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財政部近日修訂印發《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以下簡稱《工作規范》)及《會計軟件基本功能和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軟件規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以及《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同時廢止。
接受《中國會計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作為貫徹落實新會計法的重要舉措,《工作規范》和《軟件規范》(以下統稱兩項規范),系統規范了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和會計軟件基本功能的內容,為單位開展會計信息化建設提供了系統指導,為軟件供應商研發和單位配置會計軟件提供了明確依據。
總結固化數字化轉型經驗成果
《工作規范》共六章50條,《軟件規范》共八章47條,與原規范相比,做了大量修訂。
專家指出,我國會計工作經歷了手工記賬到電算化,再到信息化的階段。與原規范相比,兩項規范將適用對象統一覆蓋至各類型單位,解決了會計信息化適用規范不一致的問題。
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萬俊杰介紹,2013年發布的《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適用對象為企業,企業之外的單位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仍然執行上世紀90年代發布的《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和《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
“兩項規范適用范圍均擴大至各類型單位,順應了新時期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需要,解決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工作缺少相匹配的工作規范和軟件功能規范的問題。”北京四方啟點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鄧高明表示,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化發展迅速,特別是隨著2017年起在預算單位范圍內開展差旅電子憑證網上報銷改革和2019年起實施的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的推進,行政事業單位的電子憑證應用和會計信息化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具備了對全社會各類單位的會計信息化工作進行統一規范的條件。
萬俊杰也表示,兩項規范在適用主體上做到了數字技術應用的“填平拉齊”,有利于解決不同類型單位會計信息化發展不一致、不平衡問題,讓各類主體齊頭并進,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兩項規范也總結和鞏固了近年會計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經驗成果。萬俊杰表示,比如,《工作規范》通篇強調標準統一、系統互通、數據共用、業財融合,這都是數字化轉型的經驗總結;財務共享服務、預算管理一體化、云服務等會計工作模式,包括引入第三方平臺,鼓勵第三方平臺探索一站式、聚合式服務,也是近些年不同類型主體探索會計工作數字化轉型的成果。“特別是在兩個規范中固化了近兩年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的成果,把按照會計數據標準對電子憑證進行全流程處理寫入規范,為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應用、助力電子憑證全流程無紙化自動化處理,提供了政策引導和制度保障。”萬俊杰說。
鄧高明舉例說,《工作規范》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六條和《軟件規范》第二十八條,進一步從工作規范和軟件功能要求方面為單位合法、合規、便捷、放心應用電子會計憑證等電子會計資料提供了制度保障。
另外,突出強調保障會計數據質量和發揮會計數據作用。萬俊杰表示,《工作規范》用較大的篇幅引導單位進行會計數據處理,同時有專門的條款引導單位加強會計數據治理和應用,鼓勵探索形成會計數據要素,鼓勵會計數據豐富應用場景,實現會計數據要素價值。
“這是首次在制度層面明確鼓勵探索會計數據要素的應用,充分體現了會計行業融入數字經濟的決心和努力。”萬俊杰說。
此外,強化了會計信息安全,對單位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和應用會計軟件提出明確要求。鄧高明表示,《工作規范》第四章、《軟件規范》第六章分別用整個章節對安全相關內容進行規范,強化了會計數據在生成、傳輸、存儲等環節的安全風險防范措施和會計軟件必須滿足的安全要求,為單位加強信息化環境下會計工作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指導。
促進會計工作生產力進入效率提升全新階段
修訂發布兩項規范,是貫徹落實新會計法的重要舉措之一。中國石化集團共享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張怡佩表示,兩項規范掃除了單位會計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一些障礙。
他舉例說,《工作規范》充分考慮結合《會計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等文件精神或工作要求,增加或修訂了部分條款,做到陳述表達的一致性。同時,兩項規范對企業數字化轉型進行倡導、鼓勵,發揮引領作用,并制定一些利于會計實務環境改善的具體條款。
萬俊杰表示,會計人員面對和處理大量紙質會計憑證、紙質會計資料和檔案是行業長期以來習以為常的事情。兩項規范的發布,不僅從政策上再次強調電子會計資料和電子會計檔案的法律效力,也為會計工作全面數字化提供了系統的技術應用和流程指引,會計工作生產力將進入一個效率提升的全新階段。
在鄧高明看來,兩項規范還是促進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推廣應用的“通行證”。他表示,符合統一標準的會計數據,是會計信息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新鮮血液”,是會計信息化的基本要素。《工作規范》明確了電子會計憑證的法律效力,新增了會計數據處理和應用的相關規定;在《軟件規范》中,針對會計軟件的輸入、處理、輸出等關鍵環節,明確提出與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的全面適配要求。對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的成果進行固化,為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下一步全面推廣提供制度保障。
兩項規范還將賦能財務工作,推動財務人員轉型升級。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內控管理處經理沈慶義表示,兩項規范沉淀了相關試點成果,強調會計數據匯聚融合、共享共用,在提高會計作業自動化水平、充分發揮管理會計作用、促進財務工作轉型升級方面將是很好的助力,也勢必推動會計機構組織優化,促進會計人員工作職能從核算財務向融合型、戰略型財務轉變,更好履行財務支撐戰略、支持決策、服務業務、創造價值、防控風險的職責。
協同做好兩項規范貫徹落實
對于如何做好兩項規范的貫徹落實,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做好政策解讀、培訓指導、問題解答等相關工作,持續關注兩項規范實施情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提升執行效果。
萬俊杰表示,會計工作數字化轉型并不是會計行業能獨自解決的事情,兩項規范的落地實施需要相關主管部門的協同配合,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會計工作的上游,比如各類電子憑證(會計原始憑證)的開具端,需要打通;會計工作的下游,比如各類監督檢查機構、社會審計機構,也需要打通。
鄧高明表示,《工作規范》明確了電子憑證的法律效力,指明了從電子憑證中按照會計數據標準解析結構化數據的正確方式,提出了會計數據驗證要求,規范了會計數據全流程處理。《軟件規范》明確了會計軟件輸入、處理和輸出電子憑證等會計資料的功能要求。單位應該對照兩項規范,加快以電子憑證應用為基礎的會計信息化建設步伐。同時,應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業務信息系統與會計信息系統的數據銜接和一體化應用,加快業務信息系統與會計信息系統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