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設計作為整個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包括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各環節的設計反映了建設項目的技術構造狀態。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一個工程項目能否按預定的成本目標來實現,是建設單位十分關心的問題。也是建筑設計必須面對的現實。
1.建筑設計階段成本存在問題
實踐證實,現在建筑設計階段造價控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
1.1缺乏“成本控制意識”
部分設計工作者重視設計技術的先進性,而輕視了經濟合理性,留有較明顯的計劃經濟色彩;另一方面,現行的設計收費標準一般是以工程造價為取費基數,對設計中造成的浪費缺乏明確標準和控制措施,不帶任何經濟責任。致使部分建筑設計人員在建筑設計中一般都比較注重設計產品安全實用、技術先進,強調設計的產值,而對設計產品的經濟性重視不足。
在這種環境下,建筑設計必須盡可能滿足建設單位的“需求”,勢必出現部分建筑設計人員為了創作方案中標,設計作品盲目迎合建設單位“需求”的現象。從而造成設計產品的經濟性的不合理。
1.2限額設計的不足
限額設計在一定階段和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決了建筑設計的技術性與經濟性相結合的問題。但其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
(1)多數的限額設計均在初步設計后確定,失去了成本控制的主動性;
(2)過分強調限額設計,使價值工程原理受到極大限制,同時限制了設計人員的創造性;
(3)強調一次性投入,對項目建成后的維護使用費,項目
期滿后的報廢拆除費用考慮較少;
(4)隨著建材、設備不斷更新,價格不斷變化,而定額調整相對滯后,勢必對工程造價的約束力相對降低。為此,作為建筑設計工作者必須通過收集、積累造價資料,為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提供條件。
1.3設計周期合理性
只有具備科學合理的設計周期,才能保證設計成果的準確、安全和經濟,從而達到科學、合理成本控制的最終目的。當前一些建設單位視建筑設計工作為簡單的勞務性工作,在短期利益的驅使下,只求速成,給定的設計周期十分倉促。
2.建筑設計階段工程造價成本控制措施
2.1避免建筑形式造成的成本風險
當前,一些建設單位出于功利心理,一味追求建筑設計的視覺沖擊,一些設計師也在盲目追求建筑設計的新、奇、怪,造成建筑設計的不合理性;究其實質,就是只追求設計的表面化,背離了工程成本控制的原則,對技術經濟可行性、使用維護成本等重要因素考慮不周。這種重形式的弊端往往導致建成效果不理想,工程成本難以控制等問題。這樣的建筑不僅體現不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更不用說其經濟和適用。因此,必須妥善處理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二者的關系,盡可能采用簡單、明快的建筑形式,使方案設計做到技術性與經濟性相結合。
2.2采用模型研究的方法避免成本風險
模型研究可以為設計人員提供更直觀、清晰、有效溝通的平臺,它可以及時發現建筑設計構想中的不合理、不經濟、不實用之處,各專業設計人員可以通過模型研究避免建筑設計的“錯、漏、碰、缺”及不洽當設計變更為工程成本帶來的風險。
2.3合理確定建筑物層高
層高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造價。層高每下降10cm,工程造價降低1%左右,墻體材料可節約10%左右。為此,在滿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層高可以直接節省投資;節約建筑材料和勞動消耗,減輕建筑自重,提高抗震能力;降低采暖能耗,節約能源,提高建筑密度;節約用地,其結果必然會使工程造價降低。
2.4合理對建筑物內部進行分隔
從建筑工程造價角度分析,小戶型單方造價比大戶型高。因為小戶型內墻多,相應墻面抺灰、管線敷設安裝單方造價必然提高。為此,在滿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分戶使用面積,盡量減少對建筑物內部分隔,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
2.5合理選用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選用,對于成本控制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建筑設計者首先要做到材料品質與工程成本的綜合考慮,在不同的設計階段確定相應的材料成本標準。其次,要根據開發商產品定位,充分考慮到節能環保等因素,可以節約部分投資。
2.6合理選用平面形狀、單元組合
建筑的平面形狀越簡單,其造價就會相應地降低,建筑成本也會相應下降。在工程設計中,建筑的單元組合直接影響著山墻、基礎、屋面等部位的工程造價。為此,合理選用平面形狀、單元組合必能降低建筑工程成本。
2.7合理確定細部做法、構造措施
建筑設計的細部做法和構造措施對工程造價有著直接的影響,建筑設計人員應根據相關規范、標準、圖集要求,確定細部做法,節點構造,達到技術性與經濟性的最優化。
2.8景觀方案設計的成本控制
景觀方案的成本控制是建筑設計成本控制的難點之一,景觀方案設計需滿足四個方面的要求:(1)滿足建造成本的要求;(2)滿足建設單位營銷的要求;(3)滿足材質選擇的本地化和施工工藝的可行性的要求;(4)滿足安全性、便于管理,后期使用養護成本低的要求等。
在此基礎上,設計者首先要合理布局,確定構造措施、核算經濟指標,科學采用建筑技術,選用建筑材料、達到建設單位的認可。不但要追求內容與形式上的完美統一,也要注重藝術性與經濟性的高度契合。
3.結論
我國現階段建筑設計造價控制已臻于完善,但隨著市場經濟、建筑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建筑材料的日新月異,也還存在靜態、滯后的現象。且由于建筑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涉及面廣、環節多、難度大,所以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完善,實現成本控制的動態化、多元化和系統化。◆
參考文獻:
[1]劉鐘瑩.建筑工程造價[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2] 鄺偉文. 論建設工程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J]. 中國建設信息, 2005,(08)
[3]張應華. 淺議方案設計階段的投資控制[J]. 江蘇建筑, 2000,(01)
作者簡介:蔣文德,1980.10,江蘇武進,漢,從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