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政府補助的會計與稅務處理

政府補助的會計與稅務處理

政府補助會計是國際上非常關注的議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英國、中國香港等均制定了專門準則對其進行規范。一直以來,我國對其會計處理的相關規定比較分散,理論嚴密性也較差。《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發布實施,基本消除了我國政府補助會計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差異,有利于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和對外談判中處于有利地位。本文對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和稅務處理進行有關探討。

一、目前我國政府補助的主要形式

目前,我國的政府補助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財政撥款。

(二)財政貼息。應注意的是,如果財政將貼息資金撥付給貸款銀行,由貸款銀行以政策性優惠利率向企業提供貸款,這種情況下,受益企業應按實際發生的利率計算和確認利息費用,不得確認政府補助。

(三)稅收返還。

(四)無償劃撥非貨幣性資產。這類業務在實務中發生較少,有時會存在行政劃撥土地使用權、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

二、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一) 政府補助會計處理流程。



(二)政府補助會計處理舉例。



三、政府補助的稅務處理

政府補助的稅務處理主要涉及的是企業所得稅。

(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補貼收入征稅等問題的通知》(財稅[1995]81號)規定:企業取得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計入損益者外,應一律并入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依此規定,企業收到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以及收到的與收益相關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政府補助在計算所得稅時,需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確認為當期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如例2。

(二)如果企業接受的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按會計準則規定確認的成本最終均可從收益中得到補償,比如接受的是固定資產則可通過折舊方式得到補償;接受的是存貨,則可通過計入產品成本等方式得到補償。但稅法上規定,企業接受政府非貨幣性資產補助的成本不得予以稅前扣除,需在計算所得稅時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三)對企業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稅(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除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的以外,都應并入企業利潤,照章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直接減免和即征即退的,應并入當年利潤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先征后退和先征后返的,應并入企業實際收到退稅或返還稅款年度的企業利潤征收企業所得稅。

(四)對已確認的政府補助需要返還的,應當于返還的當期直接調減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如例2中的假設二,需調減當期應稅所得50 000元。





(詳文見《商業會計》2007年4月下半月刊)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