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高級經濟師論文 > 基于資本二維屬性的資產負債表性質研究

基于資本二維屬性的資產負債表性質研究

摘要:本文以資產負債表的名稱演變為脈絡,對資產負債表性質的已有認識進行了梳理。基于資本的二維屬性將企業抽象為一項資本,在此基礎上認識到資產負債表提供的是有關企業資本的信息,故將其稱為資本表可以更為準確地反映資產負債表的經濟性質。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 資本 資本表

一、資產負債表名稱的演變
隨著會計理論的發展和會計實務的完善,資產負債表的名稱也在不斷的變化。在會計的早期階段,資產負債表也被稱為財務表、資財及負債表、資產負債與資本表等。20世紀初起資產負債表被定名為“Balance Sheet”。我國會計界將“Balance Sheet”翻譯為資產負債表,這一名稱在我國長期沿用,早已約定俗成。
英文Balance,本身具有“平衡”和“余額”兩種含義。因此,“Balance Sheet”直譯成漢語應當是“平衡表”或“余額表”。平衡表對應的是賬戶式資產負債表,就是按照“T”型賬戶形式設計,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等式,將資產列在左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列右邊。左右雙方總額相等,也即左右兩邊保持平衡,這正是將資產負債表稱為“平衡表”的原因。余額表對應的是報告式資產負債表,即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垂直列示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所有者權益是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另外編制該表所用數據源于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總分類賬戶在某一特定日期的余額,這正是將其稱為“余額表”的緣由。平衡表或余額表是按照報表的形式來命名的,其名稱只是反映了報表的外在形式、會計要素之間的平衡關系,并沒有涉及報表的本質,并沒有告訴我們資產負債表提供的是什么信息。
“資產負債表”是按照報表所提供的信息類別來命名的,即該報表提供了資產、負債的信息。但是,資產負債表不僅提供資產和負債的信息,還提供了所有者權益的信息,而所有者權益信息的重要性并不亞于資產和負債信息。由此看來,資產負債表更為貼切的名稱似乎應當是“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表”,這樣才可以涵蓋其所提供的全部信息類別。資產負債表的確提供了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個會計要素的信息,但是,該名稱并沒有反映這三個會計要素所構成的總體的性質,即資產負債表本身提供的是什么信息。
而今出現了將平衡表(Balance Sheet)更名為財務狀況表(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的趨勢,如FASB在其概念框架研究中就不再使用平衡表而改為財務狀況表了。《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四十五條指出,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財務狀況表”這個名稱已經觸及到資產負債表的經濟性質,即資產負債表提供的是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的信息。通常認為,財務狀況就是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構成及其相互關系的狀況。資產負債表的確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除此以外,我們還要問資產負債表總體提供的是什么信息?
資產負債表的名稱演變,由平衡表或余額表到資產負債表再到財務狀況表,實質上是人們對資產負債表的性質認識的不斷深入。“平衡表”或“余額表”認識到了該報表提供信息的外在形式,“資產負債表”認識到了提供信息的類別,而“財務狀況表”進一步觸及到了提供信息的性質。我們能否得到對資產負債表的性質的更深刻的認識?本文以下部分將對此進行探討。
二、資本的二維屬性
資本是一個經常使用的詞匯,在會計學領域中就有諸如實收資本、資本公積、資本性支出、營運資本等概念。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指的是所有者權益不同組成部分,資本性支出是指與收益性支出相對應的購買長期資產的支出,而營運資本則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可見,資本在這些詞匯中的含義是不同的。
縱觀經濟學發展史,資本理論被分成兩種截然不同的立場觀點和思想體系,一是以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理論為代表的以研究物與物之間關系為特征的西方資本理論體系,另一體系是以研究人與人之間關系、揭示生產關系本質為特征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資本理論體系。
在西方經濟學的資本理論體系中,資本總是由異質的資本品構成,資本品是為生產的需要而生產的商品,各種資本品的總存量稱之為資本。通常將生產要素分為土地、勞動和資本。資本只是生產三要素之一。土地和勞動是初始要素,而資本是生產者生產出來的要素。
在馬克思的資本理論體系中:資本不是物質的和生產出來的生產資料的總和;資本是一種社會生產關系;資本不是一種物,而是一種以物為媒介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可見,馬克思所定義的資本與西方經濟學中的生產者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截然不同。在馬克思資本理論體系中,資本不是生產者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而是一種社會生產關系。這種社會生產關系可以凝練為剩余價值索取權,即在馬克思資本理論體系中最核心的社會生產關系是剩余價值索取權。
在馬克思資本理論體系中,資本是剩余價值索取權,而在西方資本理論體系中的資本是生產者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看來兩者涇渭分明,不可調和。其實,西方資本理論體系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資本理論體系兩者并不矛盾,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西方經濟學的資本理論體系側重于資本的物的屬性;而馬克思經濟學的資本理論側重于資本的權利屬性。將這兩種資本理論體系結合起來,就不難發現,資本具有二維屬性——財貨屬性和增值索取權屬性,資本是投入到增值過程的財貨。借用數學中的坐標“(財貨,增值索取權)”來表示資本的二維屬性。財貨是一切具有交換價值或使用價值的,增值索取權則是以財貨為媒介形成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將財貨投入增值過程,其目的在于獲得增值。所以,資本的三要素可概括為財貨、增值索取權和增值過程。進而,我們可以對各種資本概念進行區分。比如,貨幣資本、權利資本、人力資本、物質資本等為按照資本的第一維屬性對資本的分類;債權資本、股權資本為按照資本的第二維屬性對資本的分類;商業資本、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則是按照增值過程對資本的分類。
三、資產負債表的性質
股東和債權人將財貨投入企業形成企業的資產,同時股東和債權人也獲得各自的增值索取權,即所有者權益為股東的增值索取權,企業承擔的義務為債權人的增值索取權。因此,可以將企業(會計主體)抽象為一項資本,稱為企業資本。企業的資產是企業資本的第一維屬性,股東的權利和債權人的權利是企業資本的第二維屬性。
資產負債表左側的資產所反映的是企業資本的第一維屬性——財貨;資產負債表右側的權益反映的是企業資本的第二維屬性——增值索取權;整個資產負債表則反映了企業資本,反映了企業資本的二維屬性。可見,資產負債表提供的是有關企業資本的信息,因此,將資產負債表稱為“資本表”可以更為準確地反映它的經濟性質。
某一特定日期的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企業資本在這一時點的狀態,可將其稱為靜態資本表;比較資產負債表則反映了企業資本在這兩個時點之間的變化,可將其稱為動態資本表。J
(注:本文系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人力資本報酬契約形成機制與人力資本會計研究” 的階段研究成果,項目編號:8152606101000010;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人力資本定價機制與人力資本會計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項目編號:06ZD79002)


參考文獻:
1.約翰·伊特韋爾等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第一卷)[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2.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微觀經濟學[M].北京: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3.馬克思.資本論,中文版,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劉玉勛.論資本的二維屬性[J].生產力研究,2010,(12).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