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情況下,資產所有者同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之間難以達成一致的目標,因而在此種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需要非市場機制的干預,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也就是在出資者向經營者進行資本授權之后,還需要進行嚴格監督,以達到會計管理目標。
一、會計人員具有執行內部控制的作用
(一)會計人員有內部控制作用
長期以來,會計的核算和監督兩大職能,在會計工作中作用重大,而其監督職能反映的就是會計人員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的內部控制作用。作為會計人員,一方面要為物質財產安全負有責任,另一方面,還需證明財產管理人員有沒有真正履行其職責。
企業經營管理離不開內部控制,也就是說,內部控制需要同企業經營管理結合起來,而不應該超出企業基本活動,這樣內部控制就可以促使企業經營實現預期目標,同時監督整個經營過程。會計是企業的管理活動之一,會計工作的有效進行有利于經營效率的提高,以及經營管理的加強。而會計人員的責任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即會計人員不僅應對所有者負責,還應對經營者負責。這是因為,會計人員受托于所有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面可靠的確認、計量、記錄,披露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理財狀況;同時會計人員受托于經營者在加強經營管理、確定企業內部激勵機制、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作用,協助經營者履行理財責任和經營責任,最大效率地達到經營者所要求的經營目標。
(二)會計人員有執行內部控制的作用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會計工作是整個經營管理的核心環節,幾乎企業的所有經濟業務都會通過會計工作轉換成會計信息。由此可見,會計人員可以全面掌握企業經濟活動以及財務狀況。信息與溝通構成了內部控制的一部分,而圍繞控制活動的正是信息與溝通系統。該系統可以使企業內部員工獲得其在整個經營過程中開展執行、管理以及控制工作所需的信息,也可以實現這些信息的交換。會計是一個企業的管理信息中心,會計人員參與內部控制,可以使得以往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出現的審計范圍受到限制等問題得到改善。所以,權利約束制度的建立,需要會計環節的支持,這是由會計固有的地位和職能所決定的。
二、分離會計控制權
一般情況下,監督者同被監督者之間是沒有利益關系的,即在人事以及經濟方面,監督者同被監督者是相互獨立的。而會計人員,不僅要向所有者負責,還應對經營者負責,也就是說要在委托者同受托者之間進行利害關系的協調。但是,在企業的實際經營中,會計往往是作為整個經營管理系統的子系統存在的。在企業管理者的領導之下,會計人員通過財務信息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并提供相應的服務。無論是在組織方面,還是在經濟方面,會計人員都需要以經營者為依靠。實際上,會計人員所扮演的是內部人的角色,因而其很可能會受內部人控制觀念的局限,從而造成領導者受被領導者監督的現象,違背了被監督者同監督者之間的分離原則,最終產生了當前會計控制權的問題。
會計控制權的分離具有著重大的意義,其能夠使會計人員所具有的相對獨立性得到保障。而其相對獨立性不僅是會計監督所需的基礎條件,還是為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保證的前提條件。會計信息的性質包括可驗證性、報告公允性以及中立性。由此可見,想要保證其質量,就應該首先確保會計人員獨立性。這一相對獨立性不僅可以確保會計人員正確的工作態度,也能夠防止會計人員的自我意識、主觀意見出現在會計信息當中。然而,企業的會計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致使會計事項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進而導致會計信息存在主觀性。并且風險越大,說明其主觀性越大,同時這一主觀性正是由會計人員所掌控的。作為會計人員,其應采取中立的態度來將會計信息充分地反映出來,使得信息使用者能夠以此為根據作出判斷與預測。當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管理時,需要將個人意見同會計信息相互分離,從而確保經營者的決策具有獨立性。相反,一旦會計人員以個人愿望為依據來反映會計信息,實質上就等同于會計人員已經替代了信息使用者,作出了相應的預測與決策,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情況的發生。由此可見,一旦會計人員缺乏獨立性,就難以保持中立,因而會偏向某一受托方,使得會計信息產生一定的誤導作用。
三、獨立會計主管
(一)獨立會計主管的任命
獨立會計主管的聘用權掌握在股東大會手中,企業經營者可以提供聘用意見但無決定權。在人員選擇上,最好由股東大會直接委托專業會計公司提供候選者由股東大會定奪。這樣可以較好地做到將會計控制權從企業代理人手中轉移到企業委托人,形成權力的制衡;同時也避免企業外部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干預,不會對企業的自主經營產生負面作用。
避免由企業經營者提名獨立會計主管人選,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維護獨立會計主管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也可能會產生良好的市場反應。另外,為避免專業會計人員因參與企業經營管理而影響執行審計業務的獨立性,公司不應聘請獨立主管會計所屬會計公司的專業會計人員執行審計業務,或委托承擔公司審計業務的會計公司提供獨立會計主管人選。
(二)獨立會計主管的激勵和約束
獨立會計主管制度所面臨的一個現實而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獨立會計主管能夠獨立地行使職責。對獨立董事的激勵和約束問題,目前國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法律保證、聲譽保證和經濟激勵3種方式,其中前兩種方式也可用于獨立會計主管。
綜上所述,會計人員在內部控制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中作用重大,而會計監督主要分為外部監督與內部監督兩方面,經營者對于企業的控制,會造成外部監督的高成本以及低效率。因此,發揮會計人員在內部監督中的重要作用對企業來說十分關鍵。
主要參考文獻
[1]宋靈霞.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途徑探討[J].商業經濟,2010(1).
[2]王卓.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0(1).
[3]任慶玲.以企業實踐應用的視覺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J].商業經濟,2010(1).
[4]曲淑娟,侯雪筠.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高會計信息質量[J].商業經濟,2010(1).
[5]周鮮華,劉亞臣.大型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案例研究[J].建筑經濟,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