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是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激發人的求知欲望,培養人良好的心理素質,樹立社會主義道德情操和人生觀的陣地。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書籍是傳承人類文明的紐帶,是人類文明的階梯,讀書不僅能開拓人的視野,增長人的知識,發展人的思維,更重要的是可以凈化靈魂,陶冶情操。隨著和諧社會建設的進一步深入,圖書館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1 縣級圖書館的現狀和問題
由于受經費、圖書設備、人力資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縣級公共圖書館管理嚴重滯后,舉步維艱。
一是投入不足。經費問題是制約縣級圖書館發展的瓶頸,縣級圖書館普遍存在財政撥款不足的問題,購書經費極少,甚至連人員工資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養人尚且困難,也就無法補充資源、發展事業,服務也就相應滯后,讀者來得自然更少。如此反復,形成惡性循環。
二是發展失衡。據中國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數據調查顯示,全國3 000余家大中小型圖書館,已經有50%實現了圖書自動化管理,其中公共圖書館有一半未實現業務管理自動化,主要是縣級圖書館。
三是人才匱乏。在現行體制機制的制約下,縣級圖書館既難進人,又留不住人,高校專業人才進不來,學成了本事的又找門路飛了,行政安排的,大多都是照顧人員。沒有人才,即使有先進設備,也無異于購置一堆廢銅爛鐵。
四是功能不全。隨著縣級圖書館信息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大力推進,館內的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放映廳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但在服務水平和服務范圍上卻存在明顯不足,數據庫建設、信息開發嚴重滯后,向讀者提供的數字化服務內容多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自行傳輸和通過衛星下載的,購買和自主開發的數字資源極少,尤其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數字化文獻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雖然前者內容豐富、更新快,但實際使用的程度并沒有后者高。因此,進一步加大本地特色資源的開發、利用,特別是加強本地區縣級圖書館之間的交流,尤為重要。
五是管理和服務創新不夠。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逐步出現了多元化,閑暇時間愈來愈多。這就要求圖書館的開放時間更加靈活,不再拘泥于和其他單位執行同樣的上下班時間,而且根據不同年齡層次的需求,采購不同的書目,提高每千人圖書的擁有量,并加強導讀、改善閱讀條件等人性化服務。圖書館可采用會員制的管理模式,豐富藏書。藏書是圖書館搞好服務的物質基礎,縣級圖書館購書經費較少,但圖書館可采取其他靈活的方式獲得圖書。如只要每個人每月交一定會費,就可以成為圖書館會員,就可以把閑置在家中又占用地方的圖書存到圖書館,存書加分,借書扣分,還書再加分,只要有分數,他們就可以借閱圖書館中的任何圖書,這樣就充分激活了滯留在家里的圖書資源,使其在圖書館中流通,為圖書館所用。
2 對策和建議
一是爭取領導重視、部門支持。圖書館事業是一項非營利性服務,走“以文養文”之路是行不通的,只有多向領導匯報,“柴不經百斧,書難經百讀”,讓領導了解發展圖書館事業的重要性及當前圖書館事業面臨的窘境,相信最終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是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吸引專業對口的在校大學生來館實習,發揮其專長,幫助圖書館進行網上信息資源開發。積極選送優秀在職人員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各種人才培訓。建立人才引進機制,加強人才儲備,適時引進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完善內部激勵機制,實行競聘上崗,做到合理分工,人盡其才,盡最大可能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和優勢。
三是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建立縣級圖書館網站,實現文獻查詢、圖書預約、續借、在線咨詢等工作的網上服務,為當地政府、企業提供網站托管、網頁制作等服務。建立具有互聯網瀏覽、電子郵件收發、光盤數據庫和其他數據庫的檢索并支持遠程訪問、運行多媒體電子出版物和網上讀書、視頻點播、多媒體網絡教學等功能的電子閱覽室,并向社會有償開放。與學校、科研機構等信息單位開展全面合作,實現資源共享,節約信息的收集、分類、整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