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如果去年高級會計師評審未通過,今年重新準備業績材料時,可以按照以下方法進行,尤其是突出今年的新增業績:
一、回顧去年材料不足之處
評審意見分析
仔細研究評審機構給出的未通過原因。有些地區會提供較為具體的評審意見,例如業績材料缺乏深度、未能充分體現高級會計師的專業能力等。如果是因為業績材料不夠充分,那么今年就要更有針對性地補充材料。
若評審意見指出某些業績成果的描述不夠清晰,今年在準備材料時就要注意對每個業績項目進行詳細闡述,包括項目的背景、目標、自己所承擔的角色和任務等。
自我評估與對比標準
對照高級會計師評審的標準,逐條分析自己的業績材料是否滿足要求。比如,評審標準要求申報者應具備較強的財務分析能力,而自己去年的材料中可能只是簡單列舉了參與了財務分析工作,卻沒有深入說明分析的成果和對企業的實際價值。
思考自己在專業技能、工作成果、行業影響力等方面與高級會計師標準的差距,明確今年需要在哪些方面重點補充業績材料。
二、今年業績材料的準備方法
業績成果梳理
工作項目方面
重點項目參與:如果今年參與了重要的財務項目,如企業并購中的財務盡職調查、重大投資項目的財務可行性研究等,要詳細記錄自己在項目中的角色和貢獻。例如,在企業并購項目中,作為核心成員負責財務盡職調查工作,全面梳理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包括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關鍵財務指標,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并及時向項目團隊提出專業的風險評估意見,為企業并購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財務管理優化:記錄自己在優化企業財務管理流程方面的成果。比如,今年推動了企業財務預算編制流程的改進,通過引入更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如滾動預算等,提高了預算的準確性和靈活性,使預算更好地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同時也加強了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監控力度,及時發現并糾正預算偏差,提升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學術成果方面
論文和著作:如果有新的論文發表或著作出版,將這些成果整理好。除了列出論文的題目、發表的刊物名稱、發表時間等基本信息外,還要簡要說明論文的主要觀點和創新之處。例如,今年在某知名財務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于成本控制策略的論文,論文提出了基于活動成本法的精細化成本控制方法,該方法通過深入分析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成本驅動因素,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成本控制措施,得到了同行專家的認可。
學術交流活動:如果參加了學術會議、研討會等活動,并且在會上進行了發言或展示,這也是學術成果的一部分。記錄自己在學術交流中的收獲和貢獻,如分享了自己在財務實踐中的創新經驗,與同行專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討,拓寬了自己的學術視野,同時也提升了自己在行業內的知名度。
獲獎情況方面
專業獎項:如果今年獲得了與會計相關的專業獎項,如省級會計學會組織的優秀財務案例評選活動中的獎項,要詳細說明獲獎項目的背景、自己的貢獻以及該獎項的含金量。例如,自己參與撰寫的財務案例《基于風險管理的財務戰略轉型》在省級會計學會的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該案例深入分析了企業在復雜經濟環境下如何通過財務戰略轉型來應對風險,案例的研究成果對同行業企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企業內部表彰:如果在企業內部獲得了與財務工作相關的表彰,如“財務突出貢獻獎”等,也要作為業績成果進行整理。說明自己獲得表彰的原因,如在企業年度財務決算工作中表現突出,高效完成了決算任務,確保了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為企業的年度經營總結和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突出今年新增業績的技巧
單獨羅列新增業績部分:在業績材料中,將今年新增的業績單獨作為一個部分進行闡述,這樣可以使評審專家更直觀地看到自己在過去一年中的工作成果和進步。例如,在材料中設置一個“2024年新增業績成果”小標題,將今年參與的新項目、取得的新成果等內容集中展示。明確新增業績的時間錨點,強化時效性?,在材料開篇單獨列出 “近一年核心工作成果” 板塊,清晰標注每項業績的起止時間(如 “2024 年 3 月 - 12 月”),與往年業績形成明確區分。例如:?今年參與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工作,主導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的銜接方案設計,推動打破數據壁壘;?
針對行業新規實施,牽頭完成企業財務制度的適應性修訂,確保合規運營。?通過時間標注和專項板塊,讓評審專家快速識別今年的新增貢獻,避免與往年業績混淆。
強調新增業績的重要性:對于新增的業績,要重點突出其在企業財務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比如,今年主導了一個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項目,可以說明該系統上線后,大大提高了企業財務數據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實現了財務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為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質的飛躍,有力地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聚焦突破性成果,體現專業能力進階?,從 “解決新問題、應用新方法、拓展新領域” 三個角度呈現新增業績的獨特價值:?解決新問題:針對今年出現的新挑戰(如企業業務拓展中的財務適配問題、行業政策調整帶來的合規風險),描述個人的應對思路和行動。例如:?企業今年拓展新業務板塊時,面臨財務核算標準不明確的問題,主動牽頭調研同類企業實踐,結合業務特性制定專屬核算規范,保障新業務順利開展。?應用新方法:展現今年在工作中引入的新思路或工具。例如:?嘗試將業財融合理念深化到基層業務單元,設計 “財務專員駐點業務部門” 機制,通過常態化溝通提前介入業務規劃,減少后期財務調整成本。?拓展新領域:若今年涉及以往未接觸的工作范疇(如 ESG 報告編制、跨境財務協作等),重點描述從 “零基礎” 到 “主導推進” 的過程。例如:?首次參與企業 ESG 信息披露工作,系統學習相關標準后,牽頭協調各部門梳理環境、社會維度的財務關聯數據,形成符合監管要求的披露框架。
體現個人成長和能力提升:通過對比去年和今年的業績,展示自己在專業能力方面的成長和進步。例如,去年在財務分析方面還只是簡單地完成常規的財務報表分析,今年能夠運用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模型,深入挖掘財務數據背后的業務問題,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更有價值的決策建議,體現了自己在財務分析領域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強化與往年業績的延續性,凸顯能力成長軌跡?,將今年的新增業績與往年工作形成邏輯銜接,體現專業能力的積累與深化:?往年主導建立的成本管控體系,今年在此基礎上延伸至供應鏈環節,通過優化供應商結算機制,進一步完善全鏈條管控;?去年參與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今年負責該中心的日常運營優化,針對運行中發現的流程斷點,推動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提升服務效率。?通過這種 “過去鋪墊 — 今年突破” 的敘事,展現持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而非孤立的零散成果。
三、確保材料的真實性和規范性
真實性驗證
提供業績成果的相關證明材料,如項目合同、財務報表、獲獎證書、論文發表刊物的封面和目錄頁等復印件。這些證明材料要與業績材料中的描述一一對應,確保評審專家能夠核實業績的真實性。
對于無法提供原件或復印件的業績成果,要詳細說明原因,并盡量提供其他輔助證明材料,如項目驗收報告、企業內部的表彰文件等。
規范性呈現
按照評審機構要求的格式和順序整理業績材料,使用清晰的標題和段落,方便評審專家快速瀏覽和理解。例如,將業績材料分為“工作業績”“學術成果”“獲獎情況”等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內部再按照時間順序或重要性程度進行排列。
材料中的語言要簡潔明了、客觀準確,避免使用模糊、夸大或過于主觀的描述。例如,不要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可能對企業產生影響”等模糊的表述,而是要具體說明自己完成了什么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對企業和行業發展產生了什么樣的實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