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合資基金管理公司還有多遠

合資基金管理公司還有多遠

關于合資基金

  

  主持人:目前市場上關于中外合資基金的話題特別多,現在市場有兩種觀點,一種覺得時機已非常成熟;另一種認為實際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合資基金還是比較遙遠的,現在只是第一步。那么首先請閻先生談談你的看法。

  

  閻小慶:合資基金這件事情很早以前就開始了。作為外資來說,考慮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在中國要加入WTO以后。因為根據中國的承諾,一旦進入WTO以后首先考慮的是開放基金部分給外資,因為政策敞開了這扇門,而且我們覺得未來中國基金市場會很大,所以我們非常有興趣,現在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另外,在一年前我們就已經跟海通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溝通,以取得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也希望了解一下國外成熟的經驗,以怎么樣的方式、怎么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最好的投資理念,所以說這個事情我們介入得很早。

  

  主持人:但是從操作的層面上來說,現在已經到了實質性的階段。現在越來越多的分析文章認為,我們目前的這種中外合資還是第一層面,只是基金管理公司之間的一種交流,要談到技術上深層次的合作,現在還沒有到時機。

  

  閻小慶:現在市場上應該有兩種合作形式,一種是基金管理公司和國外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還有一種是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第一種合作是技術層面上的合作,但證券管理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之間的合作就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所以這里面可能更多談到深層次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技術操作和技術支持,所以我覺得這里面有這樣的一個差異。

  

  馮穎:從華安基金公司同JP摩根富林明合作的情況來看,應該說我們現在是從技術合作過渡到深層次的合作。因為技術合作是一個前題,如果沒有技術上的合作,那么直接談到成立合資公司的話,是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雙方需要有一個磨合。雙方有一個相互了解、相互熟悉企業文化的這樣一個過程。從華安和JP摩根合作的情況來看,我們的合作還是比較有實效的。

  

  王巍:國泰君安和安聯德累斯頓合作也是有一個比較長的歷史。我個人認為作為證券公司也好,基金公司也好,和外資合作做為中方來說,首先是取得技術合作、管理層面上的支持。我們跟他們的合作首先是想把他們成熟的經驗能夠更多的拷貝過來,甚至包括一些電腦的管理軟件能夠學習過來,但過來會面臨一個本地化的問題。

  

  隨著中國的體制改革,我們未來有很多很大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保險、養老基金、社保基金,這些也是西方管理的一些資金的主要來源,西方這些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看中的就是中國的這個市場,由于雙方有這樣一些共同的愿望,那么雙方合作的最初階段可能都是技術層面的。如果法規一旦允許的話,這種合作就會上升到更深入層面,也就是說雙方會成立合資的公司。那么合資公司就會比合作深入得多,這樣會促進我國基金行業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

  

  主持人:剛才馮小姐說到外資進入中國的目的,我看到有一個報道,他認為外方進入中國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是想來進入資本市場,而是推廣他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管理經驗。我想請馮女士談談您的看法。

  

  馮穎:我認為外方要進入中國基金業的話,他首先要影響中國基金業的觀念,他首先要把在成熟市場中的經驗、理念慢慢的影響到國內的整個基金業。等國內市場都慢慢接受這個經驗和理念后,可能雙方會有一個很好的合作,然后使外方獲得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更好的機會。

  

  主持人:早在80年代的時候有許多外資銀行進入中國,我們現在看到有一些還在慘淡經營,還有一些撤掉在其它城市的一些分支機構,我們現在想知道外資基金管理公司的進入,有沒有考慮過類似的問題。因為有報道美國基金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投資理念上的差別。歐洲基金善于打持久戰,而美國基金在這方面更追求一種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個目前只有700多億人民幣規模的基金市場,對于胃口很大的美國基金來說期望值太低。美國基金更愿意等到市場相對成熟、大規模兼并收購成為可能之時,一進來就“騰飛”,哪怕花高價也在所不惜。請閻先生談一下您的看法。

  

  閻小慶:對歐洲的公司來說,它對一個地區的投資有長時間的戰略考慮,它一旦決定就決不會是一個短期的投資。它對市場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未來盈利的情況,事先就有一個心理準備,所以歐洲公司進入中國會更耐心,著重于了解市場的情況。對我們來說,我們非常看重的是在中國的投資經驗。中國的證券市場非常復雜,也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所以和成長中的市場在一些理念上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未必一個成熟的有經驗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在中國一定成功。所以這時我們需要中方合作伙伴,而且我們覺得與中方投資伙伴通過一段長時間的交流可以帶來比較好的結果。所以如果我們在中國有一個比較好的投資經驗,如果未來外匯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可以自由兌換,這就為我們引進國外資金投入到中國市場做了準備,這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一個目標。

  

  王巍:前邊講到外資銀行在國內的發展不是很順利,是因為跟現在的大背景完全不同。10年前的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和現在外資保險機構、證券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的整個大背景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近中外機構合作籌備合資基金公司的消息不斷傳出,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加入WTO。加入WTO后,我們中國將遵循全球的游戲規則,外資也因為相同的規則也更愿意進入我國市場。我國的相關法規也跟國際管理法規相接軌,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合資保險公司、合資基金公司要比以前的合作銀行、外資銀行的發展要快得多,而且我們現在的經濟總量也比十年前大得多。

  

  主持人:您預計你們這樣的一個工作大概在什么時候有成效?國家信息中心預測明年上半年會推出第一批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但這個時間估計是否過于樂觀?

  

  閻小慶:對于我們來說,我們不看重政策上的因素,而是看重中外雙方是否準備好,我們與海通通過一年多的合作解決了很多問題,減少了文化沖突,形成強強優勢。這點并不是說做就能夠做到的,因為這是人與人打交道的問題。一個是在成功市場上有成功經驗,有一個固定的投資理念;一個是在新興市場希望在一個短期的時間內塑造一個基金的品牌,所以雙方的磨合是不容易的。這也是我們雙方為什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從各個細小方面來探討這個合作的可能性,最后我們才在兩三個月前對外宣布我們合作,所以這件事情對于我們來說在于你是不是準備好,而不是在于政策的時機。當然,如果政策晚一點推出,我們有心理準備。

  

  主持人:孫總,剛才您聽到嚴總所說的這個文化沖突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您的看法是什么?你們和富通的合作照嚴先生所說已經準備好了,您認為呢?

  

  孫佳華:事實上從證券公司來說,海通與境外機構的合作一直有接觸,但具體涉及到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從去年開始。我們采取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我們要找一個合作伙伴,準備在中國設立一個中外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當時有這個想法也是考慮到中國加入WTO為時不遠,公司高層也對此事提出了一個具體要求的情況下才決定的。因此我們在以前一些基礎性的接觸上與富通開始了一些實質性的合作和談判,這個談判的過程實際也是相互了解、互相加深信任、彼此理念溝通的過程。通過一年多的合作和談判,我們在投資理念以及對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今后的發展、運作模式等有關細節方面都有了一個深入的溝通。我們覺得這種合作是比較理想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和中國證監會也進行了一些溝通,證監會高層也曾表示:只要中國的法律法規得到完善,中外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出臺不會太遠,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可以推出我們與富通合作的計劃。因此,于10月7日正式簽署了與富通的合作協議。
  

  主持人:聽說富通在社保基金這一塊比較有優勢和經驗,如果中國政策允許,富通甚至想把中國社保基金推向國外。德累斯頓則更加特別一些,除了投資基金證券還投資房地產,而你們在對外發布新聞的時候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以后合資的基金可能會兼顧對不動產的投資,這與其它基金是不一樣的。華安在這一方面的情況披露得相對少一些,所以市場比較關注為什么這兩家會走到一起去?你們最終看重的是什么?今后的發展方向會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馮穎:華安與JP摩根的合作是有一個過程的,公司從98年成立之初起就考慮與外方合作,通過與歐美20多個有名的資產管理公司接觸以后基本上與怡富建立了合作關系,怡富在香港、臺灣、大陸都有投資機構,對中國市場比較了解,因此雙方在很多方面容易溝通并達到共識。之后,在去年8月雙方簽署了一個技術部門協議,雙方圍繞開放式基金的設立、發行做了很多的交流和溝通。雙方的合作成果很好,加上開放式基金已經發行,于今年7月簽署了一個合資備忘錄,最近雙方簽定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除此之外,華安之所以選中怡富,一個是因為怡富本身是一個資產管理公司,而JP摩根既有銀行業務又有投行業務,積累了大量的機構方面的經驗,而怡富本身又有散戶市場銷售的經驗,因此它是一個很全面的集團,所以我們會選擇它。他對中國市場有很大的興趣,很早就在開拓中國市場,很早就跟國內的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進行聯系。說明他對中國市場是有一個長期的決心的。另外通過大家長時間的合作,大家的背景、企業文化比較類似,雙方的各級員工都覺得雙方的溝通是比較容易的。所以現在走到類似于訂婚的程度,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合作及法律問題

  

  主持人:通過以上所講的,你們在以后的市場開拓方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只是大家目前基于有共同的基礎、共同的目標在合作。但是對于富通來說,可能就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比如說社保基金,那么華安和JP摩根的合作是在什么層面上的合作呢?

  

  馮穎:基金產品的推出是要根據市場、根據投資人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主要是針對個人投資者的多一點。但是目前的基金管理公司都在爭取搞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等,這個可能需要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和市場達到一定程度以后,慢慢推出。

  

  王巍:我首先更正和聲明一點,目前我們的合作方是安聯德累斯頓集團,他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養老金、保險年金的管理者之一,旗下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了11200億歐元。我們國泰君安證券和安聯集團談合作很早,隨著一連串的合并,走到今天這一步。最早的時候,是原國泰證券和一家英國的私人投資銀行在談合作。后來,這家私人銀行被當時德國排名第二的德累斯頓銀行收購,結果就變成了原國泰證券和德累斯頓在談合作。接著原國泰證券和原君安證券又合并了,所以就變成了國泰君安和德累斯頓在談。又過了不久,德累斯頓又被安聯集團給收購了。所以就變成了現在的國泰君安在和安聯集團談合作。我們雙方簽定技術協議是在2001年初,一直到現在我們簽定成立雙方技術合作小組和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籌備小組,過程當中我們有過多次的友好往來,實際上已經比較深入了。安聯集團的保險業務在全球排名是很靠前的,而我們也對中國未來的企業年金、保險金這一領域投入了很多的關注。如果我們未來成立合資公司的話,這一領域也是我們一個大的目標。當然作為資產管理業務,大家都有產品多樣化的趨勢,不可能集中在某一個產品上。安聯集團作為我們的合作方,與我們中國的淵源還是很長的,他在1917年就在上海開辦了保險辦事處,現在在上海還有一個合資的保險公司——安聯大眾。德累斯頓銀行1981年就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剛才主持人講到,德累斯頓銀行很多的房產項目,我在這里解釋一下。德累斯頓是德國法蘭克福最老的幾家銀行之一,歐洲在發展過程中也有一個類似房地產熱的時期,在一戰之前就存在好多。銀行貸款給發展商,結果因為戰爭等因素,這些發展商已經不存在了,那么銀行自然就變成了這些地產的擁有者。因此目前德累斯頓在法蘭克福擁有比較多的房地產,是因為歷史的原因,并不是他有意去發展這一領域,是與歐洲銀行的歷史有關的。

  

  主持人:剛才王先生講的,大家都比較看重社會保險這一塊,請海通的孫先生和富通的閻先生談一下,你們之間的合作是基于哪一點呢?

  

  孫佳華:我們現在來談以后的基金市場在哪里,客戶定位在哪里這樣的問題還早了一點。我們現在還沒有設計出一個成型的產品,我們準備對目前的市場、潛在的客戶做一個市場調查,在調查的基礎上才可能設計出一個比較符合市場的產品。我國現在已經發行了三只開放式基金,目前的市場定位都差不多,還沒有形成自己一個獨特的風格。我們的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目前還在籌備,所以現在說要設計出一個什么樣的產品,還有點為時過早。但是我們肯定會有這方面的準備和思路,肯定是建立在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的。還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主要做一個證券投資基金,不會做產業投資基金。

  

  閻小慶:養老金、保險金實際上是目前全球基金市場最大的持有者。所以每個基金管理公司都會涉及這一業務,這也的確是我們將來發展的方向。富通是歐洲較早開展養老基金管理業務的,也是第一家發起債券基金的,擁有很長的歷史。另外,富通還管理開放式基金,幫機構理財等業務,業務范圍分布也很廣。養老基金是我們今后的一個發展方向,但現在談到具體的產品設計還為時尚早。

  

  主持人:據說,我們“基金在線”欄目的合作方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在與廣發證券的合作中,由占股權33%的外方占據主導。但當我們向富蘭克林坦伯頓核實時,對方表示,目前所簽訂的協議在內容上是泛泛的,并不是特別具體,不涉及控制權問題,還是在等待相關的法規。可否請各位談一下你們對將要出臺的法規有什么期待?有些專家說,可能只會給出一個很大的框架,不會有什么具體的東西,先摸著石頭過河。請王先生先談一下。

  

  王巍:如果說對現在政策法規的期盼,無論是中方還是外方,我們首先希望法規的出臺越快越好。我們只有等到法規明朗,才能開展下一步的工作。第二我們希望該法規要與國際慣例越接近越好,這樣對于雙方的合作更加有利。第三我們希望法規要盡量具體化,不要太籠統。在商業領域的合作肯定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沖突,法規的作用就是要讓市場參與者都明白游戲的規則,哪些是違規的,哪些是可以做的。確實如主持人所說,中國現在有很多東西都要摸著石頭過河,因此法規定得太細也不行,因為涉及到今后的修改。這就需要各方面的權衡,也是政府目前在慎重考慮的一個因素。
  

  主持人:每年一次的《投資基金法》研討會又將于12月份舉行,現在大家都在擔心如果《投資基金法》沒有出臺,關于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法規就很難出臺。在大法沒有出來之前,海外機構會不會有些憂慮:一是沒有根本大法的基本保障,二是以后頻繁的修改。海外機構是不是要等到相關法規出臺之后,才會大規模的開展業務,另外海外機構對相關法規的制定有什么建議?

  

  閻小慶:在加入WTO后,中國的相關法規將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中外機構將最終在相同的游戲規則下運作。所以作為我們來說當然希望越快越好,但也不太在乎早幾個月或晚幾個月。我們覺得法規遲遲不能出臺是件好事,以前我們的法規往往是今天出一個規則,明天出一個通知,使得市場各主體不得不經常調整。如果我們的法規在出臺之前詳細的爭取各界的意見,對照國外的先進經驗,那么出臺的法規就會比較細,比較有操作性,當然不排除還要修改的可能,但這種態度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具體內容隨著市場的發展肯定會有所增減。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