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內容
全面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推進政務公開、依法理財和加強財政監督的基礎,經過批準的預算單位內部的各部門都必須嚴格履行,完不成預算,將要受到相應處罰。預算控制是單位內部控制內容之一,也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由組織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考核等構成。預算控制的內容可以涵蓋單位經營活動的全過程。
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主要包括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分析預算控制對實現內部會計控制目標的影響,預算編制和內部控制的有效結合,促使單位加強管理。
一、醫院編制全面預算和預算控制的程序
(一) 預算編制原則
1、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根據收入和財力的可能安排預算,做到量力而行,收支平衡。
2、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切實做到收支計劃穩妥,杜絕瞞報、虛報的現象。
3、堅持部門預算的原則。部門預算作為一個單位的總預算,是涵蓋單位的所有資金的收支預算,既包括正常經費又包括專項經費預算。
4、堅持零基的原則。人員經費按標準核定,公用經費按部門分類分檔的定額核定,事業發展和建設項目按輕重緩急排序。
5、堅持一般不予調整預算的原則。
(二)預算控制是屬于內部控制范疇
預算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包括預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貨幣資金控制、藥品及庫存物資控制、固定資產控制、工程項目控制、對外投資控制、債權債務控制、財務電子信息化控制等。經過批準的預算就是單位的經濟活動依據,單位內部的各部門都必須嚴格履行,完不成預算,將要受到處罰。由單位審計部門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通過檢查預算的執行情況,比較分析單位未完成預算的原因,并對未完成預算的預期不良后果合理化建議,提交單位領導班子,從而采取改進措施。
二、規范執行預算和內部控制的制度
單位在遵守國家會計法規制度的基礎上,應從本單位會計工作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和強化自身合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人、財、物、政府采購等方面的管理、采購、審批報銷等作出詳細的規定,既各項規章制度,這樣,不僅有利于單位有關人員了解處理日常會計事項的政策和方法,也有利于企業會計政策的前后連貫。
1.明確規定會計處理各種經濟業務的職責分工和程序方法
單位要健全和強化內部組織機構,它是單位經濟活動進行計劃、指揮和控制的組織基礎,其核心問題是合理的職責分工。在一般情況下,處理每項經濟業務的全過程某幾個重要環節都規定要由兩個部門或兩個以上工作人員分工負責,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如匯出一筆采購貨款,規定要由采購經辦人填寫請款單,采購部門負責人審查請款數額、內容及收款單位是否符合合同和計劃,單位主管該項業務的領導審核同意,會計人員審核請款單的內容并核對采購預算后編制付款憑證,最后由出納憑手續完整的付款憑證辦理匯款結算(出納員開出匯款結算憑證,還要通過會計員審核),前后須經五人分工負責處理。而采購匯款的報帳業務,則規定要經過采購經辦人填寫報帳單,倉庫保管員驗收數量,檢查員驗收質量,以及會計員審核發票、帳單及驗收憑證,編制轉帳憑證報銷。
2.明確資產記錄與保管的分工
規定管錢、管物、管帳人員的相互制約關系,旨在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如出納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銀行票據的簽發印鑒,必須有兩人分別掌管;向銀行提取較大數額現金時,必須由兩人以上,對領款、點驗安全入庫的全過程共同負責;倉庫材料明細帳要設專人稽核或另設記賬員記賬;管錢、管物、管帳人員因故離開工作崗位或調動工作時,規定要由主管領導指定專人代理或接替,并監督辦理必要的交接手續或正式移交清單。另外,現金收付的復核制,物資收發的復秤制、復點制等,也都是防錯防弊的內部控制制度。
3.明確規定保證會計憑證和會計記錄的完整性和正確性要求
如對各種自制原是憑證,在格式、份數、編號、傳遞程序、各聯的用途、有關領導和經辦人簽章、明細數同合計數及大小寫數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規定;對各種帳簿記錄,要求帳證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統馭關系的規定;還有會計核算中規定的余額明細核對、各種報表相關數字核對,以及由此而規定的內部稽核制度等。
4.明確規定建立財產清查盤點制度如為了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和完整,除規定物資保管員對每項物資進行收付后,都要實行永續盤存辦法核對庫存帳實外,還要規定財產物資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證帳卡物相符或及時處理發生的差錯。又如現金出納除規定每日下班前要結帳清點庫存現金外,遇有差錯要及時報告外,會計主管人員還有經常檢查出納員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庫存現金及金庫管理情況的責任。
5.明確規定計算機財務管理系統操作權限和控制方法
(1)計算機代替手工填制記帳憑證是相當容易的,并且比手工制作的憑證更規范、效率更高。但是難以給查帳和審計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可以先由計算機填制輸出記賬憑證,然后由有關經辦人確認后簽名或蓋章,無簽名或蓋章的視作無效憑證,不得進行帳務處理。設置主輔操作員進行兩次輸入,僅僅是為了防止數據輸入時錯誤,對于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中的差錯卻無法校正,連事后控制的作用也發揮不了。因此,可直接由主辦會計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操作計算機制作記賬憑證,并將數據存入一個臨時數據庫中,以便調出修改。同時應對輸出的記賬憑證確認后簽名或蓋章,然后交稽核員稽核。對于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稽核員交出納進行收、付款,并操作計算機將主辦會計存入臨時庫存中的憑證數據轉入正式數據存中,以便進行帳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