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動蕩,在劇烈波動的金融市場環境下如何應用公允價值計量準則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我國在推行公允價值之際,也應密切關注有關公允價值計量發展的國際動態
從2007年1月1日起,我國在上市公司率先實行新會計準則體系,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實質性趨同。在許多具體會計準則中,可以看到“公允價值”的運用,成為這次會計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點。
一、公允價值受關注度日益提高
由于公允價值計量存在著放大金融市場不穩定的一面,所以最近美國通過的救市方案中的內容之一,就是授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暫停所謂的按市值計價會計準則,這也引起了中國證監會的高度關注。日前,中國證監會在上海召開2008年會計監管工作會議,證監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李小雪要求會計師事務所重點關注公允價值、資產減值準備、金融工具等重點領域。
目前,我國很多上市公司將大部分對外投資放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進行核算,這些投資市價的波動就直接影響資本公積,浮虧卻沒有在利潤表中得到反映。而《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及其應用指南規定:“分析判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發生減值,應當注重該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是否持續下降。
通常情況下,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較大幅度下降,或在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后,預期這種下降趨勢屬于非暫時性的,可以認定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已發生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斑@些隱藏的浮虧只有通過計提減值準備才能從資本公積中轉出,在利潤表中反映為資產減值損失。
按公允價值會計準則的要求,銀行每季度需對手中資產進行審查,如果出現貶值則需要立即上報損失情況。因受到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富通集團財務狀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遭遇巨大流動性壓力,致使股價大跌,并最終讓中國平安決定計提該筆投資損失。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0月6日宣布,根據審慎財務原則,決定在三季報中對富通集團的股票投資(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計提約157億元人民幣的減值準備。該筆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在短期內將對公司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二、公允價值面臨的危機和出路
有學者認為,“公允價值計量”正面臨著危機:美國的投資者和銀行現在互相不再相信對方的賬目,原因就在于以市值計價的會計數據讓人無所適從。
銀行家抱怨市值計價不僅導致經紀商報價及定價服務對他們的資產以清倉價格誤導市場,而且還令其雪上加霜為受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而在投資者看來,如果銀行可以假裝沒有出事,則意味著他們實際上已經嚴重貶值了的資產還將繼續按幻想定價。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最新發表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認為,“采用公允價值會計準則仍然是未來的趨勢,其中一個關鍵挑戰,就是要改善公允價值會計準則的框架,以加強市場約束和促進金融穩定?!薄霸谀承┣闆r下,例如在流動性非常差的市場或在極度樂觀或者悲觀的形勢下,公允價值會計方法也會得出與長期基本面和所考慮風險不相符的估值?!闭蛴羞@個缺陷,所以IMF的《報告》認為,這個準則有待進一步改進,以減少一些估值技術夸大的影響,以促進實現更穩定的金融體系。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最近作出了最新的承諾,將對目前金融危機中的會計問題進行研究。IASB主席戴維·泰迪10月9日在北京表示:“公允價值仍是當前不可替代的資產價值計量方法,有助于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資本情況?!?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于2008年10月13日表示將考慮調整會計準則,以降低銀行對一些資產進行重新歸類的難度,將更多金融工具按成本而非按被壓低的市場價格計價。
按照金融工具準則的規定,多數銀行資產是按公允價值或當前市場價格進行報告的。市場暴跌和信貸緊縮已導致銀行和保險公司計提了數十億美元的資產減損,使得它們的利潤大幅下降、資本儲備減少。因此,很多批評家指出,根據按市值定價的會計準則,銀行一些資產顯著減值,導致銀行疲弱。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也受到了壓力,于9月30日就針對非流動性市場不良資產采用公允價值會計處理方式發出新的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在沒有市場數據作參考的情況下,企業管理層可運用內部模型或假定條件來估算公允價值。
指導意見還涵蓋了在確定一項投資是否出現非暫時性減值時應考慮的因素。根據指導意見,在確定是否出現非暫時性減值時,需要運用合理判斷能力,考慮因素包括價格下滑時間有多長及跌幅有多大等等。
指導意見還指出,經紀商報價及定價服務在非流動性市場中并不能反映出市場交易,因此雖然可用作一種考慮因素,但應當降低對其的依賴程度。同時還表示,市場是否具備流動性需要依據買賣差價等因素來判斷。在非流動性市場中的交易可用作衡量公允價值的輸入因子,但可能并不具有決定性。
FASB于2008年10月10日發布了一項解釋公告,進一步闡明按市值定價的會計準則。該解釋公告允許金融企業對部分流動性較低的資產以高于這些資產當前銷售價格的水平進行定價。這并沒有像一些人所希望的那樣取消按市值計價的會計準則,但可以讓管理層在判定市場價格時有更多靈活空間。
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動蕩,使得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考慮在劇烈波動的金融市場環境下如何應用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并發表了一些解釋公告。因此,我國在推行公允價值之際,也應密切關注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有關公允價值計量發展的最新動態。
三、我國應該加強對公允價值的研究
筆者通過對一些金融類上市公司的報表數據分析后,發現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這些上市公司通常將IPO申購和從二級市場按市價買入的股票都放在“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核算和反映,而通過非公開發行購入和低價增發取得的股票一律歸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核算和反映;二是通過二級市場按市價買入的股票中,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來核算的通常都是2006年底之前低價買入的股票,而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來核算的通常主要是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高價買入的股票。
金融類上市公司在金融資產分類核算上存在的這些問題說明,這些公司意圖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來體現利潤,而通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來隱藏虧損。筆者認為,國家有關會計監管部門應重點關注我國金融類上市公司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開展相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