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對實施新會計準則后的幾點意見

對實施新會計準則后的幾點意見


【摘 要】 我國新會計準則是在國內外復雜的政治和經濟形勢下運行的,上市公司在施行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考慮。本文論述了現階段國際和國內的會計環境,并就如何看待新會計準則運行一年來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及解決辦法。
  【關鍵詞】 會計準則; 國際標準; 證券市場
  
  新準則出臺之后,稅法、會計環境、國家宏觀經濟的進程都對其有一定影響及制約作用,這個磨合過程需要相當的時間,需要各個方面的協調與配合,新準則在實施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充實和完善。為了解新準則的實施情況,本文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作一些分析研究。
  
  一、現階段存在的國際、國內新問題
  
  (一)國際形勢不穩定
  和平仍然是主題,但是也存在不穩定因素,如:美國出兵伊拉克問題;科索沃獨立引起國際關注;恐怖主義猖獗,如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不久前遇刺身亡。糧食問題,美國糧食出口能力下降,導致糧食的實際價格上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壓力。
  亞洲的未來充滿風險,其中包括油價猛漲,美元暴跌,投資者撤出日元套利交易,甚至還有恐怖襲擊。
  貿易磨擦增加,如歐盟對我國蠟燭和鋼絲發起反傾銷調查,歐盟委員會16日發表公報宣布,已分別對從中國進口的蠟燭和鋼絲產品發起兩項反傾銷調查。公報稱,歐委會于2008年1月3日收到德國、荷蘭等多個成員國蠟燭生產企業針對中國產蠟燭提起的反傾銷申訴,“相關證據表明,有必要展開反傾銷調查”。
  美元大幅貶值。中國外匯交易中心2008年5月15日公布,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976比1,已經突破7.00的關口,再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自2008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幅度接近6.8%。不過可喜的是2008年5月20日人民幣有所回升為6.987比1。
  (二)國內與國外產生密切的連帶關系
  1.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發改委”在一份報告中列舉了各國物價情況:2007年9、10月份消費物價指數漲幅超過5%的國家有7個,俄羅斯為10.8%,南非9.7%,其余為阿根廷、越南、印度尼西亞、印度和中國。我國6.5%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不過是墊底狀態。
  2.美國的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中國股市與全球股市的關聯度越來越高:
  受全球股市暴跌的影響,上證綜指從2007年10月中旬的6124的高點,一路震蕩下行,至5月20日觸及3400點左右,幾個月中,累計最大跌幅超過50%。對于中國股市的大幅回調,業內人士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比如市盈率太高,A股泡沫太多;盤子越來越大,需要深度回調;雪災等自然災害。
  然而,有一個共同的看法: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以及中國股市正產生影響。
  在上證所一高管看來,美國次貸危機雖然對中國股市沒有直接的影響,但產生了很大的間接影響。比如上市公司的出口業務受挫,股民的信心受挫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國股市已不再是獨處一隅的世外桃源,中國經濟已融入國際經濟體之中,中國股市與全球股市的關聯度也越來越緊密。
  這一點在中國股市的體量上可以得到印證。2007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總市值最高達到了28萬億元,列亞洲第二,全球第六。如果加上深交所、港交所、臺交所,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已處在世界交易所的前列,可謂舉足輕重。這樣一個迅速崛起的新興市場,與世界聯動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換言之,當美國因為次貸危機而波及全球股市下挫時,中國股市巨幅震蕩也在所難免。
  3.適應市場經濟的機制仍不健全。
  中小投資者在證券市場遇到的困惑:
  (1)機構壓迫。中小股民由于信息不對稱,對上市公司缺乏研究,對技術分析知之甚少,故選擇有信息優勢、有資金實力的基金和機構重倉持有的權重高價績優股,進行中長期投資,誓與基金共存亡。
  (2)法律不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是證券市場的原則。然而在證券市場,法律的天平總是向大股東一邊傾斜。早先有東方電子的股民受了欺詐告到法院,曾被無理否回。后有杭蕭鋼構內幕交易受損的眾多股民,依法進行集體訴訟要信息披露違規的上市公司賠償,卻被法律拒之門外。更為不解的是,券商違規進行權證創設,讓參與的中小散戶虧損慘重,中小散戶集結到監管部門投訴,監管部門讓找交易所,找到交易所,又把皮球踢到法院。法院卻回答無法立案,法律沒有因權證創設造成虧損賠償相關條款。
  (3)上市公司歧視。盡管進行了股改,盡管抑制了大股東一股獨大,但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價的現象并沒有根本改變。
  大股東為所欲為,把資本市場當“信用卡”惡意透支圈錢,掏小股東錢包,漠視公眾投資者的知情權。長期以來,上市公司圈錢的手伸得很長,回報的手卻縮得很短。有的報表上盈利豐厚卻一毛不拔,有的象征性的撒點胡椒面,百元股份以每股0.2元作為“封口費”。據統計,2006年深滬股市分文未分的公司占到了半壁江山。
  (4)一級市場擠壓。一級市場自打誕生那天起,就是對三公原則的諷刺。一個穩掙不賠毫無風險的市場,同二級市場風險巨大形成強烈反差,一級市場卻是如日中天,3萬多億元的新資金樂此不疲地撒網申購。
  一級市場的雄厚資金來自哪里?一是銀行龐大的理財資金;二是企業的流動資金;三是上市公司新募集資金;四是個大機構短期拆借資金。可以說,社會上所有的無風險套利資金都涌入了一級市場。
  (5)交易成本高。據權威媒體調查,2007年“5.30”成為了中小投資者盈虧的拐點。在印花稅提高后,券商也搭順風車,巧立名目提高了傭金。而去年(2007年)的印花稅和傭金收入超過上市公司的盈利和分紅總和。慶幸的是2008年5月政府將印花稅下調,在收入上進行了再次的調節。


  二、中國應采取的具體措施
  
  (一)2008年中央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
  從2008年5月19日起,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上調0.5個百分點至15%,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11次、同時也是本輪經濟周期以來第15次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本次上調可一次性收回流動性資金4 000億元。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將在一定程度上沖銷國內過剩的流動性。對于本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央行曾表示,其目的在于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從緊貨幣要求,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央行未來將采取多種手段落實從緊的貨幣政策,包括1.繼續采取有利措施加強流動性管理;2.加強對金融機構的指導;3.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4.央行還將進一步發行財政部特別債券和央行票據。
  (二)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情況直接關系到中國會計準則能否得到國際上主要國家和經濟體的認可、等效工作
  會計準則等效就是在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后,應當使我國會計準則得到國際上主要國家和經濟體的認可,使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具有同等效力。因此,財政部2007年高度重視會計準則等效工作,進展較為順利。一是2007年我國內地和香港的會計準則等效工作實現了突破,雙方簽訂了兩地會計準則等效聯合聲明,確認內地會計準則與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具有同等效力,為內地會計師事務所按內地會計準則審計的結果獲得香港監管機構的接納奠定了基礎。二是中歐財金對話框架下的中歐會計合作進展順利。經過北京會議和布魯塞爾會議,中歐會計準則等效會談取得重要進展,確定了2008年努力實現中歐會計準則等效的目標。三是中美會計合作納入雙方對話議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正式宣布,允許外國企業赴美上市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報財務報告,為中美會計準則等效創造了條件。
  
  三、提出幾點建議
  
  (一)盡快建立獨立的經濟法院
  加大做假成本,加強監管,經濟爭議糾紛的解決、仲裁中國滯后的監督。
  (二)規范競爭道德環境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存在基礎,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動力。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競爭的有序離不開良好的環境,特別是良好的競爭道德環境的支持和影響。為此,努力營造一種倫理精神高揚、道德控制適度、競爭主體協作有序和進取不息的道德環境是規范競爭行為之所必需。
  2002年國家總理朱镕基給國家統計局的題詞是——不出假數,同年給上海財經大學的題詞是——不做假賬。這是目前最高層次的提醒,提醒人從道德上嚴格要求,要有職業道德,要有敬業精神。
  (三)放緩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步伐
  由于美國經濟已經開始衰退,中國的出口貿易已經受到影響,中國可以考慮放緩國際會準則趨同的步伐,把眼光投向本國,不能忽視我國國內13億人口的市場,拉動內需,培育本國市場,是保證中國經濟不衰退的最有效方法。
  總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是方向,趨同需要一個過程,趨同需要互動。為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會計基礎,為新興市場和轉型經濟國家參與國際趨同創造更為有利的環境是我們專業人士必須考慮的問題,是政府完成“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經濟任務的使命。
  
  【參考文獻】
  [1] 李茂生,苑德軍.中國證券市場問題報告[R].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2] 謝聯勝.QFII的進入與臺灣證券市場對外開放[J].證券市場導報,2006.
  [3] 沈聞一.QDII機制及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中國外匯管理,2004,(6).
  [4] 陳慧穎,蘇丹丹.QDII再開閘.資本與金融,2007,(11).
  [5] 徐梅,鄭海東.對新所得稅會計準則的幾點看法.涉外稅務,2006,(04).
  [6] 蔡昌,張克西.新會計準則與涉稅處理技巧.廣東經濟出版社,2006,(07).
  [7] 張曦明.《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新變化.魅力中國,2007,(06).
  [8] 胡勝榮.淺議新準則下所得稅會計處理的變化.商業會計,2007,(14).
  [9] 陳琦.談執行新所得稅會計準則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商業會計,2007,(14).
  [10] 黃南有.新所得稅會計準則與稅收籌劃.現代商業,2007,(13).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