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泰侖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高峰
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要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利益。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現代企業所追求的核心目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企業在追求自我生存和發展過程中,既要考慮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又要保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以及持續盈利能力的提高,保證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長盛不衰,它是一種可以實現企業、社會和國家三贏的,有利于提升企業和國家競爭力的企業成長范式。
目前我國的許多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是曇花一現,中國眾多的“流星”企業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過度擴張,不能做到持續發展,比如,巨人、三株等企業,其產品開始上市時轟轟烈烈,但沒過幾年就銷聲匿跡了。據統計,全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7年,生存10年以上的只占民營企業總數的15%。企業能否做大做強,取得可持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能使企業取得越來越多的利潤,獲取良好的社會聲譽,而且消費者也能持續享用到過得硬的產品,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國家經濟的發展更是需要有越來越多的擁有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這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因此在國家頒布的新《企業會計準則》中處處體現可持續發展觀,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新《企業會計準則》幾乎在所有重大的問題上,諸如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等,原則上都實現了與國際準則的趨同,實現了財務信息的國際可比,其根本原因就是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一、企業取得了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的“通行證”,即通用財務報表。這為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資者提供了可能,而境外投融資機會的增加,則順應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融入世界經濟的初衷。二、由于我國原有的會計準則體系不夠規范和完整,與國際會計準則存在較大差異,從而難以為反傾銷應訴提供有力的幫助。而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反傾銷投訴的壓力,減少了對外貿易的損失,從而增強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保障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各具體準則也處處體現可持續發展觀,主要表現在:
一、將投資者決策有用作為企業財務報告編制的首要出發點
新《企業會計準則》將投資者決策有用作為企業財務報告編制的首要出發點,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觀。企業財務報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如果企業在財務報告中提供的會計信息與投資者的決策無關,那么財務報告就失去了編制的意義。根據投資者決策有用目標,財務報告所提供的信息應當如實反映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各項收入、費用、利得、損失的金額及其變動情況,以及各項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等所形成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情況等,從而有助于現在或潛在的投資者正確、合理地評價企業的資產質量、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效率等,最終作出理性的投資決策。因此,只有給投資者提供一個真實準確的財務報告,使現在和潛在的投資者擴大投資,企業才能發展,財富才能增加。同時,這個過程也是促進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的過程。資本市場是市場經濟的核心,資本市場的完善反過來又會作用于企業,實現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即可持續發展。
二、引入資產負債表觀,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新《企業會計準則》將資產負債表觀貫徹始終。從基本準則六大會計要素到具體準則(例如資產減值、現金流量、所得稅會計等),都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按照資產負債表觀,企業財富的增加不能只單純關注利潤,而要關注凈資產,關注期末凈資產和期初凈資產相比是否真正增加。同時,也要關注凈資產的價值是否為真實價值,只有在真實價值的前提下凈資產增加,才能表明企業財富的增加。企業財富增加后,履行向國家繳稅的義務,向股東分配利潤,促進投資者追加投資,這才是一個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因此真正的利潤本質上是凈資產的增加,真正的虧損本質上是凈資產的減少。
多年來,由于奉行利潤表觀,利潤一直是業績考核的首要指標。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基于會計分期假設,利潤反映的畢竟只是企業某一期間的經營成果。片面側重利潤表,容易為企業追逐短期利益留下利潤操縱空間,具有較大的局限性。而資產負債表觀要求企業著眼于凈資產,企業只有在所有者權益增加的情況下,企業價值和股東財富才能得以增長。新《企業會計準則》在這方面突破了傳統的單純考核利潤的理念,有助于促使企業改善資產負債管理,優化資產和資本結構,著眼于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三、開發支出資本化以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
新無形資產準則改變了原研究開發支出一律費用化的規定,將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區分為研究階段支出和開發階段支出,予以分別處理,避免了上市公司的研發支出一律當期費用化。由于研發支出一般金額較大,必然引起本期利潤的大幅下降,股價下跌,影響企業的融資能力,也可能會導致企業不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情況出現。當企業管理層對利潤不滿時,很可能會削減短期項目上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從而削弱了企業對無形資產的培育,阻撓了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損害了企業和國家的長遠利益。
將符合確認條件的開發支出資本化的優點在于:(1)可以使企業每期的成本與收益確認更符合配比原則,使盈利更能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因為開發活動成功后取得的收益很大,收益期長,且開發支出金額大,若一律費用化處理,在開發階段的利潤相對較低,開發成功后因沒有可分攤的開發費用,收益期間利潤相對偏高,開發期間收入和費用嚴重不配比,影響核算的準確性和可比性;(2)對于擬進行外部融資的企業來說,開發費用資本化能夠降低負債比率,提高企業商業信用,不會損害融資渠道;(3)可以減少經營者在開發階段的利潤指標壓力,提高其在研發投入上的熱情,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從而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一定條件下土地使用權的處理可以減少企業房產稅
新《企業會計準則》明確規定,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用于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筑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筑物合并計算,其成本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也就是說,企業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筑物的成本不包括其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筑物分別核算。而根據稅法規定,從價計征的房產稅要依據企業房產賬面原值來繳納,這樣,土地使用權的單獨核算會減少企業的房產稅支出。同時,依照不包括土地使用權價值的房產賬面原值來計算征收房產稅,得到了國家稅務總局的認可。這項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的房產稅稅負,為企業的未來生產經營和投資活動提供了更多的可支配資金。
總之,新《企業會計準則》著眼于提供更加真實、可靠、價值相關的會計信息,對于提高企業資源配置的效率,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