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檔案是開展各項工作與研究的第一手珍貴資料,具有重要的查考使用價值和保存管理價值。因此,對高校檔案工作者而言,現行的公文及其處理是日后國家檔案的主要來源,同時,檔案也是立卷文書的必然歸宿。
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與推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電子文檔法律地位的逐步確立,以及為滿足與國際接軌的需求,無紙化辦公已成為一大趨勢。電子文檔正在逐步替代紙質文檔。因此,及時、準確、科學、妥善地保管好這些電子文檔,確保其不被丟失、遺忘成為每個檔案工作者的工作職責。
1 制約文檔一體化管理進程的現實狀況
(1) 門戶分立的組織管理。根據現有組織管理體制,我國文件和檔案工作實行分開管理,一個單位檔案部門的行政關系和業務指導關系事實上是分屬于不同的部門。雖然目前大多數高校在文件和檔案工作實際上已合為一體,但抓檔案工作常常限于檔案部門上上下下的積極性,缺乏本機關強有力的支持和配合,使得文件和檔案工作發展失衡,其一體化程度不可能很深。具體體現在當前各單位建立辦公自動化系統以及政府網上工程,所涉及的辦公人員、機構、制度以及辦公環境的改革,都使與之有關的文件工作加大了改革力度。相比起來,機關檔案工作則與此發展不相適應,顯得有些滯后。
(2) 力不從心的業務指導。按照有關規定和習慣,高校檔案部門歷來以本機關立卷歸檔的指導、監督職責為己任。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也再次明確“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內的檔案機構”要“指導本單位文件、資料的形成、積累和歸檔工作”。但是由于語義籠統,作為檔案部門對文件管理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的法定依據實在需要更加詳盡的詮釋。比較而言,《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對于文件工作組織管理的規定更加明確:“各級行政機關的辦公廳(室)是公文處理的管理機構,主管本機關的公文處理工作并指導下級機關的公文處理工作”。可見,在現有的法規中,文件和檔案工作分開的組織管理體制被更加強化,而實際操作中,檔案部門對于文件工作有限的業務指導職能必然受到相應限制。
(3) 難以統一的業務規范。其一,標準規范制定不同步。從工作順序看,文件和檔案工作是前后處理階段,文件工作標準化應走在檔案工作標準化的前面或二者同步。而實際情況卻是:在檔案工作方面,近些年檔案行政主管部門密切配合當前文檔工作向現代化管理方向發展的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緊制定或修改了一批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而文件工作方面,自20世紀 80 年代后期制定了幾個國家標準以后就一直沒有修訂,其中一些內容已落伍。目前這批數量可觀的、與文件工作不無關系的檔案工作的標準和規定,如果沒有與負責文件管理的有關主管部門通氣協調,得不到文件部門的認同和支持,要真正順利實施無疑會困難重重。
2 創新高校文檔管理一體化的建議及舉措
高校文檔管理部門要根據新時期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目標,采用新的技術手段,把電子公文歸檔管理作為突破口,積極研究探討電子公文管理新模式,探索提前接收電子文件、電子檔案的新路子。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本文提出,高校文檔管理一體化的基本思路是:統一歸檔電子文件的數據結構,規范歸檔電子文件格式,提供一個能實現不同業務系統、不同類型數據有效轉換和交流的統一的交換共享平臺。同時實現歸檔電子公文能夠獨立于文件形成系統并脫機保管的目的。
高等院校應該在電子政務整體框架下,按照現有的檔案工作體系,根據電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創新電子文件管理模式。即各級文件形成部門通過辦公自動化系統歸檔移交接口向機關檔案室移交電子文件,機關檔案室通過檔案管理系統向檔案館電子文件中心移交,檔案館電子文件中心定期將符合要求的電子文件向檔案館檔案信息資源庫移交。歸檔后的電子文件要經過檔案室、電子文件中心和檔案館三級保管單位,而電子文件的產生流轉需經過文件形成系統、歸檔管理系統、文件中心利用系統和檔案信息保存系統。文檔一體化管理模式的確定,對于電子文件管理工作更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在推進文檔一體化的過程中,高校要從管理制度與技術實施兩方面入手,一手抓標準規范建設,一手抓實際應用。一方面,我們要以標準研究為切入點,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標準規范。有條件的高校,要適時進行電子文件和檔案管理標準化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切實推動檔案標準化建設的有序開展。另一方面,通過應用平臺試點,帶動整體發展,實現不同系統、不同類型數據有效轉換與交流的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爭取初步實現歸檔電子文件內容、背景、結構及版式等元數據歸檔齊全,并與同級檔案館的電子文件中心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