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論文 > 西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西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摘要】 西部上市公司是我國西部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在國家加大西部開發力度的大的社會背景下,西部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倍受人們關注。西部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哪些問題?其產生原因是什么?應該采取哪些對策?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西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對策
  
  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但是,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的現實情況與這一要求存在較大差距。2005和2006年,國家財政部開展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與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結果顯示: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總體上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企業存在會計違法違規問題,個別企業甚至存在嚴重的會計造假行為。西部上市公司由于其地理位置,特別是在國家加大西部開發力度的大背景下,其會計信息的質量倍受人們的關注。根據筆者對西部上市公司的調查和分析,發現會計信息質量存在明顯問題的公司所占比例較大,比如截止2007年8月,四川的62家上市公司中,約有13家公司因會計信息質量問題被處罰,約占21%; 2005年度滬市上市公司受處罰的21家公司中,有6家是西部上市公司。根據溫家寶總理 “加大會計監督檢查力度,綜合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指示精神,本文就近幾年西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其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對策。
  
  一、西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披露的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須準確、真實,不得虛假記載、誤導或欺詐,這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最基本的要求。但西部有些公司或為了公司股票上市需要,或為了影響股票的市價,或為了公司管理者的業績評價,或為了經營管理上的特殊目的等,往往弄虛作假,披露不真實的會計信息。如西部上市公司天歌科技2002年中期報告未按照財政部《關于印發〈合并報表暫行規定〉的通知》(財會字[1995]11號)第1條和第2條的規定,將持有98.62%股權的荊州天歌納入2002年中期合并報表范圍,導致2002年中期報告少計虧損860.88萬元;同時,天歌科技公開披露的該公司的1.57億元的委托理財事項,經查實并未實際履行,由此構成虛假陳述而被中國證監會處罰(證監罰字[2005]14號)。重慶實業因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的年度報告中披露虛假財務信息,4年所披露的凈利潤中含有虛假凈利潤約5 362萬元。(證監罰字[2005]39號)。
  (二)會計信息披露的時間不及時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市場價格產生較大影響,而投資人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重大事件的報告提交證券交易所和證監會,并向社會公布說明事件的實情。但是,西部不少上市公司卻不能按時披露相關信息。比如: 2003年6月、9月、12月,天科股份以技術轉讓名義分別將收取關聯公司自貢通達機器制造有限公司的250萬元、250萬元、300萬元計入主營收入,并結轉當年利潤,天科股份未將上述交易作為關聯交易按規定及時披露,也未作為關聯交易在2003年年報和2004年中報中披露。(證監罰字[2005]14號);重慶實業從2001年11月至2004年4月,先后為德隆控制或利用的6家公司從事貸款或開具承兌匯票行為,以全額存單質押的方式予以擔保,累計擔保合同43筆,累計擔保金額109 947萬元。重慶實業沒有及時對上述擔保行為及時公告,也未在2001年、2002年、2003年年度報告中披露。(證監罰字[2005]39號)
  (三)會計信息的內容不完整
  會計信息內容不完整主要表現在財務報表及其附注上。一些西部上市公司出于某種目的,或故意隱瞞會計報表中的某些項目,或重大事項故意不在報表附表中作說明或披露。如四川天科股份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期間,第二、三大股東及實際第四大股東通過其控制的幾家關聯公司以合作經營和借款、受讓委托理財項目、受托采購等名義,先后從天科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四川天科投資有限公司獲取資金,至2004年11月25日未歸還余額為
  7 159.6萬元。有關交易天科股份未按規定作為重大關聯交易予以及時披露,也未作為關聯交易在2003年年報和2004年中報中披露(證監罰字[2007]12號)。
  會計信息質量低下會產生一系列消極后果:誤導投資者,加大了投資者的風險,從而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影響股市的健康發展;導致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失效、財務管理失控、生產經營混亂;助長內幕交易、行賄受賄、貪污腐敗等丑惡現象的蔓延;造成國家稅收的流失、影響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
  
  二、西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企業為獲取利益造假
  1. 為“圈錢”而設法將股票上市。有些西部企業把股票上市作為單純的集資手段,為達到公司上市的資格要求,爭取上市額度,公司往往會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包裝”,在資產評估和財務報表上大做手腳,在招股說明書中極力美化企業以往的經營業績、修改財務報表、虛報資產、以求符合發行上市的股本規模和盈利標準。比如東方鍋爐,在上市之前通過調整財務報表而虛增凈利潤1.23億元;紅光實業在股票發行上市申報材料中稱1996年度盈利5 400萬元,而經查實際上是虧損1.03億元。2. 為謀取暴利而配合莊家操縱股價。在股市上,一些所謂的莊家為了操縱股價,利用資金優勢和各種關系, 拉攏上市公司管理層制造內幕交易, 沒有利好就假造利好,以此抬高股價,賺取股票差價,獲得超額利潤。而一些上市公司的主管為了一己利益而喪失原則,采取各種違規手段,如虛報利潤、虛增資產、修改財務報表等,以此散布虛假會計信息,傳播各種假消息。
  3. 為避免退市而造假。我國證券市場已建立上市公司的退出機制,上市公司若連續三年虧損或每股凈資產為負值的將從二級市場摘牌。一些西部上市公司為了不被摘牌,在公司業績差時,采用虛增利潤、少報虧損等方法,假造會計信息,謊報業績。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大搞關聯交易,達到報表扭虧的目的。于是股市上就出現了一種怪現象: 一些ST公司在退市之前的最后期限會及時地推出盈利報表而力挽狂瀾。如西部上市公司ST東碳公司2005、2006年度每股收益分別為-0.32、-0.42元,在生產經營情況沒有實質性改變情況下,2007年7月26日 突然公告:經本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本公司2007年上半年度實現盈利,利潤區間為1 300-1 600萬元,業績預盈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上半年公司確認債務豁免收益2 894萬元。債務豁免收益按舊企業會計準則應計入資本公積,而按新準則應計入營業外收入。顯然,東碳公司2007年上半年度實現盈利并不是自身經營業績的改善所至,而是利用了新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二)相關法規制度的局限性
  我國雖然近幾年已頒布了《公司法》、《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準則》等法律法規,2006年又出臺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這些法律法規都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作了規定。但具體操作有一定難度,具體應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各種減值準備金的提取規定成了有些公司“聚寶盆”、“調節器”;關聯方交易、或有事項、重大事項的認定及操作都難于把握等。很多經濟業務的處理結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
(三)社會監督不力
  1. 社會審計監督不力。由于注冊會計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加之許多人缺乏職業道德和管理部門監督不力等原因,并沒有能真正發揮“經濟警察”的作用,相反有些甚至與企業勾結在一起,共同造假。在2005年、2006年財政部對全國600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執業質量的檢查中,發現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特別是中小事務所內部質量控制薄弱,存在審計程序不到位甚至故意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的情況;如甘肅合盛會計師事務所未到被審計單位現場取證,在未實施必要審計程序的情況下,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青海華翼會計師事務所內部質量控制混亂,偽造注冊會計師的簽名、蓋章,違規出具審計報告。
  2. 證券監督機構監督不嚴,處罰力度不夠,處罰不及時。雖然近幾年證券監督機構加大了對上市公司的監督檢查及對責任者的處罰力度,但從效果來看,還未起到對會計造假者的震懾作用;同時,對查出的問題處罰不及時,從發現問題到處罰問題的時間間隔太長,當處罰決定公布執行時,效果已大打折扣。
  3. 政府各部門對會計的監督管理缺乏協調和配合。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對會計的監督標準不夠統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缺乏統一協調和配合,不能形成會計監督管理的合力。
  (四)內部監督控制機制不健全
  1.企業內部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強的內部牽制等內部管理制度,有的雖然建立了制度,但在實際工作中未得到執行,使制度形同虛設。
  2.單位內部監督缺乏機制保證。現行管理體制下,會計缺乏獨立性,會計人員時時受制于單位領導,不具備監督者應有的獨立地位和條件,內部審計監督職能沒有充分發揮。
  (五)會計人員素質差
  1. 有些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低,不熟悉國家政策、法規,在進行會計處理時,或是不自覺地違反國家政策、法規,或是不能按規定進行正常的賬務處理和會計核算;
  2. 有些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淪喪,喪失原則,處處聽命于領導,按領導意圖辦事,故意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甚至串通作假。西部上市公司的許多重大造假事件,如銀廣夏、東方鍋爐、紅光實業等,都與會計的重大過失或串通舞弊有關。
  
  三、提高西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
  
  (一) 加強法律法規建設,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1. 認真貫徹實施《企業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對故意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等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進一步細化、量化、增強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
  2.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因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造成損失的民事索賠制度,并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
  3. 在上市公司實行會計信息披露的信用等級考核制度,每年考核并公布一次,并將企業負責人的業績、升職等與信用等級掛勾,實行一票否決制。
  (二) 加強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管理
  1. 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管體系。逐步建立財政、審計、稅務、銀行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會計執法隊伍。
  2. 加強社會監督。一方面,要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管理,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提升注冊會計師行業自我約束能力和全員管理與服務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監督并加大處罰力度。應建立注冊會計師民事賠償機制,注冊會計師因串通舞弊或重大過失而不能發現上市公司重大會計造假等問題,致使投資者和債權人蒙受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迫使注冊會計師強化風險意識,提高執業水平。
  3. 加強對企業的會計監督。定期組織開展以《會計法》為核心的會計法規執行情況檢查,促進單位加強會計基礎管理,規范會計核算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三)強化內部控制建設
  1. 上市公司應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真正做到從事后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內部控制向事前預防為主的內部控制轉變。
  2. 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重視并及時解決內部審計部門發現的問題。
  3. 強化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核算質量。要求財會部門嚴格執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從嚴格記賬、算賬、報賬和計量、計價、定額等基礎工作抓起,加強收入、支出、成本費用的管理,杜絕或防止會計工作中的舞弊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四)加強會計隊伍建設
  1. 加強會計誠信建設。大力開展會計誠信教育和職業道德培訓,不斷增強單位負責人和廣大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
  2. 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促進會計人員不斷更新知識,增長才干。
  3. 建立獎懲機制。單位領導要支持會計人員堅持原則的行為,對認真執行《會計法》和遵守職業紀律的會計人員進行廣泛宣傳、表彰和獎勵,以弘揚正氣,樹立新風;加強對會計人員執行職業紀律情況的監督、檢查、對嚴重違反職業紀律的會計人員,取消其繼續從事會計工作的資格。
  
  【主要參考文獻】
  [1] 張小虹.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緣何屢禁不止[J/OL].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網站.
  [2] 證券時報. 2001.09.27 (深圳市飛亞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胡長虹).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第十三號、第十二號.
  [4] 趙超.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思考. 財會研究,2001,(3).
  [5] 程小琴. 會計信息失真的制度因素分析. 財會研究, 2002,(11)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