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是經濟的組成部分,會計學科在社會科學領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國會計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仡欉^去,改革開放的30年,是我國會計棄舊揚新、逐步發展和變革的30年,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的近5年,我國會計的發展更是迅速。那么會計學現在的研究現狀如何,研究熱點有哪些,未來有潛力的研究方向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者。有關會計研究的文獻迅速增長,給廣大研究人員從浩瀚的研究論文中把握會計學的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等問題帶來了挑戰,而科學知識圖譜方法可以作為研究人員應對這一挑戰的有效工具。本文將基于詞頻分析和共詞分析法,借助科學知識圖譜技術對我國會計學論文進行可視化分析,指出我國會計學主流學術領域和研究熱點。
一、數據來源與方法
(一)數據采集
本文采用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以“會計”為檢索詞,選擇年限為2005—2009年,通過篇名(詞)和關鍵詞路徑檢索,選擇檢索邏輯為“或”,選擇文獻類型“論文”,獲得基于CSSCI數據庫(2005—2009年)共計5年我國會計學論文1 477篇,并下載保存作為本文的數據來源。
(二)數據預處理
由于本文的基礎工作是對關鍵詞的定量分析,因此要保證關鍵詞數據的有效性。對下載的1 477條數據檢查發現以下問題:1.部分關鍵詞表述不正確或標引不規范。2.存在同義詞或近義詞。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筆者作了以下工作:1.修正表述不規范的關鍵詞,如:將關鍵詞“獨之審計”錯誤形式修正為“獨立審計”等。2.合并同義詞,如:“會計信息披露”和“信息披露”合并為“信息披露” ;“穩健會計”和“穩健性會計”合并為“穩健會計”等。按上述原則對檢得數據進行過濾和清洗,最后保存這些修正的數據作為本文的數據來源。
(三)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詞頻分析、共詞分析、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具體步驟為:首先對關鍵詞進行詞頻統計,選擇高頻關鍵詞;其次利用共詞分析方法,建立共詞矩陣;最后,利用現代多元統計分析技術(如因子分析、距離分析、多維尺度分析),分析共詞矩陣,展現出我國會計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圖譜。
1.詞頻分析
關鍵詞是學術論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論文中所占篇幅較少,但卻是論文的精髓。往往從關鍵詞部分就可以了解到該文所涉及的領域和內容。統計1 477篇論文的所有關鍵詞出現的次數,并按照出現頻次大小排序。通過統計,關鍵詞總計2 573個,總出現頻次為5 173次,限于篇幅,僅列出出現頻次大于等于15次的高頻關鍵詞(見表1)。
2.共詞分析
本文在得到高頻關鍵詞的基礎上,采用共詞分析法描述關鍵詞對之間的連接強度,以便進一步揭示我國會計學的研究熱點。首先對確定的38個高頻關鍵詞統計他們兩兩的共現次數,形成一個38*38的原始共詞矩陣。為了消除矩陣因關鍵詞頻差異的影響,轉換成距離相異矩陣(如表2)。
首先,進行聚類分析。將距離相異矩陣(如表2)導入SPSS中進行聚類分析,在聚類方法中選擇離差平方和(Ward),得到聚類結果樹狀圖(如圖1)。根據聚類分析結果,初步判定各關鍵詞之間的聯系。
其次,進行因子分析。將原始共詞矩陣轉化為斯皮爾曼相關矩陣(Spearman),在相關矩陣基礎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進行因子分析。分析結果表明,38個關鍵詞中有8個公因子被提取,它們能夠解釋全部信息的86.144%,同時通過因子個數碎石圖(如圖2)幫助確定最佳分類數,即將會計學研究熱點分為8類比較合適。
二、結果與分析
(一)詞頻統計
由表1看出,會計準則已經成為我國學者最為關注的研究熱點。在1 477篇論文的所有關鍵詞里,會計準則出現的頻次為167,居第1位,這和我國會計發展所處的階段是相符的。我國會計處于快速發展的初期階段,大量借鑒國際會計發展成果,用于制定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會計準則,直到2006年,才制定出一部具有完整體系的現代企業會計準則,因而大量的研究都是圍繞著會計準則展開的,從準則出臺前的探討、鋪墊到準則出臺后的影響和結果分析;關鍵詞會計信息出現的頻次為129,居第2位,說明我國會計界更多地把會計當做提供信息的系統機制,大家最為關心的也是會計系統能夠提供什么樣的信息;從排名第3位的關鍵詞注冊會計師到排名第16位的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都是圍繞會計信息這個主題展開的,注冊會計師和會計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度,即會計信息質量,會計準則、會計核算方法、會計監督都是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因素,信息披露適用于上市公司,對于上市公司的投資者而言,信息披露和質量會影響到他們的投資決策;排名第18位的管理會計、排名第23位的財務會計和排名第25位的政府會計反映了不同應用領域的會計研究;而居于前沿的研究課題諸如環境會計、人力資源會計、會計誠信出現的頻率較低,發表的文獻較少。
綜上所述,我國過去圍繞會計準則所做的研究最多,其次是對會計信息的探討,而諸如擴大會計的計量范圍的課題研究較少。
(二)共詞知識圖譜
通過以上的聚類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多維尺度分析,得到了近5年來我國會計學的共詞知識圖譜,如圖3所示。
在圖譜中清楚地顯示出2005—2009年CSSCI數據庫中會計學論文存在的3個知識群和相應的學術領域,結合上文的聚類分析和因子分析,有八大研究熱點,具體分析如下:
在知識群1中,會計信息失真、上市公司、新會計準則、會計核算等高頻關鍵詞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識群1主要是圍繞著新會計準則的研究。為了更好地實現會計目標和減少會計信息失真,我國2006年頒布了新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更多的采用了公允價值的核算方法,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也產生了影響。為了解決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的問題,為了更好地進行信息披露,新準則在一定程度上強調對公允價值的應用。在這個知識群中有3個研究熱點:(1)會計失真問題。近年來國內外財務丑聞案件層出不斷,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成為會計界的研究熱點。研究者們普遍關注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與對策,以及探討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通過閱讀相關文獻,研究發現關于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文章大致可以分為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和完善會計信息質量監督體系、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等方面。(2)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會計核算問題。(3)新會計準則。自2006年新會計準則發布以來,對新會計準則的實施運用的探討以及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計量等問題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在知識群2中,環境會計、利益相關者、會計國際化等高頻詞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識群2的中心是會計政策和形式的選擇。不同的利益相關者需要不同的會計信息內容和表現形式。為了與國際接軌,需要會計國際化;為了表現公司的環境責任,需要研究環境會計;為了減緩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沖突,需要財務會計信息……因為存在眾多的利益相關者,為了較少交易成本,又需要監管層確定會計政策和形式來協調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在這個知識群中,有2個研究熱點:(1)會計國際化。由于國際經濟發展的需要,客觀上要求各國在制定會計政策和處理會計事務中,逐步采用國際通行的會計慣例,已達到國際間會計行為的相互溝通、協調、規范和統一。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趨勢是研究的熱點。(2)環境會計。也稱綠色會計,其最早是作為社會責任會計的一部分出現的。隨著環境的問題日益嚴重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環境會計成為我國會計研究的熱點。
在知識群3中,管理會計、會計信息質量、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會計盈余等高頻關鍵詞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識群3 的中心是會計信息質量。盈余管理、會計穩健性和會計盈余影響會計信息質量;會計制度、會計準則、國際會計準則會影響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公司內部治理狀況(公司治理)和外部監督(會計師事務所)也是影響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的重要因素。這一知識群中的研究熱點有3個:(1)管理會計。以企業現在和未來的資金運動為對象,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經營管理決策的科學依據為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對成本控制問題是研究的熱點。(2)會計盈余。會計盈余和現金流量直接的矛盾一直是現在財務會計理論爭論的焦點,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的會計盈余問題和新會計準則對盈余管理空間的遏制作用等問題都是研究的熱點。(3)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質量。加強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控制是研究的熱點。
三、結論
從對關鍵詞的詞頻分析可以看出,會計學研究里最常出現的關鍵詞是會計準則,其次是與會計信息質量有關的內容。從共詞知識圖譜可以看出,會計學論文主要集中在三個知識群,第一個知識群的研究熱點都是圍繞著新會計準則,第二個知識群是以會計政策和形式的選擇為中心,第三個知識群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熱點研究。會計準則給予了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會計政策的選擇影響了信息質量。所以第二個知識群是第一個知識群和第三個知識群的連接和過度。
上述研究大致勾勒出我國會計學論文的研究熱點,揭示出知識群的內部結構。我們可以發現,會計學研究里最關心的是會計信息問題,從信息的披露到信息的形式和質量,由于信息的復雜性和無窮性,未來仍然可以做出更深層次的研究;其次,會計的研究緊緊圍繞會計實踐,這從圍繞準則的研究可以看出,有理由推測以后的會計研究仍然會遵循這一原則;最后,對前沿的課題諸如環境會計、人力資源會計所做的研究仍不全面,這意味著未來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當然由于CSSCI并未能全面搜集我國會計學的論文,以及與國外會計學論文的研究熱點相比,我國會計學的熱點是否緊跟前沿,都是今后仍需研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