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論文 > 構建現代造船企業理財模式的實踐

構建現代造船企業理財模式的實踐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外高橋”)是國家“十五”期間重點工程,于1999年5月成立并于同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2003年,公司一期工程竣工驗收,同年完工交船3艘/50.5萬載重噸,實現了“三年基本建成出船,四年收尾竣工”的建設期目標,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評價。2004年,公司實現完工交船7艘/122萬載重噸;2005年,公司實現完工交船14艘/217萬載重噸,成為全國首家超過200萬載重噸的造船企業。隨后,公司抓住市場機遇,全面快速發展,2006年、2007年完工噸位超300萬載重噸,再上新臺階。2007年9月,外高橋注入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2008年,外高橋成功收購上海長興江南造船有限責任公司,邁出了經營擴張的第一步。

外高橋自2005年開始,連續三年造船總量穩居全國之首,被譽為中國“第一船廠”。2007年,外高橋造船總量名列全球第四位,手持訂單量進入全球前十位,成為日韓各大船廠關注的競爭對手。目前,公司手持訂單排至2012年,任務飽滿,財務狀況持續良好,其中公司的主打產品——17萬噸級好望角型散貨船世界市場占有率曾一度達到40%以上。

造船行業是資金和勞動力雙密集的外向型總裝化訂單式生產行業。行業特點決定了外高橋的財務管理必須要面對以下問題:總裝化造船模式帶來高比例的采購成本,建造周期長使得成本波動較大;外向型決定企業勢必面對匯率風險;資金密集使得資金成本控制變得更加重要;勞動密集要求企業重視人工費等相關成本(加工費)控制。

為此,外高橋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了積極探索。



一、造船企業現代理財模式建立的背景

(一)造船行業的特點

1.總裝化生產,采購成本的比重大;生產周期長,成本波動大

造船業采取總裝化生產模式,需要大量的社會配套材料和設備做支撐,采購成本占到船價的60%以上,采購成本是否可控成為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同時,船舶為訂單式生產模式,產品經營周期長,一般從產品簽約至交船通常需要長達2至3年的時間,海洋產品等高附加值船舶生產周期更長,采購成本變化較大,可控性較差。因此,采購節奏的掌握、對材料市場的預測等采購成本的控制措施尤顯重要。

2.船舶市場是一個國際化的市場,匯率風險較大

以外高橋為例,公司目前主要客戶包括全球著名的康菲石油、馬士基航運、波士瑪航運以及希臘史蒂爾斯等全球著名船東,約90%產品為出口,即使為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等國內航運公司建造的船舶,按國際上普遍的做法,也通常是以美元計價。同時,船舶配套材料和設備中的30%為進口,分別來自歐洲、日本等。因此,從產品建造合同的簽訂開始至交船為止,船舶制造企業將承擔幾年時間的匯率風險,尤其是在今天,人民幣、歐元、日元以及韓元對美元匯率變化已經成為中國造船企業不可忽視的影響未來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

3.造船行業是一個資金及勞動力“雙密集”的行業

造船行業具有資金密集、單位產品經營周期長的特點。以外高橋為例,通常單船總成本在數億元,年造船20艘以上,如此大的資金流,對企業的融資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何既能滿足生產經營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資成本,成為企業的一大實戰研究課題。同時,造船業又屬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目前,外高橋使用勞動力上萬人,如何提升效率、控制人工成本也是企業的工作重點。

(二)造船行業快速發展的態勢

1.行業轉移加速

目前,造船業處于行業轉移階段,造船業繼首輪從歐美轉移至日韓之后,正逐步從日本等國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近幾年緊緊抓住機遇,充分發揮在造船行業的相對優勢,不斷擴大市場份額,致力于成為世界造船強國。近幾年,恰逢船舶行業黃金興旺期,各大造船集團及中小型造船企業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獲取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興旺期又促進了產能的急速擴張,與未來的市場需求產生差距。各大造船集團不斷擴大生產能力,新船廠紛紛投產,預計2010年全球造船能力將增長至9000萬載重噸,這將導致世界造船業進入嚴峻供過于求的激烈競爭階段。在這樣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為了繼續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保持目前在國內的領先地位,外高橋清醒地認識到,要生存必須具備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這種競爭力不僅僅需要雄厚的技術力量、建造技術等,更重要的是成本優勢。

2.總裝化程度日益提高

隨著船舶制造總裝化程度越來越高,造船企業所承擔的經營風險也越來越大。總裝化造船模式的中心理念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的專業化生產優勢,極大地提升造船企業核心資源利用率,這就造成企業對外界環境的依賴更大,造船速度快,產量大,物量更大,資金流更大,對供應鏈和資金鏈要求更高。同時,成本控制難度更大,需要更加系統、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來保障。

3.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

中國經濟發展對造船業有較大的影響。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2008年以來的高通貨膨脹,帶來人工成本大幅上升,造船企業不僅承擔自有勞動力成本上升壓力,也必須承擔由于配套企業的人工成本上升轉嫁而來的壓力。因此,現狀對造船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成本控制要求。

世界經濟發展對造船業影響較大。一是由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世界經濟增速緩慢,從較大程度上影響了船舶需求總量,部分船型的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調;二是隨著石油、鐵礦石等資源價格的不斷攀升,給造船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船舶采購成本中鋼材占到50%以上,其他材料與設備也是以鋼材為原材料,價格緊密聯動;三是由于近年來美元與人民幣、歐元的匯率存在大幅變化,增加了造船企業的收益風險。



二、探索建立面向總裝化造船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及實踐成果

目前,外高橋已建立了以全面預算管理為依托、年度資金預算為抓手、成本費用控制為中心、匯率防范為保障的全方位財務管理模式。其中,成本費用控制系統中,以技術與價格審查控制采購成本,內部模擬法人考核控制內部成本,月度資金預算控制專項費用、期間費用的支出。在操作中,緊密聯系企業生產發展各階段的實際情況,逐步實現經濟效益持續、快速發展。

(一)強化理財團隊建設

外高橋組建至今只有短短9年,成立之初的全體員工來自全國各地,除了江南造船廠外,主要是各年新招聘的大學生及大批外來勞務工人,全部員工都懷著現代造船強國的激情聚集在一起。同樣,公司的理財團隊也來自上海地區船廠及新進廠大學生,人員相對較年輕,整個團隊平均年齡約34.6歲,大專及以上學歷超過80%,整體結構比較合理。目前,整個團隊各崗位都配備了A-B角,并且形成了輪崗機制。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外高橋緊密聯系造船特點,深入了解現場生產情況,努力打造一支既懂財務又懂業務的復合型團隊。

近期,面對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鋼材主要原材料不斷上漲等外部環境和企業快速發展的形勢,公司理財團隊一方面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加大學習力度,努力提升業務及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圍繞防范風險、提高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等開展各項工作。

(二)建立高效的理財模式

外高橋的生產工序復雜,需要的材料品種達上萬種,企業在造船過程中對質量要求非常高。隨著所建造船舶的噸位越來越大,公司各作業面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涉及面越來越廣。因此,外高橋在建立財務管理模式初期就考慮到了本企業的上述特點,以一級核算及管理的新財務模式代替了傳統造船企業二級核算的財務管理模式,在減少管理幅度的同時,增強了企業的財務控制力度。一級財務管理模式的優點在外高橋9年的實踐中已得到充分證明。

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外高橋全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特別是圍繞造船企業訂單法及一級核算的特點強化材料、造船成本核算。目前,外高橋以成熟的電算化產品——金算盤軟件進行日常賬務處理、固定資產核算及管理,依托韓國引進的CIMS系統進行材料成本核算,全面實施財務管理信息化工作。外高橋的CIMS系統集生產設計、生產計劃、生產準備、物流管理于一體,并逐步與財務核算掛鉤,正全面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

(三)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1.全面預算管理

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外高橋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在實際操作中特別注重資金預算管理,將各種支出與月度、年度的資金預算掛鉤,并按費用的歸口部門進行控制。目前,各部門都已形成通過編制月度、年度預算進行對外支付的習慣,財務部門則嚴格按照預算執行。造船行業由于其單件、小批量、訂單式生產的特點,生產、技術、管理較為復雜,有效的全面預算管理,科學、準確的資金預算為公司合理安排資金收支,優化資金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范匯率、利率風險提供了基礎。

2.采購成本的技術與價格審查

采購材料成本所占船舶建造成本的比重較大(約為65%),從而控制采購材料的成本對降低單船成本的意義就顯得猶為重大。由于造船材料涉及的規格品種繁多,僅鋼板一項的規格就超過1000種,因此,為了做好采購成本控制,從2003年9月起,外高橋采用技術和價格審查的方式,通過對比技術規格書中的設備廠商、產品主要性能等進行合理性配置及經濟性選擇。審查范圍主要是造船產品的配套材料和設備。幾年來,公司逐步完善審查制度,規范造船配套材料和設備的采購流程,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審查模式。2005-2006年,每年都減少1億元左右采購支出,對公司的總成本控制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3.模擬法人經濟責任制考核

2003年以來,外高橋按照“促進總量增長、降本增效”的方針和“以人為本”的管理思路,根據外高橋區域生產、中間產品導向的特點,對公司的生產部門進行模擬法人經濟核算及考核,即采取以中間產品為對象,以生產計劃為依據,以完工實物量計量,以目標成本計價,以生產單位為模擬法人進行獨立核算,以其模擬收入和成本開支的經濟平衡結構為依據,實現部門員工收入與分配掛鉤,調動各生產部門自主成本管理的積極性,有效地控制生產進度及制造成本。經過幾年來的考核,對公司生產經營管理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已成為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

通過單船目標成本管理與模擬法人經濟責任制考核、技術與價格審查的結合,外高橋的單船加工費、材料設備費得到了較好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各生產部門對企業經濟效益更加重視,單船成本逐步趨于可控。目前,單船成本的考核模式、材料設備的技術與價格審查已經成為公司每月乃至每周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有效防范風險

1.采用組合幣種計價方式,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要從源頭上規避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說服船東采用人民幣計價的幣種報價,外高橋通過不懈努力,終于取得了突破。2005年上半年,在承接2007年交船的為康菲公司建造的30萬噸FPSO項目上獲得了船東的諒解,采取了船價的50%以美元計價,但按合同簽訂時的匯率支付人民幣,另50%以美元計價浮動匯率支付。雙方各自承擔50%匯率風險的組合幣種支付方案,較好地規避了該項目的匯率風險,僅該項目就為公司減少了約1900萬元人民幣的損失。

2.提高前期預收款比例,降低匯率風險

外高橋利用當前船舶市場較為興旺的機遇,在簽訂船舶建造合同時,盡量爭取提高前期收款比例。2005年以來,所簽船舶的簽約款比例從原來5%提高到30%至40%,降低了由于收款時間跨度過長的匯率風險。2008年上半年,簽訂的11艘17萬噸級散貨船和2艘31.6萬噸VLCC的簽約款比例均達到30%至40%。按照2008年6月30日的匯率計算,上述13艘船的簽約款比例的提高直接減少了公司匯率損失約7200萬元人民幣。

3.不斷調整信貸結構,采用幣種對沖來管理金融風險

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人民幣升值預期越來越大,外高橋采取除還貸外銷售收匯一般均作結匯處理,用匯則采用美元貸款,不斷擴大美元貸款規模,壓縮人民幣貸款規模等措施規避金融風險。截至2008年8月31日,人民幣今年已升值了6.4%,按照公司上半年美元貸款約8.3億美元估算,由此產生的匯兌收益將超過2億元人民幣。

4.采用遠期結售匯鎖定匯率波動風險

雖然外高橋已通過收匯直接結匯,用匯采取貸美元的方式,不斷提高美元貸款總量,降低了美元需結匯的凈頭寸。但由于外高橋為出口型企業,美元資金需求只占船價的30%左右,通過上述手段仍有美元凈頭寸,所以仍有必要進一步降低和固化其余美元收款所帶來的匯率風險。因此,外高橋采取遠期結售匯方式鎖定了部分收匯的未來匯率風險。2007年初以來,公司累計簽訂了超過18億美元的遠期結售匯合約,目前已經交割了5.32億美元,已實現收益1.64億元人民幣,余下13億美元按照2008年9月30日的公允價值計算,預計可減少人民幣升值損失超過3億元人民幣。

總之,作為國內大型現代化總裝造船企業,外高橋現行的財務管理模式已初步建立并逐漸發揮作用。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發展和財務制度進一步國際化、標準化,以及公司生產經營狀況的不斷變化,公司的理財團隊將不斷探索、創新、實踐,爭取財務管理模式的進一步完善,以適應公司快速發展的趨勢。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