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小企業管理層風險 Andrew Jennings (Fair, Isaac VP)說過:“對于小企業的分析,應該把更多 的注意力放到企業所有者的個人信息上去”。作為抗風險能力相對較低的中小企業 而言,其企業的發展戰略,業務方式以及重大經營決策往往都是由管理層把持, 很多企業存在著“家長式”管理,即企業的所有者決定了企業的所有經營戰略, 甚至小到購買一包打印紙也需要老板拍板,在這種管理體制下,管理層往往成為 中小企業風險的根本來源,因為其決策的隨意性和權威性成為主宰中小企業發展 的命脈。
1.1管理層分析的必要性
1.管理層是中小企業風險的根本來源
2.管理層評估是信貸分析的核心
3.管理層評估關系到信貸分析的每一個因素
4.評估擔保對象的管理水平,擔保公司必須了解行業狀況和公司的業務
5.擔保公司必須評估管理層的能力來確定他們是否能完成那些對產生現金流 來說至關重要的任務
1.2管理層評估的方法
1.中型企業的評估方法
中型企業分析的方法可以考慮采用彼得.德魯克(DRUCKER)的評估模型,并結 合分析關鍵要素的框架,即從誠信、個人和團隊的能力、經驗、延續性、記錄等 方面來綜合評估。此外,還可以通過五項傳統的管理任務來分析企業管理層的經 營能力。 (1)五項傳統的管理任務 計劃、組織、人員、指揮、控制。 (2)彼得·德魯克的方法:八個關鍵領域 盈利能力一從長期來看,根據股本(權益)回報率來衡量是業務和管理業績的最 佳指標。利潤對公司業務的生存的根本:利潤可以衡量一家公司運營的效率或創 造的價值、利潤是運作企業、承擔風險的必要回報、利潤保證了未來業務增長和 革新所需的資本。
在市場上的地位一代表企業市場地位的指標往往較為具體,一般來說市場占有 率最能體現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其次,通過一定的市場調研,可以獲知該企業 所生產產品在市場上的美譽度以及影響力,從而確定該企業產品的領導地位。
創新一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的反應:科技;新思維。
生產力一資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增值;戰略。
物質和財務資源一在原材料和資本方面有可靠的供給和成功策略;風險和成 本。
管理人員的表現和發展一領導能力,精神,忠誠,投入,與員工關系。
員工表現和態度一人員流動,生產力,參與程度,對革新的貢獻。
社會責任一與社區的融入和關聯,環境問題,在公共事務上的協助;與政府(部 門)關系。
2.小企業的評估方法
小型企業分析的方法可以考慮采用5C模型中對于管理者特質(CHARACTER) 的評估框架,即業務經驗、管理層延承、借貸原則(還貸紀律性)、“生活方式”。
(1)業務經驗 判斷管理層的業務經驗,一般從企業所有者的年齡、其在現行業內和本公司 的年份以及總的從業年數這三個方面來評估。
(2)管理層延承 管理層的延承,考察的是當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無法繼續工作時,企業業務 的穩定性。如企業所有者的配偶是否參與企業業務,企業所有者已成年的子女或 其他親屬是否參與企業業務,企業中是否有現成的繼任安排。
(3)借貸原則(還貸紀律性) 此項分析的目的是衡量貸款申請人為個人或業務需要進行借貸活動時的行為 原則和模式(是否守信)。了解企業所有者的還貸紀律性,可以通過外部信息來獲 取企業所有者的信用卡還款記錄以及與其他銀行或者放貸人之間的現存借貸關 系,通過外圍查證的方式來判斷企業所有者是否有良好的還款記錄和還款原則。
(4)生活方式 關注企業所有者生活方式的目的在于評判個人品行,相應可預測其還款的主 觀可能性。了解所有者生活方式的途徑有很多,一般可以通過了解企業雇員,客 戶和供應商對其個人的評價或者鄰居,社區及與其接觸的銀行職員對其個人的評 價,同時還可以調查其是否參加了當地或者全國性的行業協會。
2.企業經營戰略風險 企業的經營戰略直接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了解企業的經營戰略, 可以預判企業未來的發展走勢,從而為判斷企業經營風險提供依據。
2.1戰略計劃書
無論戰略計劃有無好的書面形式,一個好的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宗旨或目標綜述 ;公司所在行業的分析 ;公司可能遇到的競爭情況,包括現在以及未來的;闡述公司的競爭地位和競爭優勢;向客戶闡明該公司的重要性 ;確定公司是否遵行持有目前優勢還是繼續開發新的市場 ;確定執行計劃所需資源的分配,確定戰略執行的步驟
2. 2分析客戶戰略
1.分析公司的市場戰略: 該公司能夠持續吸引顧客的原因是什么,該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有哪些?如 何增強該公司的競爭優勢。
2.對公司財務目標的分析: 公司目前有哪些財務策略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這些財務策略具有可行性 和可取性。
3.對于管理程序的分析: 應著重分析被擔保對象企業里的決策產生的過程,該公司的管理成是否將來 也有同樣的程序來做出決定。此外,還要考察該公司承擔風險的意愿,充分了解 當管理層面臨風險時的靈活性以及應變能力。
2. 3競爭策略分析
企業可以采用廣泛的競爭策略以適應市場需求并且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以下 是中小企業競爭策略通常追尋的競爭優勢: 價格;提供給客戶的信用方式;服務一企業應提供卓越的支持及服務以使自己優于競者爭;產品質量一在產品質量方面超越對手;品牌形象;產品的充足和獲得的方便程度一企業應保證其分銷途徑,使得產品在所有 可能的條件下都能保證供應;領先的技術一企業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被公認為技術上的領導者,因而在 公眾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形象
3.企業業務風險分析
由于將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條件的變化,或發生突發事件,可能對單家公司 運作、業績、財務狀況帶來不良影響,這種不確定性就是業務風險。
從某種角度來說,業務風險和行業風險是息息相關的,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 業務風險取決于公司管理戰略、決策以及經營企業的方針和方法。 要了解企業的業務風險,首先需要企業的資產轉換周期,了解企業的資產轉 換周期是識別和評估業務風險的第一步,也是基礎。資產轉換周期通常包括兩個 部分:經營周期以及資本投資周期。任何可能對企業的資產轉換周期帶來不良影 響的條件或事件都意味著風險。一般來說,主要的潛在業務風險是企業綜合風險 和與資產轉換周期直接相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