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準則的出臺與實施,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會計信息,是否公平、公正、透明,同時也是一個國家市場經濟建設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新會計準則的出臺與實施,對我國現有的會計信息監管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對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對新會計準則的出臺與實施的影響,做出科學、合理的分析與預測,并且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來完善會計信息的監管系統,進而達到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凈化市場環境的目的。
1 會計準則
1.1 會計準則的概念
會計準則,它是會計理論的具體化,它是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的規范,它是制定各種會計制度所依據的重要原則,它是在會計實踐的基礎上總結而來的。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整個會計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制定統一的會計準則。
1.2 新會計準則的意義
(1)會計信息質量是資本市場的生命,所以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有利于我國的資本市場的完善與健全。
(2)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有利于企業的不斷壯大和發展。
(3)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有利于充分地提示企業的財務風險,正確地衡量企業的經營業績,為企業進一步夯實了資產質量。
(4)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有助于促進企業在境外的融資,提高市場的效率,進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促進經濟的市場化、國際化。
2 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
在新的會計準則的實施過程中,會出現以下幾個比較明顯的方面,需要提高企業會計的信息質量。
2.1 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可靠性
在新會計準則的規定中,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事項、實際發生的交易,為主要依據進行會計計量、會計確認、會計報告。將會計信息真實的內容完整可靠地反映出來,反映出符合計量要求,符合確認條件的各項會計信息及其他相關的信息。
2.2 提高企業的業績,從而體現企業業績的含金量
在原有的會計準則中,債務人獲得的利益,直接確認為資本公積,不計入當期損益,因而,在企業編制的利潤表中,不能如實地反映出這部分的債務重組收益。
在新會計準則的規定中,債務人在債務重組過程中獲得的利益,按照會計國際慣例,也是新會計準則下的規定,應當計入到當期損益,同時也提高了企業業績的含金量。
2.3 遏制企業利用計提減值準備來操縱企業利潤現象的出現。
在原有的會計準則中,企業在以前年度中確認的資產減值,如果在后期中資產價值能夠恢復,直接沖回資產減值損失。企業可以利用這一方面來操縱企業的會計利潤。
在新會計準則下,資產的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后期不得轉回。這樣從根本上,遏制了企業利用這一方面來操縱企業會計利潤的現象。
3 嚴格限制企業在會計核算中的不規范行為
在企業中,特別是上市公司,對利潤的人為調節問題,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①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與合并報表基本理論方面;②對存貨的發出計價方面;③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方面。新會計準則對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的利潤調節的內容,進行了嚴格的規定。
3.1 在新會計準則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與合并報表基本理論的變革
新會計準則下,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是雙方自愿交易的結果,可以有雙方的討價還價,因此有雙方認可的公允價值,并可確認購買商譽。母公司對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續經營的,均需納入合并范圍。
3.2 在新會計準則下,取消了存貨發出計價的后進先出法
在新會計準則下,取消了存貨的后進先出計價方法,規定企業一律采用先進先出法,來對存貨發出進行計價。在過去,允許企業在不同的會計年度,采用不同的計價方法。若改變企業的存貨計價方法,會使企業的利潤、毛利率出現變化,給企業的利潤人為操縱,帶來了方便。
3.3 取消了資產減值準備的轉回
從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規定來看,針對近年來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通過借減值準備的計提和轉回來隨意地操縱企業的會計利潤,新會計準則規定計提的減值準備不得轉回。由于企業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可以作為企業的費用處理,在某些公司當年的會計利潤較多的情況下,企業可能會大幅度地提高其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數額使企業當年的會計利潤下降。而在企業某年的會計利潤不足的情況下,企業會將以前所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進行沖減,從而增加企業當年的會計利潤,以此達到使企業每年會計利潤比較平均的假象,達到維持公司的股票價格比較穩定的目的。
總之,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實施,給上市公司的業績內涵注入了全新的概念,體現了與國際會計慣例的趨同,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持續的、全方面的。增強了企業對新會計準則的可操作性、易理解性。在新的會計準則下,使信息的使用者從不熟悉到熟悉,到理解,到應用的過程,必須要加大對會計信息的規范,發揮其審計監督的作用,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