務工作,進而轉化成會計人員內在的道德品質。
2.凈化保險行業不正之風,樹立保險行業自律規范。首先,保險行業應秉持健康經營方能持續發展的理念,由關注單一的保費收入轉向對凈利潤、費用開支等效益指標的重視,逐漸清除過去粗放式發展帶來的安全隱患,增強對法律和行業的敬畏之心。對于行業內違規事件要拒絕盲目從眾、及時引以為戒糾察自身,自覺凈化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不正之風。其次,要持續推進保險會計準則落實,加強對會計估計的規范性監督。一方面可以通過聘請專業的中介機構進行合理性認證與指導,另一方面強化此類會計信息的公開披露力度,讓涉及人為因素的信息透明化,減少與投保人、投資者、債權人、監管者等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最后,應當借鑒國際先進保險市場經驗,動員企業、中介機構、投資者等建立保險行業會計職業組織,通過自律性監管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采取通報批評、繼續教育、取消會員資格等懲戒措施,形成保險行業會計職業道德自律合力。
3.健全保險會計監督體系,提升道德規范監管效率。在監管方向和重點上,除了監督保險企業的市場行為,還應該加大對企業的法人結構、內部控制、財務風險的監管,督促企業定期進行問題自查、加強會計隊伍職業道德建設。在監管手段上,努力推進保險數據平臺信息化建設,將保單、理賠、中介業務及手續費等重點領域信息與交管所車輛管理平臺、各行業協會保險理賠、中介業務平臺信息等實現實時互通,從根源上防范會計數據造假,增加非現場監管的便利性。在監管對象上,除了保險企業本身,還應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審計師職業行為的監督,確保外部審計有效發揮獨立性。在監管機制上,應盡快建立科學、準確的保險行業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可與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協調合作維護保險市場穩定,并聯動財政、市場監督管理、稅務等部門共享案件資源信息,形成監管合力,提升監管效率。
4.完善保險行業法律法規,推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一方面,可依據《規范》將“三堅三守”的核心要求納入保險法和會計法,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同時補充對保險會計信息失真的法律解釋,對于違反職業道德的數據造假行為,進一步明確觸犯法律的標準,提高會計人員對職業道德規范和法律的敬畏之心。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支持和懲戒制度,明確單位管理者與會計人員的責任歸屬,加強對守法會計人員的法律保護;加大對違規人員、企業、社會中介機構的處罰力度,增加違規行為的損失成本,使行為主體將守規作為權衡利益時的唯一選擇。
二、
建立嚴格規范的內部環境
1.領會《規范》精神,培育《規范》意識。一方面,要認真領會學習貫徹《規范》的深遠意義,將其納入企業文化和價值理念。在企業內部采取部門宣導、主題演講、樹立模范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習,營造全員學習、全員貫徹、爭當模范的積極氛圍,引導會計人員形成正確的職業操守,規避以權謀私的違規行為。另一方面,要在《規范》的指導下處理好利益沖突,認清整體與局部利益、停滯與持續發展的關系,引導各分支機構以效益為先,關注保險會計利潤的長期趨勢,減少分支機構會計信息造假的亂象。
2.完善保險企業治理結構,讓委派管理機制發揮實效。一方面,對企業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使管理者的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掛鉤,清除激勵管理者的利益障礙。另一方面,改變基層機構業績考核與收入匹配機制,反對虛增虛減保費收入泡沫,逐步改變“以保費論英雄”的經營激勵機制。健全委派管理機制是確保會計人員獨立性的重要舉措,要實質性地推進委派管理機制落地,不能流于形式。對委派的財務管理人員要定期進行道德規范考察,既要防止基層會計人員與管理人員之間的利益輸送,又要避免會計人員出于管理人員的威脅被迫扭曲會計信息。
3.嚴把保險會計人才入口,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培養。首先要嚴把入口。新保險合同準則下保險會計信息涉及到的人為計算更多,對人員素質要求也更高,保險企業應積極引進具備相應專業素養的優秀人才,同時要把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作為評價、選用人才的重要標準,增加職業道德規范審查,做好充分背調。其次要完善培訓。將《規范》的核心要求納入會計人員崗前培訓,并在后續教育中加上道德教育。再次要樹立典型。在企業內部積極樹立道德模范先鋒,實行“單位負責人+員工”的帶動模式,有效發揮模范人員的榜樣作用。最后要持續跟蹤。為會計人員建立職業道德規范檔案,定期記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表現。
4.健全保險企業內控體系,強化會計人員行為自律。首先,在授權經營管理過程中要結合經營業績、風險狀況適時調整,依據保險法規、會計法、內控規范科學劃分各部門職責權限,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衡和便于考核的工作機制,明確各層級會計人員的職責范圍。其次,要嚴格執行內控監督,將《規范》納入監督機制,通過強化內部審計及時識別企業內部會計信息是否異常,同時要加強對分支機構內控水平的監管,定期總結內部控制現有缺陷,做到查漏補缺。再次,要依據《規范》構建可量化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評價體系,并嚴格落實賞罰分明的獎懲機制。最后,在日常財務管控中強化收支,規范公雜費、會議費、修理費等重點科目使用,確保各類費用開支真實,加強保費和傭金支付控制,定期檢查財務與業務、總公司與分公司的數據對接是否一致,確保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可靠,及時防范潛在的會計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