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基于今年以來對華貿易摩擦增加的幾點思考

基于今年以來對華貿易摩擦增加的幾點思考

摘 要:最近幾個月來,隨著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本文通過對近期對華貿易摩擦增加的分析,得出不僅發達國家試圖設置新對華貿易壁壘,新興市場也加入到這一行列,基于中國面臨外貿環境惡化,本文提出幾點對策,主要有政府加強對外溝通,行業加大自主創新,企業多元化貿易市場,以及各界積極發展中國服務等。

關鍵詞:經濟危機、貿易摩擦、雙反、自主創新、中國服務;


今年以來,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國際市場需求低迷,中國外貿環境也隨之惡化。與此同時,各國為保護就業,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許多國家和地區發起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涉華貿易摩擦增加,中國穩出口保增長遭遇重大挑戰。
商務部7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為18398.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0%。其中出口9543.8億美元,增長9.2%;進口8854.6億美元,增長6.7%;順差689.1億美元,增長56.4%。而7月份當月,出口僅同比增長1.0%,遠低于上月的11.3%以及市場預期的8.8%。與此同時,進口同比增長4.3%,同樣遜于上月的6.3%以及市場預期值7.0%。①
而進入2012年以來,中國遭受貿易摩擦的頻率確實在加快。貿易摩擦,是指在國際貿易中,國與國之間在進行貿易往來的過程中,在貿易平衡上所產生的、一般是一國的持續順差、另一國的逆差、或一國的貿易活動觸及或傷害另一國的產業。今年以來中國共遭受8起貿易摩擦,涉案金額22.8億美元,同比增長80%,中國已經連續17年成為遭遇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②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中國共遭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案件46起,涉案金額38億美元,案件數與金額同比均出現增長,成為近年來的高點。③
今年涉及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是歐盟9月初宣布,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2011年中國光伏電池對歐出口金額204億美元,約占同期該產品出口總額的73%。本次反傾銷調查是歐盟迄今對我國最大規模的貿易訴訟。
美國隨著大選臨近,貿易保護主義明顯升溫,對中國產品多次發起“雙反”和“337調查”,除個別產業免遭制裁之外,幾乎所有受調查的產品都被施以貿易制裁。例如,美國9月17日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申訴,指控中國政府為出口汽車及零部件提供補貼。美國稱,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中國政府鼓勵各省為汽車零部件制造商設立出口基地,在中國國內至少有12個這樣的出口基地,同時中國政府還為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減稅以及其他補貼,金額達10億美元,包括提供撥款、貸款、放棄應征收的稅收,提供物品和服務,以及和汽車、汽車零部件企業出口表現相關的其它鼓勵性措施。此前,今年3月,美國認定我國鋼制車輪的生產商或出口商在美國銷售剛制車輪時存在傾銷行為。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大環境下,新興市場的增長也在放緩,新型經濟體也紛紛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巴西自2010年對中國鞋革制品征收高額反傾銷關稅之后,今年7月初,巴西又發起新一輪反傾銷,對中國出口的鞋半成品也要征收高額關稅。
面對貿易爭端的升級,中國企業也在回應,越來越多地拿起法律武器,訴諸多邊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身權益。中國酒業協會八月向商務部遞交申請,要求商務部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該協會表示,葡萄酒進口量正以快于本土產量5倍的速度增長,公開渠道搜集的證據表明,歐盟為葡萄酒產業提供大量的補貼。截至目前商務部還在就此時進行調查,還未正式立案并采取措施。
而在新能源產業,商務部8月份表示,已認定美國六項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措施構成禁止性補貼,成為對中國可再生能源產品出口美國的貿易壁壘。這一事件的背景是去年年底,美國決定對我光伏電池產品展開貿易救濟調查后不久,應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新能源商會的申請,商務部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商務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的規定,對美國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發起貿易壁壘調查。近日,商務部公布了上述調查的初步結論。 或者說,這是貿易戰的回合,是中國的回擊。
未來一段時間,全球貿易總量增速還將進一步放緩。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8月底曾表示,預計今年全球貿易總量的增幅將在4%以下,低于過去15年6%的平均增幅。他表示,貿易保護主義已出現一些先兆。④俄羅斯總統普京在APEC峰會也警告稱,國際貿易自由原則遭遇危機,貿易壁壘沒有消除,取而代之的是貿易保護主義和隱蔽的貿易戰正在重新抬頭。
  面對頻發的貿易摩擦和堅強的貿易保護主義勢頭,中國政府和企業各個層面都應主動采取措施。
  首先,政府應積極爭取溝通協商,謀求合作。在歐盟發起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立案調查后,中國政府代表團出訪了德國、法國和歐盟總部,分別與相關方進行磋商。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在與法方交流時說,指責中國企業傾銷是沒有依據的。多晶硅是光伏電池的主要原材料,近年中國從歐盟進口多晶硅的價格不斷下降,光伏電池價格隨之不斷降低;同時,中國光伏產業依靠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生產,成本也逐步下降。這是中國光伏電池在價格上有相對優勢的主要原因。不僅商務部,中國各級從事涉外工作的政府官員了解外貿現狀,在不同場合多做工作,積極爭取國際上對我們的理解。
  政府還應加強對國內市場的管理,特別是產能過剩行業的管理。事實上,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所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國內市場已經存在并延伸到國際市場的反映,目前中國很多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自然容易造成市場混亂,一旦通過擴大出口釋放出來,就很有可能引起貿易摩擦。反思這次的歐盟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中國光伏產業產能過剩,關于依賴出口,盈利能力遭疑的爭論自去年就有,但政府沒有及時在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方面對產業進行有效引導,與今天局面的形成不無關系。又比如幾年前發生的國內家電產品價格戰,特別是彩電行業因互相壓價導致某些年份全行業虧損。接下來便是來自四面八方針對中國產彩電的反傾銷。而在紡織品行業,中國政府通過征收部分紡織品出口稅、實行部分商品出口配額管理等許多主動約束機制,有效緩解了我國同主要出口市場的矛盾,而且也充分維護了國家的經濟利益。
  其次,行業做好充足的應訴準備,找準應訴的法律點和方向。例如針對歐盟對中國日用陶瓷發起反傾銷調查,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計劃組織企業參加歐盟聽證會,主要任務包括:質疑起訴方的起訴資格,引用數據說明中國日用陶瓷產品價增量減,不存在傾銷;引用歐盟陶瓷產業數據說明其產業衰落與投資不當相關,與從中國進口無關;要求把陶瓷刀、骨質瓷餐具和高鋁質耐用瓷等特殊品種排除在調查范圍之外等。
  行業要在“中國制造”產品上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自主品牌。通過加大研發投入,不斷進行創新、新產品和新市場的開發,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美國提出重返制造業的計劃后,隨著對美國經濟回升的判斷逐漸清晰,美國憑借在科技、資金、人才以及法律方面的優勢,會給中國高端出口造成不小的壓力。之前的世界貿易格局已經充分說明,技術是貿易產品的核心,對于技術模仿國來說,技術上不能領先,就只能跟隨模仿,貿易產業也就只能屈從于模仿之下的加工復制
  行業內部要積極協調,合理制定出口產品的價格,避免“窩里斗”,搞好行業自律,避免相互降價的惡性競爭,否則,價格壓低也給外國反傾銷創造借口。
  第三,企業要開拓視野,積極開發新市場,通過深化貿易市場多元化發展來優化國際布局,從長遠角度出發,不斷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風險低于力。多元化發展是應對應對局部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思路。
  企業要培育應對貿易摩擦的專業人才,在國外對華反傾銷、反補貼案件應訴中,涉案企業不了解應訴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應訴的情況很普遍,進口產品對國內同類產品產業造成損害時也不知如何運用世貿組織規則進行保護,沒有大批懂得WTO規則的專門人才參與國際貿易,難以提高我國對外貿易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要形成一個有利于人才快速成長和發展的機制,培育WTO問題各個層面的專門人才,這樣我們在應對涉華貿易摩擦時才有大量的人才和智慧與處理問題。
  第四,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服務”,拓展國際貿易新領域,避免摩擦。隨著中國舉辦奧運會、世博會,中國已經具備了從賣資源、賣產品向賣服務、賣文化的轉型。旅游業可以成為打造“中國服務”品牌的突破口。專家認為,旅游業是一個包含生產性服務、消費性服務以及公共服務的總行產業,并能帶動多個細分行業。
第五,外貿政策目標由創匯最大化向貿易福利最大化轉變,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以及改變貿易主體結構兩方面來推動外貿的質量提升。轉變外貿發展的觀念,以前認為國內能夠生產、有資源,就不需要進口的觀念發生轉變。在能源和重要資源以及生態環境的硬約束條件下,是否需要進口或國產的決策,要有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多方面的考慮。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