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2025年6月5日,全國預算與會計研究會(以下簡稱“全國預研會”)在上海召開“關于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推進預算編制管理科學化研究”課題開題研討會。財政部內蒙古、遼寧、浙江、湖北、廣西、陜西監管局,水利部財務司,北京、河北、內蒙古、廣東、寧夏、寧波等省(區、市)財政廳(局),吉林、遼寧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科學研究所共16個課題組代表參加會議。研討會旨在探討零基預算改革的理論基礎、重要意義、思路方法、實踐路徑和制度機制設計構想,為推動預算編制管理科學化提供智力支撐。本次會議由上海大學承辦,上海市浦東新區創業投資協會協辦。
研討會分為兩個單元。第一單元為開題報告交流,由全國預研會副會長楊遠根主持。上海大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茍燕楠致辭,他表示,在國家新發展、財政緊平衡形勢下,零基預算改革不僅是應對預算緊張、提高政府財政透明度的工具,更是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推動政策創新的手段。然而,實踐中仍面臨諸多挑戰。此次會議恰逢芒種,借此 “播種智慧” 之契機和寓意,集思廣益,將為零基預算改革研究與實踐播種希望。全國預研會常務副會長王光坤在講話中指出,預算制度是財政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是健全預算制度的重要環節,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最基礎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研討會要對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核心要點和重點任務及政策措施進行深入討論,并厘清零基預算改革與財政資源統籌、統一預算分配權、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預算標準體系、績效管理、財會監督、數智化管理等8個方面的關系,為推進預算編制管理科學化提供理論支撐。財政部內蒙古監管局、北京市財政局等16個課題組依次發言,分別介紹了開題報告的總體思路、研究方向和重點內容,結合地方和部門實際,分享了零基預算改革實踐經驗,展現了不同地區、不同領域對零基預算改革的認識和思考,提出了推動零基預算改革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和安排。
第二單元為開題報告綜合點評和學術研討交流。全國預研會秘書長徐濟旺對16個課題組的開題報告進行了綜合點評,他對課題組提交的報告和初步研究工作給予充分認可,對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三個建議:一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加深對零基預算改革的理解,精準把握其指導思想與理論根基;二是充分考量我國國情以及本地實際情況,正確對待西方零基預算的實踐探索,合理借鑒其他地區的有益經驗;三是要從本地區本部門的具體實踐中,分析提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政策建議。
在研討環節,七位專家做了主題演講。上海大學教授茍燕楠演講主題為:革故鼎新:置身零基預算時代,他認為,推進零基預算改革本質與現代預算精神一致,即以人民為中心,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財政的使命是服務人民,政府在重大事項上必須確保人民利益,同時通過零基預算改革來提升效率與可持續性。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副院長張平演講主題為:零基預算的認知誤區澄清與國際實踐鏡鑒,通過梳理零基預算的國際實踐,構建“天時-地利-人和”三維分析框架的零基預算改革思路,指出零基預算改革面臨三重核心困境,成功實施需以“制度簡化-博弈規制-信息賦能”三維框架為路徑,關鍵在于制度設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馬嘉楠演講主題為:關于浦東新區零基預算改革的若干思考,分享了浦東新區在零基預算改革過程中的探索歷程、面臨挑戰與創新舉措。提出將創新預算管理模式,推進零基預算改革,建立綜合數據信息平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設想。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原黨委書記、副院長張鳳玲演講主題為:強化財會監督助力財政預算改革的若干思考,認為,從國際經驗和國內試點零基預算地區的實踐看,推動財政預算改革勢在必行。要深化改革,以機制、理念創新來推動變革,強化財會監督,推動責任落實,并提出五條貫徹落實強化財會監督的路徑。中國水利學會會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員牛志奇演講主題為:零基預算改革下預算部門的認識與思考,強調了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的有關原則。在宏觀層面要堅持守正創新這一中心,把握系統性、聯動性、靈活性和統籌性四個原則;在微觀層面要以規劃管理理念引領項目管理,將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落到實處,統籌好各類資源,實現資金資產的優化配置。同時倡議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零基預算。上海大學財務處處長、正高級會計師褚貴忠演講主題為:上海開展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感悟,介紹了通過 “六步法” 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以成本定標準、以標準促改革、以改革提質效的經驗做法,提出要平衡降本增效與提質增效、實施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評價;以業財融合視角降本增效,構建聚焦方向、再造流程、技術降本的路徑。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劉景方研究員演講主題為:中國零基預算改革變遷——大數據視角下的政策文本分析,梳理了安徽、上海等地的實施現狀,剖析對比各地在改革過程中的具體實踐與階段特征,建議沿用“試點 + 批次推廣”路徑,積極引入大數據預測模型和AI算法等輔助決策工具,提高效率和準確性,以推動零基預算改革的持續深化與預算編制管理的科學化。
王光坤常務副會長對研討會進行了小結。他充分肯定了各課題組開題報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和研究方法,對七位專家的研討發言給予了高度評價。對零基預算的概念內涵談了自己的見解,認為零基預算是以零為基數,是一般不以過去的事、過去的數為基礎,而是從實際需要出發,對未來年度經濟和社會活動進行計劃、分析、預測,綜合其合理性、可行性、可能性編制年度預算。基于此,他提出了開展零基預算改革的十項重點工作。強調開展零基預算改革需要研究解決八個方面的關鍵問題,包括事權范圍內的事務活動計劃的必要性認定、可行性的認證評估、需求度的測算以及與組織目標相向性的分析預測,如何解決預算標準執行和財力可匹配性的矛盾,預算編制的要素設置,財政資源統籌,統一預算分配權和分類分級管理權限界定,預算編制的優先順序,如何處理預算分配的掛鉤問題,零基預算的編制流程設計等。并明確提出課題研究要圍繞零基預算改革的背景和理論基礎、零基預算改革的意義與必要性、零基預算改革的實踐和現狀、零基預算改革的主要任務、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的政策措施與建議等五個方面的框架要求。并明確提出,課題研究中要站在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高度,從國家層面推進財政科學管理的角度出發,進一步理解課題研究的含義,做到方向明確、思路正確、條理清晰、文字簡練、注重效率,以先破后立、守正創新的姿態圓滿完成研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