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將被空前提高。
近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促進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提出了加快促進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的系列措施。
業內人士認為,《方案》的發布,對于會計師事務所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執業質量和服務水平,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提升審計質量的“利器”
事務所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說,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決定其能否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然而目前,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的信息化水平與客戶信息化環境不相匹配,提供專業服務的信息化程度低。
“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必須要與客戶的信息化程度相匹配,甚至要高于客戶的信息化水平。”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陳毓圭說。
從目前市場環境看,隨著新企業會計準則和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深入實施,事務所在執業中須引入風險導向審計和內控理念,嚴格遵循審計證據要求,明確注冊會計師發現舞弊的責任,加強事務所內部質量控制。這些都要求事務所在內部嚴管理、重質量、提效率。
“新的要求不是靠通過改善業務流程和制度就能做到的,只有信息化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利器’。”大信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胡詠華說,所以,事務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是行業推進2017年“質量提升年”的重要一環。
在胡詠華看來,《方案》是《注冊會計師行業信息化建設規劃(2016-2020年)》的配套文件,是規劃落地的具體舉措。《方案》最大的亮點是“接地氣”,其提出的促進事務所信息化建設的四大措施,即政策支持、人才培養、對接供需和標準建設,既有指導性,又有很強的操作性。
北京鼎信創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常海對《方案》的第二點第三條中的“重點論證審計軟件與內部管理軟件的一體開發、同時布置、有效整合的具體方案”印象深刻。
“審計軟件和事務所管理軟件應該是打通的,應該是能協同的。在過去很多年,我們通過審計軟件使事務所提高了效率、簡化了工作,這一切的最終目的是通過信息化全面提升其服務質量。”王常海說,大家以前認為審計軟件與事務所管理軟件可以割裂開來,而《方案》的這一內容,實際上就是高瞻遠矚地看到了行業信息化發展的趨勢和前景,對軟件商和事務所的實際工作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探索聯合采購機制
據了解,目前,行業信息化建設處于各自為政的局面,有的事務所外購通用的信息化產品,有的委托軟件公司開發,各事務所的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且總體不高。然而,不同事務所審計執業和日常管理具有較高的同質化,是典型的流程化工作,這為聯合采購提供了條件。
《方案》提出,將為會計師事務所采購信息化產品探索聯合采購機制。所謂聯合采購機制,指多家事務所聯合起來,向信息產品提供商集中采購產品的行為。
“這種機制可以提高信息化建設的水平,同時降低建設成本,要求參與聯合采購的事務所群策群力,發揮集體智慧,共同研究提出訴求,這非常有利于提高信息化產品的適用性和科學性。同時,因集中大批量采購,事務所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能夠降低采購成本。”胡詠華說。
對此,王常海說:“這種機制以前在一些省市就存在過,當時叫集中采購。聯合采購機制對于會計師事務所和IT服務商來說,是雙贏。特別是對于IT服務商來說,可以迅速跟會計師事務所對接,綜合多家事務所的業務需求,遵循行業標準,簡化銷售環節,更好地為行業服務。”根據《方案》提出,中注協將開展網絡信息安全研究,對會計師事務所建立信息系統安全保障措施提供指導。
信息安全一直以來都是行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在信息化實施過程中,事務所面臨著注冊會計師泄露客戶秘密和事務所研究成果外傳等嚴峻挑戰。
因此,業內專家均認為,建立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措施十分必要。
大小所需求各不同
對于事務所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胡詠華提出4點建議。一是強化頂層規劃。特別是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分支機構較多,規模較大,應當重視信息化建設,明確了信息化建設的目標任務。二是指定專人負責。信息化建設技術要求高、開發時間長,沒有強有力的領導和執行是難以推進的。三是資金保障。事務所應根據現有財力,量力而行,并優先保障信息化建設的資金預算。四是強化執行。應加強培訓宣傳、監督檢查,督促信息化執行到位,充分發揮其作用。
“規模不同的事務所在下一步要做的信息化工作并不一樣。”王常海則從不同規模的事務所角度提出了建議,“對于大所來說,90%以上的大型事務所都已經使用了審計軟件,70%以上都在使用事務所管理系統,下一步要解決的是信息孤島問題,要把數據真正做到互聯互通、協同管理。”王常海說,對于小型事務所來說,審計軟件的普及率還不高,就更別提事務所管理系統了。所以,小型事務所要根據事務所自身特點,通過信息化提高事務所管理水平。考慮到信息安全、成本等各個因素,他建議,小型事務所可采用市場上一些云平臺的事務所管理系統,成本不高,但穩定性強、安全性高,產品較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