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受到較大沖擊,脆弱性、波動性將是世界經濟未來一個較長時期的顯著特征。國內鐵路建設逐步放緩以及國家對房地產業、貨幣金融等領域實施持續的調控政策的影響漸顯,建筑施工企業在營運資金、成本攀升、流動性緊縮等方面面臨著極大挑戰。當前企業融資變得越來越困難,融資成本也不斷增加,資金壓力日益增加。受其影響,如何管理現金流量、尋求額外現金資源就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熱門話題。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就建筑施工企業加強現金流量管理,有效管理營運資金、加快資金周轉進行一些初步探討。
一、現金流量與營運資金的關系
現金流量是現代理財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即:企業一定時期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數量。
簡單地說,現金流量就是企業現金增加或減少的數量。假如我們把企業作為一個池子,而把現金比作水,那么,現金流入量就是流入這個池子的水,現金流出量就是流出這個池子的水,而現金凈流量就是流入的水減去流出的水后池子里增加的水。
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看,現金流量的短期管理與營運資金有關,會計上將凈營運資金定義為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差,為可用來償還支付義務的流動資產,減去支付義務的流動負債的差額。如果流動資產等于流動負債,則占用在流動資產上的資金是由流動負債融資;如果流動資產大于流動負債,則與此相對應的“凈流動資產”要以長期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一定份額為其資金來源。凈營運資金可以用來衡量一個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其金額越大,代表該企業對于支付義務的準備越充足,短期償債能力越好。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現金凈流量并不完全等同于凈營運資金。例如,企業發生采購業務,為一項存貨的增加支付了相應的對價(支付現金)。由于現金和存貨都是流動資產,因此這項業務并不影響凈營運資金,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一項存貨的增加,對應的企業持有的現金減少,卻會引起企業現金流量的減少。
二、施工企業加強現金流量管理的意義
施工企業是從事建筑安裝工程施工活動的盈利性經濟組織,施工企業的經濟活動從價值和資金運動的表現形式看,就是施工企業從籌集資金、投入施工生產到收回并實現價值增值的過程。現金流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動力源頭,但是長期以來,許多施工企業過于重視企業的盈利能力,注重對利潤指標的分析,忽視了對現金流量的管理。
財務主管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會計上的利潤不等同于現金流。在利潤的計算過程中,選擇不同的會計方法和會計假設,以及財務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的差異,都會對最終的會計利潤產生不同的影響。可見,會計利潤僅僅是一個賬面數據,容易受人為因素的干擾與操縱。而現金流量則表現為企業實實在在的現金流入與流出,是企業現金收支的真實反映,具有客觀公正性。
現金流影響企業的生存質量,企業的價值就在于其產生現金流量的能力。現金流就像企業的“血液”一樣,只有讓企業的“血液”順暢循環,企業才能健康成長。從“巨人”到“順馳”,再到“雷曼兄弟”,無數個中外失敗的企業案例充分說明了現金流的重要性。
現金流量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在判斷企業的經濟和財務狀況時,現金流量通常更有用。海爾的第13條管理規則就是一句看似平淡無奇的話: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
三、施工企業現金流管理的重點內容
現金流呈現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對于企業來說,總是不斷有現金流入,同時又不斷有現金流出,流入的數量可能大于流出的數量,也有可能小于流出的數量,而且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在時間上也不是相匹配的。如果企業的現金凈流量為正數,則表示企業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數量大于現金流出數量,表明企業現金增加;如果企業的現金凈流量為負數,則表示企業一定時期內的現金流入量小于現金流出量,表明企業現金減少。如果企業的現金流入量與現金流出量相等,則現金凈流量為零,表示一定時期內企業的現金流動相對平衡。實際上,現金流動相對平衡的情況在企業中極少出現,而現金流動的不平衡性卻經常發生。因此施工企業現金流量管理的出發點和目標就是要解決現金流量的良性循環和周轉問題。
施工企業由于工程項目分散,管理的地域跨度大以及實行項目法管理和經營承包的體制模式,造成在資金管理上具有資金分散、結算成本高、資金整體效率低下、風險管理滯后的特點,因此加強現金流量管理是施工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施工企業實施有效地現金流量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立有效地資金管理機制;二是提高對現金流的預測能力。
(一)建立有效地資金管理機制
施工企業應改變過去高度分散化的運行結構帶來的資金分散化結構模式,對資金收支業務實施集中管理,統一調配,企業的整個資金流動應處于公開、透明的環境,提高現金的可見度和控制力;
對施工項目應結合工程量、項目成本控制目標建立科學合理的資金使用計劃,并逐步探索建立和實行收支預算制度;
充分利用企業經營中形成的商業信用關系,密切與業主以及供應商、分包商的合作,合理運用商業合同關系,優化收款和付款操作;
建立和維護良好的銀企關系和銀行信用,合理利用各類融資、結算工具,建立現金周轉儲備。
將現金流的管理與項目考核機制相結合,對施工項目的承包考核增加現金回收考核指標,尤其要考核項目利潤的現金實現程度,使現金流的管理流程延伸至激勵措施。
加強現金流的周期管理,定期評估施工企業的流動資金變化,監控財務運行狀況,不斷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和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